新华财经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安娜)中国广核集团22日发布《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启动。
据介绍,该平台将集聚红海湾实验室等省内外优势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携手能源装备、海洋工程、海工装备等全产业链组成创新联合体,分阶段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和应用,打造集“研发、测试、检验、认证、示范”五位一体的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涵盖海上发电技术、微电网构网与协调控制、海上氢氨醇制储运技术等多个研发方向,加快形成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助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深远海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关键问题研究”被中国科协列为2024年十大工程技术难题之一。
“近十年,我国海上风电高速发展,总装机已超40吉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根据初步测算,我国473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可再生能源蕴藏量是3500吉瓦,目前的装机比例仅1%。”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光明表示,近海风电与航道锚地、渔场渔业、海上文旅等其他社会经济活动交叉互扰,可供开发的资源所剩无几,海上风电资源开发走向深远海是大势所趋,而综合能源岛是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发布,为广东推动深远海清洁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武表示,中广核将全力推进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示范验证大容量漂浮式海上风电、海上光伏、500千伏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等海上能源技术。
当日,中广核等6家单位就联合共建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进行了签约,中广核等16家单位还发起成立了“广东省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促进会”。促进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平台功能,聚合“产、学、研、融、用”资源,服务广东省能源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
广东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源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随着能源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能源产业新版图的不断拓展,新技术的产业化对于中试平台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
记者了解到,中广核正在积极布局未来能源中试验证平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在核能领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中广核推进建设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构建“华龙一号”、小型压水堆、先进堆型为主体的型谱化产品体系,加快培育核能新质生产力。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广核重点在海上能源和光热发电研发方面持续发力。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亦伦表示,在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中广核以海上能源科研中试及产业孵化平台为目标,与汕尾市共建红海湾实验室,双方目前聚焦海上风光发电耦合氢氨醇制储运创新链,正在建设集研发、测试、检验、认证一体的科研设施。同时,中广核还积极推进青海、华北两大光热发电试验基地建设,通过搭建大开口熔盐槽中试平台,支撑“低成本、自主化、规模化、智能化、电网友好”的光热型号研发,其20万千瓦先导应用项目计划将于2027年开工建设。
“作为总部在广东的大型清洁能源央企,中广核在广东在运在建新能源装机规模近600万千瓦,先后在粤东、粤西打造了多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投运了国内首个超大型风渔融合网箱‘伏羲一号’,建成了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刚说,中广核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用科技创新点亮绿色发展的灯塔,以产业升级铺就生态优先的道路,让绿色成为广东最亮丽的底色,让创新成为广东最强劲的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广东省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超4300万千瓦,约占广东省新增电源装机的60%,逐步成为广东省新增电源装机的主体。目前,广东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7700万千瓦,约占广东省电源装机的36%;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分布式光伏成为广东省电源新的增长极。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安娜)中国广核集团22日发布《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启动。
据介绍,该平台将集聚红海湾实验室等省内外优势高校院所创新资源,携手能源装备、海洋工程、海工装备等全产业链组成创新联合体,分阶段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和应用,打造集“研发、测试、检验、认证、示范”五位一体的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涵盖海上发电技术、微电网构网与协调控制、海上氢氨醇制储运技术等多个研发方向,加快形成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助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深远海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关键问题研究”被中国科协列为2024年十大工程技术难题之一。
“近十年,我国海上风电高速发展,总装机已超40吉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根据初步测算,我国473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可再生能源蕴藏量是3500吉瓦,目前的装机比例仅1%。”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光明表示,近海风电与航道锚地、渔场渔业、海上文旅等其他社会经济活动交叉互扰,可供开发的资源所剩无几,海上风电资源开发走向深远海是大势所趋,而综合能源岛是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发布,为广东推动深远海清洁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线图。”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武表示,中广核将全力推进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建设,示范验证大容量漂浮式海上风电、海上光伏、500千伏海上柔性直流输电等海上能源技术。
当日,中广核等6家单位就联合共建广东省海上综合能源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进行了签约,中广核等16家单位还发起成立了“广东省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促进会”。促进会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平台功能,聚合“产、学、研、融、用”资源,服务广东省能源产业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
广东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源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随着能源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能源产业新版图的不断拓展,新技术的产业化对于中试平台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
记者了解到,中广核正在积极布局未来能源中试验证平台,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在核能领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中广核推进建设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构建“华龙一号”、小型压水堆、先进堆型为主体的型谱化产品体系,加快培育核能新质生产力。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广核重点在海上能源和光热发电研发方面持续发力。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亦伦表示,在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中广核以海上能源科研中试及产业孵化平台为目标,与汕尾市共建红海湾实验室,双方目前聚焦海上风光发电耦合氢氨醇制储运创新链,正在建设集研发、测试、检验、认证一体的科研设施。同时,中广核还积极推进青海、华北两大光热发电试验基地建设,通过搭建大开口熔盐槽中试平台,支撑“低成本、自主化、规模化、智能化、电网友好”的光热型号研发,其20万千瓦先导应用项目计划将于2027年开工建设。
“作为总部在广东的大型清洁能源央企,中广核在广东在运在建新能源装机规模近600万千瓦,先后在粤东、粤西打造了多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投运了国内首个超大型风渔融合网箱‘伏羲一号’,建成了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汕尾分中心。”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刚说,中广核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用科技创新点亮绿色发展的灯塔,以产业升级铺就生态优先的道路,让绿色成为广东最亮丽的底色,让创新成为广东最强劲的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广东省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超4300万千瓦,约占广东省新增电源装机的60%,逐步成为广东省新增电源装机的主体。目前,广东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7700万千瓦,约占广东省电源装机的36%;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分布式光伏成为广东省电源新的增长极。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