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发文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1天前

11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门印发《北京市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创新器械临床研发、注册上市、落地生产、推广应用、集群发展、数字赋能及出海远航等维度切入,制定15条有力支持措施,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fae1d4ec2539433baa71fc8fc1905d28.png

11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门印发《北京市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创新器械临床研发、注册上市、落地生产、推广应用、集群发展、数字赋能及出海远航等维度切入,制定15条有力支持措施,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具体措施包括:支持创新器械临床研发和注册上市、支持创新器械成果落地和推广应用、支持医疗器械生态集聚和链群发展、支持医疗器械数字赋能和智慧升级、推动创新器械开放合作和出海远航等。

就在同一天,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创新性强的第二类医疗器械,鼓励申请适用创新特别审查程序,优先注册检验、技术审评和注册体系核查;属于全国首个或符合优先审批条件的医疗器械参照实施。完善咨询路径,优化注册申报事前辅导和事中服务机制,提高申报资料质量、缩短补正时间,第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平均周期压缩至六个月内。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医药产业创新,这意味着我国医药产业将迎来拔节起势、蓬勃发展,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需求升级及技术创新等因素,中国及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并将逐步释放出巨大潜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分析,中国近年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年攀升,已跃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20—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已从7298亿元人民币增至9417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速为6.6%,预计到2035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万亿元人民币。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医疗器械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来自创新、出海和并购整合,板块的创新性和国际化能力得到认可、估值正在被重估。创新药板块大涨之后,医疗器械板块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改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的产品正在被逐步认可,也有一批公司积极战略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海外业务高增长,估值迎来上涨。

据统计,截至11月25日,医疗器械行业A股市值达到1.38万亿元。迈瑞医疗、联影医疗A股市值分别超2350亿元、1100亿元,新产业、鱼跃医疗、惠泰医疗A股市值介于3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

估值方面,据统计,滚动市盈率低于40倍的医疗器械股有45只,其中12股滚动市盈率不到20倍,包括九安医疗、英科医疗、康德莱、奥美医疗、维力医疗、安杰思等。

上述这45只医疗器械股中,11月25日收盘价与年内高点相比,20股回撤幅度超20%。其中5股回撤幅度逾30%,分别为爱博医疗、麦澜德、三诺生物、安杰思、健帆生物。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11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门印发《北京市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创新器械临床研发、注册上市、落地生产、推广应用、集群发展、数字赋能及出海远航等维度切入,制定15条有力支持措施,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fae1d4ec2539433baa71fc8fc1905d28.png

11月24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六部门印发《北京市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创新器械临床研发、注册上市、落地生产、推广应用、集群发展、数字赋能及出海远航等维度切入,制定15条有力支持措施,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医疗器械产业高地。

具体措施包括:支持创新器械临床研发和注册上市、支持创新器械成果落地和推广应用、支持医疗器械生态集聚和链群发展、支持医疗器械数字赋能和智慧升级、推动创新器械开放合作和出海远航等。

就在同一天,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对具有明显临床价值、创新性强的第二类医疗器械,鼓励申请适用创新特别审查程序,优先注册检验、技术审评和注册体系核查;属于全国首个或符合优先审批条件的医疗器械参照实施。完善咨询路径,优化注册申报事前辅导和事中服务机制,提高申报资料质量、缩短补正时间,第二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平均周期压缩至六个月内。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从顶层设计入手推动医药产业创新,这意味着我国医药产业将迎来拔节起势、蓬勃发展,具有更强的创新创造力和全球竞争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需求升级及技术创新等因素,中国及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并将逐步释放出巨大潜力。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分析,中国近年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年攀升,已跃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20—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已从7298亿元人民币增至9417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速为6.6%,预计到2035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81万亿元人民币。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医疗器械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来自创新、出海和并购整合,板块的创新性和国际化能力得到认可、估值正在被重估。创新药板块大涨之后,医疗器械板块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改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的产品正在被逐步认可,也有一批公司积极战略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海外业务高增长,估值迎来上涨。

据统计,截至11月25日,医疗器械行业A股市值达到1.38万亿元。迈瑞医疗、联影医疗A股市值分别超2350亿元、1100亿元,新产业、鱼跃医疗、惠泰医疗A股市值介于3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

估值方面,据统计,滚动市盈率低于40倍的医疗器械股有45只,其中12股滚动市盈率不到20倍,包括九安医疗、英科医疗、康德莱、奥美医疗、维力医疗、安杰思等。

上述这45只医疗器械股中,11月25日收盘价与年内高点相比,20股回撤幅度超20%。其中5股回撤幅度逾30%,分别为爱博医疗、麦澜德、三诺生物、安杰思、健帆生物。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