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布中期增税预算案 财政缓冲为央行降息铺路

新华财经

14小时前

英国央行在预算案后更可能采取“观望+耐心”策略:维持基准利率在4.00%不变,直至核心通胀持续回落至2.5%以下且薪资增长显著放缓;放缓国债缩表速度,以平衡财政扩张对市场流动性的潜在影响;强调政策独立性,避免被市场解读为对财政紧缩的“补偿性宽松”。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7日电(崔凯)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于当地时间周三在下议院正式公布2025年秋季预算案。同日,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 OBR)发布最新《经济与财政展望》报告,确认政府财政缓冲空间将从2025年3月预测的99亿英镑大幅提升至217亿英镑。

根据OBR测算,该预算案所列政策将在2029/30财年带来约261亿英镑的额外税收收入。另有资料显示,整体增税规模达298亿英镑,主要通过对博彩业、高端房地产及投资收入等领域进行调整实现。OBR指出,未来五年计划削减的借贷规模中,约四分之三将通过增税完成;若趋势延续,2030/31财年税收占GDP比重将达到38%,创历史新高。

原定于财政大臣演讲结束后发布的OBR报告,因技术故障提前数小时以未加密链接形式在其官网公开,随后被紧急撤回。OBR就此致歉并宣布启动内部调查。里夫斯称此事件为“严重错误”,强调其破坏了预算程序的完整性。

多项结构性增税措施落地

预算案维持“不提高所得税、增值税和国民保险主税率”的承诺,但通过延长冻结期限等方式变相扩大税基。

具体措施包括:

将个人所得税及国民保险起征点冻结期限延长三年,至2030/31财年;

自2027年4月起,65岁以下居民现金个人储蓄账户(ISA)年度免税额度由2万英镑降至1.2万英镑;

自2028年起,对价值超200万英镑的住宅征收每年2500英镑附加税,超500万英镑者缴7500英镑;

自2026年4月起,取消自2017年实施的“两孩福利上限”政策;

自2028年4月起,对纯电动车按每英里3便士、插电混动车按1.5便士征收行驶税;

提高股息与利息收入税率2个百分点,限制养老金薪酬牺牲免税优惠,并削减企业折旧抵扣。

此外,预算案包含若干旨在缓解家庭生活成本压力的措施,包括冻结铁路票价、延续燃油税减免及降低家庭能源账单。OBR测算,这些政策组合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使通胀率下降0.5个百分点。

隐性加税成为财政收入主体

本次预算案坚守了不提高个人所得税、国民保险和增值税主税率的竞选承诺,但通过多种“隐性”方式扩大税基。

核心措施包括将个人所得税与国民保险起征点的冻结期限延长三年,至2030/31财年。OBR预计,此举将通过“税级攀升”效应,使近200万纳税人进入更高税级,并在2029–30财年为政府增加80亿英镑收入。此外,从2027年4月起,65岁以下居民的现金ISA年度免税额度将从2万英镑降至1.2万英镑,旨在引导储蓄资金转向投资。

预算案还包含多项针对特定领域的增税条款:自2028年起,对价值超过200万英镑和500万英镑的住宅征收年度附加税;同期对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开征按里程计算的行驶税;提高股息与利息收入税率,并限制养老金税收优惠。

经济预测分化,通胀前景仍存挑战

OBR同步更新了经济预测,呈现短期乐观与中期承压的分化格局。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3月的1.0%上调至1.5%,但2026年增速预期则从1.9%下调至1.4%。更令人担忧的是,中期潜在生产率增长率从1.3%下调至1.0%,反映出英国经济深层结构性问题。

通胀方面,2025年CPI通胀预测从3.3%上调至3.5%。尽管核心通胀黏性较强,OBR测算预算案中的政策组合(包括冻结铁路票价、延续燃油税减免等)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使通胀率下降0.5个百分点,为英国央行货币政策提供支持。

然而,财政紧缩并未消除通胀黏性,反而可能通过成本传导加剧服务通胀。预算案中多项增税措施——如雇主国民保险起征点冻结、养老金缴费税制收紧、企业折旧抵扣削减——均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这些成本压力可能被转嫁至商品与服务价格,尤其在服务业占英国经济比重超80%的背景下,将进一步推高核心通胀。

数据显示,2025年10月英国核心CPI同比增速仍高达3.4%,显著高于欧盟27国(不含英国)的2.6%。英国央行官员近期多次强调,服务通胀呈现“单边走势”,且薪资增长虽趋缓但仍具韧性,财政政策的“隐形加税”效应使通胀回落路径更加不确定。此外,财政盈余的改善并未扭转经济疲软基本面,英国央行仍面临“稳通胀”与“防衰退”的两难。

尽管财政缓冲扩大,OBR仍将2026年GDP增速预期下调,并下调了潜在产出增速,反映生产率停滞与投资不足的深层问题。同时,英国失业率升至近四年高点,零售销售持续低于疫情前水平,消费者信心低迷。在此背景下,若央行过早降息,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对财政紧缩下经济疲软的“被动回应”,削弱其抗通胀信誉;若继续维持当前基准利率,则可能进一步抑制本已脆弱的消费与投资。英国央行内部已出现分歧,部分成员支持降息以应对需求疲弱,但多数仍强调“货币政策仍具限制性”,需等待通胀更明确地向2%目标收敛。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纪律的强化降低了市场对央行“被迫宽松”的预期,长债收益率下行压力增强。预算案成功稳定了市场对英国财政可持续性的信心,为英国央行提供了更多政策空间,使其不必因国债市场动荡而被迫干预。然而,这种“财政改善”并未带来增长预期的同步提升,反而因增税抑制消费,使经济前景更依赖外部需求与低利率环境,进一步压低长期利率预期。

预计,英国央行在预算案后更可能采取“观望+耐心”策略:维持基准利率在4.00%不变,直至核心通胀持续回落至2.5%以下且薪资增长显著放缓;放缓国债缩表速度,以平衡财政扩张对市场流动性的潜在影响;强调政策独立性,避免被市场解读为对财政紧缩的“补偿性宽松”。

市场反应与机构评价:谨慎中的积极信号

此次预算案因其规模被列为近十五年第三大增税计划,其溢出效应引发国际市场关注。预算案公布后,英国金融市场反应总体积极。分析认为,财政缓冲空间超预期扩大提振了市场信心,英国央行获得更大操作自由度。交易员几乎完全定价英国央行将在12月18日货币政策会议上降息,但后续步伐将取决于通胀实际回落速度与经济增长韧性。

尽管财政措施有助于短期通胀缓和,但英国核心通胀仍具韧性,CPI回归2%目标的时间点已延后至2027年。这意味着即便12月启动降息,英国央行后续行动仍将谨慎。另外,预算案一方面通过财政支持缓解通胀,另一方面其增税措施可能推升2025年总需求约0.6%,进而对中期通胀构成上行风险。这一双向影响或将限制英国央行加快降息周期的空间。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Sanjay Raja评价称,此次预算“好于预期”,财政缓冲的翻倍可能降低通胀,从而为英国央行降息创造条件。贝伦贝格银行高级经济学家Andrew Wishart也指出,未来两年预算赤字的收紧为英国央行降息提供了支持。

然而,质疑声同样存在。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NIESR)高级经济学家Peter Dixon警告,尽管未提高名义税率,但税阶冻结与投资税上调将加重家庭税负,尤其影响收入增长缓慢群体。荷兰国际集团(ING)、汇丰银行等机构认为,增税组合可能抑制消费并对房地产市场构成压力。

政治压力下的财政平衡

此次预算案是工党政府上任后的第二份预算案。面对经济增长乏力、公共债务高企(截至10月净债务与GDP之比为94.5%)以及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的巨大压力,里夫斯试图在履行选举承诺与整固财政之间寻求平衡。

2025年秋季预算案虽未采取激进紧缩,但通过结构性增税与支出控制,有效巩固了财政框架,降低了债券市场对财政失控的担忧。

英国财政部经济秘书露西·里格比(Lucy Rigby)表示,新预算案“巩固了英国经济的基础”,并重申政府有信心持续降低债务占GDP比重。然而,智库英国董事学会首席经济学家Anna Leach指出,此次预算案并未实质性地改变英国的增长前景。

NIESR总监David Aikman也表示,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政府“避免未来出现新的财政重置(fiscal resets)”的概率仍然不高。

预算案在为英国央行可能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创造空间的同时,也将英国公共财政推向了一个税收负担空前的阶段。其实际效果能否在保障公共服务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取得预期平衡,仍有待观察。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英国央行在预算案后更可能采取“观望+耐心”策略:维持基准利率在4.00%不变,直至核心通胀持续回落至2.5%以下且薪资增长显著放缓;放缓国债缩表速度,以平衡财政扩张对市场流动性的潜在影响;强调政策独立性,避免被市场解读为对财政紧缩的“补偿性宽松”。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7日电(崔凯)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Rachel Reeves)于当地时间周三在下议院正式公布2025年秋季预算案。同日,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 OBR)发布最新《经济与财政展望》报告,确认政府财政缓冲空间将从2025年3月预测的99亿英镑大幅提升至217亿英镑。

根据OBR测算,该预算案所列政策将在2029/30财年带来约261亿英镑的额外税收收入。另有资料显示,整体增税规模达298亿英镑,主要通过对博彩业、高端房地产及投资收入等领域进行调整实现。OBR指出,未来五年计划削减的借贷规模中,约四分之三将通过增税完成;若趋势延续,2030/31财年税收占GDP比重将达到38%,创历史新高。

原定于财政大臣演讲结束后发布的OBR报告,因技术故障提前数小时以未加密链接形式在其官网公开,随后被紧急撤回。OBR就此致歉并宣布启动内部调查。里夫斯称此事件为“严重错误”,强调其破坏了预算程序的完整性。

多项结构性增税措施落地

预算案维持“不提高所得税、增值税和国民保险主税率”的承诺,但通过延长冻结期限等方式变相扩大税基。

具体措施包括:

将个人所得税及国民保险起征点冻结期限延长三年,至2030/31财年;

自2027年4月起,65岁以下居民现金个人储蓄账户(ISA)年度免税额度由2万英镑降至1.2万英镑;

自2028年起,对价值超200万英镑的住宅征收每年2500英镑附加税,超500万英镑者缴7500英镑;

自2026年4月起,取消自2017年实施的“两孩福利上限”政策;

自2028年4月起,对纯电动车按每英里3便士、插电混动车按1.5便士征收行驶税;

提高股息与利息收入税率2个百分点,限制养老金薪酬牺牲免税优惠,并削减企业折旧抵扣。

此外,预算案包含若干旨在缓解家庭生活成本压力的措施,包括冻结铁路票价、延续燃油税减免及降低家庭能源账单。OBR测算,这些政策组合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使通胀率下降0.5个百分点。

隐性加税成为财政收入主体

本次预算案坚守了不提高个人所得税、国民保险和增值税主税率的竞选承诺,但通过多种“隐性”方式扩大税基。

核心措施包括将个人所得税与国民保险起征点的冻结期限延长三年,至2030/31财年。OBR预计,此举将通过“税级攀升”效应,使近200万纳税人进入更高税级,并在2029–30财年为政府增加80亿英镑收入。此外,从2027年4月起,65岁以下居民的现金ISA年度免税额度将从2万英镑降至1.2万英镑,旨在引导储蓄资金转向投资。

预算案还包含多项针对特定领域的增税条款:自2028年起,对价值超过200万英镑和500万英镑的住宅征收年度附加税;同期对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开征按里程计算的行驶税;提高股息与利息收入税率,并限制养老金税收优惠。

经济预测分化,通胀前景仍存挑战

OBR同步更新了经济预测,呈现短期乐观与中期承压的分化格局。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3月的1.0%上调至1.5%,但2026年增速预期则从1.9%下调至1.4%。更令人担忧的是,中期潜在生产率增长率从1.3%下调至1.0%,反映出英国经济深层结构性问题。

通胀方面,2025年CPI通胀预测从3.3%上调至3.5%。尽管核心通胀黏性较强,OBR测算预算案中的政策组合(包括冻结铁路票价、延续燃油税减免等)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使通胀率下降0.5个百分点,为英国央行货币政策提供支持。

然而,财政紧缩并未消除通胀黏性,反而可能通过成本传导加剧服务通胀。预算案中多项增税措施——如雇主国民保险起征点冻结、养老金缴费税制收紧、企业折旧抵扣削减——均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运营成本。这些成本压力可能被转嫁至商品与服务价格,尤其在服务业占英国经济比重超80%的背景下,将进一步推高核心通胀。

数据显示,2025年10月英国核心CPI同比增速仍高达3.4%,显著高于欧盟27国(不含英国)的2.6%。英国央行官员近期多次强调,服务通胀呈现“单边走势”,且薪资增长虽趋缓但仍具韧性,财政政策的“隐形加税”效应使通胀回落路径更加不确定。此外,财政盈余的改善并未扭转经济疲软基本面,英国央行仍面临“稳通胀”与“防衰退”的两难。

尽管财政缓冲扩大,OBR仍将2026年GDP增速预期下调,并下调了潜在产出增速,反映生产率停滞与投资不足的深层问题。同时,英国失业率升至近四年高点,零售销售持续低于疫情前水平,消费者信心低迷。在此背景下,若央行过早降息,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对财政紧缩下经济疲软的“被动回应”,削弱其抗通胀信誉;若继续维持当前基准利率,则可能进一步抑制本已脆弱的消费与投资。英国央行内部已出现分歧,部分成员支持降息以应对需求疲弱,但多数仍强调“货币政策仍具限制性”,需等待通胀更明确地向2%目标收敛。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纪律的强化降低了市场对央行“被迫宽松”的预期,长债收益率下行压力增强。预算案成功稳定了市场对英国财政可持续性的信心,为英国央行提供了更多政策空间,使其不必因国债市场动荡而被迫干预。然而,这种“财政改善”并未带来增长预期的同步提升,反而因增税抑制消费,使经济前景更依赖外部需求与低利率环境,进一步压低长期利率预期。

预计,英国央行在预算案后更可能采取“观望+耐心”策略:维持基准利率在4.00%不变,直至核心通胀持续回落至2.5%以下且薪资增长显著放缓;放缓国债缩表速度,以平衡财政扩张对市场流动性的潜在影响;强调政策独立性,避免被市场解读为对财政紧缩的“补偿性宽松”。

市场反应与机构评价:谨慎中的积极信号

此次预算案因其规模被列为近十五年第三大增税计划,其溢出效应引发国际市场关注。预算案公布后,英国金融市场反应总体积极。分析认为,财政缓冲空间超预期扩大提振了市场信心,英国央行获得更大操作自由度。交易员几乎完全定价英国央行将在12月18日货币政策会议上降息,但后续步伐将取决于通胀实际回落速度与经济增长韧性。

尽管财政措施有助于短期通胀缓和,但英国核心通胀仍具韧性,CPI回归2%目标的时间点已延后至2027年。这意味着即便12月启动降息,英国央行后续行动仍将谨慎。另外,预算案一方面通过财政支持缓解通胀,另一方面其增税措施可能推升2025年总需求约0.6%,进而对中期通胀构成上行风险。这一双向影响或将限制英国央行加快降息周期的空间。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Sanjay Raja评价称,此次预算“好于预期”,财政缓冲的翻倍可能降低通胀,从而为英国央行降息创造条件。贝伦贝格银行高级经济学家Andrew Wishart也指出,未来两年预算赤字的收紧为英国央行降息提供了支持。

然而,质疑声同样存在。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NIESR)高级经济学家Peter Dixon警告,尽管未提高名义税率,但税阶冻结与投资税上调将加重家庭税负,尤其影响收入增长缓慢群体。荷兰国际集团(ING)、汇丰银行等机构认为,增税组合可能抑制消费并对房地产市场构成压力。

政治压力下的财政平衡

此次预算案是工党政府上任后的第二份预算案。面对经济增长乏力、公共债务高企(截至10月净债务与GDP之比为94.5%)以及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的巨大压力,里夫斯试图在履行选举承诺与整固财政之间寻求平衡。

2025年秋季预算案虽未采取激进紧缩,但通过结构性增税与支出控制,有效巩固了财政框架,降低了债券市场对财政失控的担忧。

英国财政部经济秘书露西·里格比(Lucy Rigby)表示,新预算案“巩固了英国经济的基础”,并重申政府有信心持续降低债务占GDP比重。然而,智库英国董事学会首席经济学家Anna Leach指出,此次预算案并未实质性地改变英国的增长前景。

NIESR总监David Aikman也表示,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政府“避免未来出现新的财政重置(fiscal resets)”的概率仍然不高。

预算案在为英国央行可能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创造空间的同时,也将英国公共财政推向了一个税收负担空前的阶段。其实际效果能否在保障公共服务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取得预期平衡,仍有待观察。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