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协同创新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

2周前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记者表示,为更好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科技金融合作,今后,应建立统一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完善制度、优化政策环境的方式促进区域内部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注重对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11月13日,以“跨界创新,携手同行”为主题的第七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合作项目正式发布。上海市嘉定区推出《张江高新区嘉定园“一园一方案”》。上海光机所、上海硅酸盐所、上海微系统所、激光等离子体所、中电科32所以及嘉定区科委、菊园新区、同济科技园、上大科技园、生命元谷联合发布《嘉定校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发展规划》与《院地合作“科创核”》。同时,《嘉定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政策》以及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联盟倡议也在此期间宣布,这标志着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已经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对记者表示,加强协同创新有助于整合区域内部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整体提升,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从而稳固长三角区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经过多年的务实高效合作,长三角区域已经在协同创新领域取得众多成果。6月份,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24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提高到2023年的267.57分,年均增速达到8.55%。

《2024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从一级指标发展变化看,近年来,长三角区域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环境支撑五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效,初步构建起了从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到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循环。

“持续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能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进出口成绩产生明显拉动作用。”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强化协同创新,长三角区域能够研发、生产出更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经济效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41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的GDP突破万亿元,33个城市的GDP增速跑赢全国4.8%的平均增速。

此外,上海海关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21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出口总值的34.8%。

当前,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仍然存在短板,比如信息共享不足、创新文化氛围差异较大、科技金融合作有待提升等。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记者表示,为更好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科技金融合作,今后,应建立统一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完善制度、优化政策环境的方式促进区域内部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注重对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未来,相关部门要发挥好协调作用,打造更好的体制机制和外部条件,而市场主体也应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积极主动谋求技术突破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对记者表示,在上述过程中,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逐步构建深度理解、合作关系,助力科技创新做大做强。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记者表示,为更好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科技金融合作,今后,应建立统一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完善制度、优化政策环境的方式促进区域内部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注重对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11月13日,以“跨界创新,携手同行”为主题的第七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盛大开幕。

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合作项目正式发布。上海市嘉定区推出《张江高新区嘉定园“一园一方案”》。上海光机所、上海硅酸盐所、上海微系统所、激光等离子体所、中电科32所以及嘉定区科委、菊园新区、同济科技园、上大科技园、生命元谷联合发布《嘉定校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发展规划》与《院地合作“科创核”》。同时,《嘉定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政策》以及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联盟倡议也在此期间宣布,这标志着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已经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董晓宇对记者表示,加强协同创新有助于整合区域内部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实力整体提升,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从而稳固长三角区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经过多年的务实高效合作,长三角区域已经在协同创新领域取得众多成果。6月份,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24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提高到2023年的267.57分,年均增速达到8.55%。

《2024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从一级指标发展变化看,近年来,长三角区域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产业联动、环境支撑五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效,初步构建起了从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到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内循环。

“持续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能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进出口成绩产生明显拉动作用。”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强化协同创新,长三角区域能够研发、生产出更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升经济效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41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的GDP突破万亿元,33个城市的GDP增速跑赢全国4.8%的平均增速。

此外,上海海关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21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国同类商品进出口总值的34.8%。

当前,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仍然存在短板,比如信息共享不足、创新文化氛围差异较大、科技金融合作有待提升等。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记者表示,为更好推动长三角区域的科技金融合作,今后,应建立统一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完善制度、优化政策环境的方式促进区域内部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同时注重对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未来,相关部门要发挥好协调作用,打造更好的体制机制和外部条件,而市场主体也应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积极主动谋求技术突破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对记者表示,在上述过程中,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逐步构建深度理解、合作关系,助力科技创新做大做强。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最新评论

参与讨论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