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市场在美股政府关门导致的流动性吸食、围绕OpenAI的供应链融资担忧中不断下跌,但现在美国政府开门了、英伟达强悍的业绩也发了,但市场还是不买账。
美股市场到底哪里出现问题了,2025年剩下五周就彻底成了垃圾时间了?2026年AI还有戏吗?

一、立足2026年,特朗普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今年还剩下最后一次降息的机会——12月10日的议息会议。宏观角度,目前的市场短期神经似乎再被降息主导,所以美联储的官员连续释放矛盾信号的时候,市场就开始走“内耗”行情了。
但如果我们站在明年美国中期换届选举+美国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基本可以确定两个基本需求:
a. 眼下现实问题:通胀,更具体来说,租房降本呼唤降息。
目前居民的各类开支中,最大开支就是房租和房贷。尤其是目前月租金占月收入的比重几乎是这几年的历史高点,占到了居民可支配开支的22%。这种情况下,物价的增速放缓和居民对物价的负担能力几乎是两码事。

高房价和飙升的房贷利率共同推升了房贷和租金成本。而短期内,要改善租房可负担性的关键还是用降息来带动房贷利率的下降。目前美国房贷利息基本耸立在5.5%以上,降息可以高效改善租金和房贷成本。


以纽约新市长的当选为例,他提出的核心政策纲领,在海豚君看来,就是对物价的“行政干预”——冻结房租、免费公交、政府性杂货店。
而特朗普的政策也明显变得更加务实:
1)给贸易战打补丁:对部分关系核心物价的类目不再征收关税,如农产品、化肥等;
2)极限施压,以解决俄乌冲突,稳定能源物价;
这些本质上控物价的措施,大概率会延续到2026年的中期选举。
b. 经济发展的星辰大海:AI需要便宜资本来融资
美国AI资本开支,截止到2025年年底,在海豚君观察的公司当中,基本还是都以股权融资+库存现金来支撑的。只有少量新云公司,或者是本身资本负债表不够健康的公司,再用债务融资来资助资本开支。
但到2026年,美股巨头也开始宣布债券融资,以及这些公司一系列的表外融资债务安排,市场会越来越多的看到实际是用债务融资来支撑AI资本开支的案例。
这个时间,高民间资本开支期间,如果利率成本仍然高位矗立, 本身也会拉高这些资本开支的回报风险。从战略发展的角度,AI基建高密度投入期,美国需要便宜资本来支撑AI基建大范围推进。
而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美国政府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有非常明显施压推动降息的强烈诉求。
二、12月降息不降息,真有那么致命?
c. 美联储人选:会有一个更服务财政目的的美联储吗?
明年5月现任美联储鲍威尔任期届满,需要新人接替。特朗普对人选的两个核心要求——“忠诚+增长”,为财政的宽松来打配合。
目前的替代人选工作主要是财政部长贝森特来推进,目前人选已经缩窄到五个人,目前看包括胜率最高的哈赛特,可能性最低的米歇尔.鲍曼,相比鲍威尔都是更加鸽派的。
d. 展望明年,到底适合不适合降息?
目前还有很关键宏观数据缺失,但是从已公布的就业、通胀数据来看,9月的12万非农就业是不低,但劳动参与率的提升,之前就业人口的下调,失业率确实是在上升(4.44%)。同时居民薪资水平环比增长基本在0.2-0.4%的范围之内,表现也非常稳定。核心通胀保持在0.2%,表现也不错。
虽然这些数已经有点过期了,但整体上体现的是就业疲软,同时通胀风险已经不大的状态。



假如接下来美国的通胀(不考虑关税影响)月率基本保持在0.2%,那么对应年化通胀率基本是在2.5%上下。目前政策利率是在3.75%-4%。看起来从现在开始到2026年年末之前也就是合计75个基点,很难超100个基点的降幅。
剩下的问题就是这75-100个基点的降息,时间安排的问题:如果12月降了,那么2026年就剩下2次降息空间,12月如果不降低,26年1月底必然会降。
从年底消费旺盛,推动经济增长的角度,12月降息,而1月不降,似乎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节点选择。但即使12月不降息,那么12月10日之后,再过一个月多,大概率也会迎来降息。

而从美国政府政策的角度,如果12月真的不降息,还可以通过释放美联储主席人选的角度来引导2026年降息节奏的鸽派预期。
当下的行情回调,接下来美国财政资金的开闸,加上2026年财政刺激逐步上量,即使12月不降息,看起来也更像是一个利空出尽的宏观演绎路径。
三、产业投资:AI有没有泡沫还是交易的核心矛盾
宏观问题扫雷之后,产业视角,当下的灵魂拷问,仍然是当下的AI资本投资规划是否能够匹配场景渗透能够创造的潜在场景价值?换句话说现在的AI投资是否有泡沫?当下对AI的估值是否显现外推了?
海豚君认为,这个问题短期很难说出来了所以然,它的价值更在于讨论本身,这个问题的反思就是一个投资回归理想思考的过程。
AI估值回调,但AI资本开支的过程从当下的经济投入量来看,无论是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大量厂房的建设、网络设备的更新,还是电力的基建,其实本质都是工业基础设施在AI时代下的“大重建”、一个基建再工业化的过程。
相比于中后期AI终端场景落地过程中,对一些岗位的替代的担忧;2026年更像是前半段AI资本开支落地的再工业化过程,但AI替代人力之前,AI投资会先创造一批基建岗位需求,2026年大概率是AI基建驱动内需和岗位创造的一年。
再配合2026年的降息、财政刺激,2026年美国的内需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这个过程,或许反而会是AI回调+传统产业估值修复的过程。
也就是说,对于2026年的美股投资来说,AI基建投资时代,AI产业链需要估值回调去等待终端场景价值实现,但AI带来的工业重建会带动传统产业的需求传递,内需回升,反而给非AI链条的传统公司带来超额收益的机会。
四、组合收益
上周,海豚投研的虚拟组合Alpha Dolphin未调仓。当周下行2%,跑赢沪深300(-3.8%),MSCI中国指数(-5.5%)与恒生科技指数(-7.2%),但小幅跑输标普500指数(-1.9 %)。
这个主要是因为海豚君组合中不少的现金、黄金和美债,在市场下跌中相对抗风险,但上周拼多多财报,由于权重较高,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组合的表现。

自组合开始测试(2022年3月25日)到上周末,组合绝对收益是109%,与 MSCI 中国相比的超额收益是94%。从资产净值角度来看,海豚君初始虚拟资产1亿美金,截至上周末超过了2.13亿美金。

五、个股盈亏贡献
上周海豚君的虚拟组合Alpha Dolphin随市场普跌,持仓池中拼多多跌幅较为明显。具体个股主要涨跌幅解释如下:

六、资产组合分布
Alpha Dolphin虚拟组合共计持仓18只个股与权益型ETF,其中标配7只,其余低配。股权之外资产主要分布在了黄金、美债和美元现金上,目前权益资产与黄金/美债/现金等防守资产之间大约55:45。
截至上周末,Alpha Dolphin 资产配置分配和权益资产持仓权重我们已发布在长桥App「动态—投研」栏目同名文章,另外海豚君一些事实的热点评论、对公司大事件的部分观点更新等也不会放在公众号,而是优先更新在长桥App。
七、下周重点事件
本周中概财报季继续,阿里巴巴、美团,以及新能源车公司继续放榜,中概的AI投资逻辑线,以及新能源车2026年的展望值得重点关注:

<正文完>
- END -
// 转载开白
本文为海豚研究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海豚研究及其關聯機構之用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海豚研究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海豚研究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海豚研究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創作人員個人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海豚研究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本報告由海豚研究製作,版權僅為海豚研究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海豚研究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ii)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海豚研究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利。
原文标题 : 泡沫论开启,26年AI还有戏吗?
原本市场在美股政府关门导致的流动性吸食、围绕OpenAI的供应链融资担忧中不断下跌,但现在美国政府开门了、英伟达强悍的业绩也发了,但市场还是不买账。
美股市场到底哪里出现问题了,2025年剩下五周就彻底成了垃圾时间了?2026年AI还有戏吗?

一、立足2026年,特朗普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今年还剩下最后一次降息的机会——12月10日的议息会议。宏观角度,目前的市场短期神经似乎再被降息主导,所以美联储的官员连续释放矛盾信号的时候,市场就开始走“内耗”行情了。
但如果我们站在明年美国中期换届选举+美国长期战略发展的角度,基本可以确定两个基本需求:
a. 眼下现实问题:通胀,更具体来说,租房降本呼唤降息。
目前居民的各类开支中,最大开支就是房租和房贷。尤其是目前月租金占月收入的比重几乎是这几年的历史高点,占到了居民可支配开支的22%。这种情况下,物价的增速放缓和居民对物价的负担能力几乎是两码事。

高房价和飙升的房贷利率共同推升了房贷和租金成本。而短期内,要改善租房可负担性的关键还是用降息来带动房贷利率的下降。目前美国房贷利息基本耸立在5.5%以上,降息可以高效改善租金和房贷成本。


以纽约新市长的当选为例,他提出的核心政策纲领,在海豚君看来,就是对物价的“行政干预”——冻结房租、免费公交、政府性杂货店。
而特朗普的政策也明显变得更加务实:
1)给贸易战打补丁:对部分关系核心物价的类目不再征收关税,如农产品、化肥等;
2)极限施压,以解决俄乌冲突,稳定能源物价;
这些本质上控物价的措施,大概率会延续到2026年的中期选举。
b. 经济发展的星辰大海:AI需要便宜资本来融资
美国AI资本开支,截止到2025年年底,在海豚君观察的公司当中,基本还是都以股权融资+库存现金来支撑的。只有少量新云公司,或者是本身资本负债表不够健康的公司,再用债务融资来资助资本开支。
但到2026年,美股巨头也开始宣布债券融资,以及这些公司一系列的表外融资债务安排,市场会越来越多的看到实际是用债务融资来支撑AI资本开支的案例。
这个时间,高民间资本开支期间,如果利率成本仍然高位矗立, 本身也会拉高这些资本开支的回报风险。从战略发展的角度,AI基建高密度投入期,美国需要便宜资本来支撑AI基建大范围推进。
而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美国政府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有非常明显施压推动降息的强烈诉求。
二、12月降息不降息,真有那么致命?
c. 美联储人选:会有一个更服务财政目的的美联储吗?
明年5月现任美联储鲍威尔任期届满,需要新人接替。特朗普对人选的两个核心要求——“忠诚+增长”,为财政的宽松来打配合。
目前的替代人选工作主要是财政部长贝森特来推进,目前人选已经缩窄到五个人,目前看包括胜率最高的哈赛特,可能性最低的米歇尔.鲍曼,相比鲍威尔都是更加鸽派的。
d. 展望明年,到底适合不适合降息?
目前还有很关键宏观数据缺失,但是从已公布的就业、通胀数据来看,9月的12万非农就业是不低,但劳动参与率的提升,之前就业人口的下调,失业率确实是在上升(4.44%)。同时居民薪资水平环比增长基本在0.2-0.4%的范围之内,表现也非常稳定。核心通胀保持在0.2%,表现也不错。
虽然这些数已经有点过期了,但整体上体现的是就业疲软,同时通胀风险已经不大的状态。



假如接下来美国的通胀(不考虑关税影响)月率基本保持在0.2%,那么对应年化通胀率基本是在2.5%上下。目前政策利率是在3.75%-4%。看起来从现在开始到2026年年末之前也就是合计75个基点,很难超100个基点的降幅。
剩下的问题就是这75-100个基点的降息,时间安排的问题:如果12月降了,那么2026年就剩下2次降息空间,12月如果不降低,26年1月底必然会降。
从年底消费旺盛,推动经济增长的角度,12月降息,而1月不降,似乎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节点选择。但即使12月不降息,那么12月10日之后,再过一个月多,大概率也会迎来降息。

而从美国政府政策的角度,如果12月真的不降息,还可以通过释放美联储主席人选的角度来引导2026年降息节奏的鸽派预期。
当下的行情回调,接下来美国财政资金的开闸,加上2026年财政刺激逐步上量,即使12月不降息,看起来也更像是一个利空出尽的宏观演绎路径。
三、产业投资:AI有没有泡沫还是交易的核心矛盾
宏观问题扫雷之后,产业视角,当下的灵魂拷问,仍然是当下的AI资本投资规划是否能够匹配场景渗透能够创造的潜在场景价值?换句话说现在的AI投资是否有泡沫?当下对AI的估值是否显现外推了?
海豚君认为,这个问题短期很难说出来了所以然,它的价值更在于讨论本身,这个问题的反思就是一个投资回归理想思考的过程。
AI估值回调,但AI资本开支的过程从当下的经济投入量来看,无论是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大量厂房的建设、网络设备的更新,还是电力的基建,其实本质都是工业基础设施在AI时代下的“大重建”、一个基建再工业化的过程。
相比于中后期AI终端场景落地过程中,对一些岗位的替代的担忧;2026年更像是前半段AI资本开支落地的再工业化过程,但AI替代人力之前,AI投资会先创造一批基建岗位需求,2026年大概率是AI基建驱动内需和岗位创造的一年。
再配合2026年的降息、财政刺激,2026年美国的内需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这个过程,或许反而会是AI回调+传统产业估值修复的过程。
也就是说,对于2026年的美股投资来说,AI基建投资时代,AI产业链需要估值回调去等待终端场景价值实现,但AI带来的工业重建会带动传统产业的需求传递,内需回升,反而给非AI链条的传统公司带来超额收益的机会。
四、组合收益
上周,海豚投研的虚拟组合Alpha Dolphin未调仓。当周下行2%,跑赢沪深300(-3.8%),MSCI中国指数(-5.5%)与恒生科技指数(-7.2%),但小幅跑输标普500指数(-1.9 %)。
这个主要是因为海豚君组合中不少的现金、黄金和美债,在市场下跌中相对抗风险,但上周拼多多财报,由于权重较高,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组合的表现。

自组合开始测试(2022年3月25日)到上周末,组合绝对收益是109%,与 MSCI 中国相比的超额收益是94%。从资产净值角度来看,海豚君初始虚拟资产1亿美金,截至上周末超过了2.13亿美金。

五、个股盈亏贡献
上周海豚君的虚拟组合Alpha Dolphin随市场普跌,持仓池中拼多多跌幅较为明显。具体个股主要涨跌幅解释如下:

六、资产组合分布
Alpha Dolphin虚拟组合共计持仓18只个股与权益型ETF,其中标配7只,其余低配。股权之外资产主要分布在了黄金、美债和美元现金上,目前权益资产与黄金/美债/现金等防守资产之间大约55:45。
截至上周末,Alpha Dolphin 资产配置分配和权益资产持仓权重我们已发布在长桥App「动态—投研」栏目同名文章,另外海豚君一些事实的热点评论、对公司大事件的部分观点更新等也不会放在公众号,而是优先更新在长桥App。
七、下周重点事件
本周中概财报季继续,阿里巴巴、美团,以及新能源车公司继续放榜,中概的AI投资逻辑线,以及新能源车2026年的展望值得重点关注:

<正文完>
- END -
// 转载开白
本文为海豚研究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海豚研究及其關聯機構之用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海豚研究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海豚研究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海豚研究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創作人員個人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海豚研究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本報告由海豚研究製作,版權僅為海豚研究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海豚研究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ii)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海豚研究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利。
原文标题 : 泡沫论开启,26年AI还有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