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并小批量生产。
今日(11月24日),市场早盘高开回落。截至午间收盘,三大股指集体翻绿,创业板指跌0.77%。军工板块再度走强,中船防务4天2板;地产板块表现活跃。锂矿概念股多数回调,算力硬件概念回落,工业富联触及跌停,“易中天”光模块三巨头震荡下跌,能源金属、海南、燃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商业航天概念反复活跃,上海港湾涨停,再创历史新高。
水产概念震荡反弹,开创国际、中水渔业(000798)双双涨停,国联水产、獐子岛、百洋股份等跟涨。中水渔业今日的股价开盘1分钟即涨停,公司在11月14日至11月21日期间,股票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收盘涨停。
中水渔业的主营业务涵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贸易以及海上渔业服务等多个板块。11月23日,中水渔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最新滚动市盈率为77.53倍,市净率为13.48倍,其当前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有较大差异。中水渔业表示:“公司近期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可能存在非理性交易行为,交易风险较大,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回落的风险。”
从业绩数据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中水渔业实现营业收入29.67亿元,同比减少8.67%;归母净利润5340.81万元,同比增加230.08%。
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并小批量生产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日前在2025广州车展上宣布,广汽集团于广州番禺建设的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正式建成并投产。该产线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全流程,在行业内率先具备60Ah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规模量产条件。
广汽集团平台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动力研发负责人祁宏钟表示,当前开发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较现有电池提升近一倍,可使500公里以上续航车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计划2026年开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7年至2030年间逐步实现批量生产。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全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向中试阶段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已启动百兆瓦级中试线建设,重点突破材料体系、制造工艺与成本瓶颈。随着硫化物/氧化物体系深化验证,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成膜等核心工序进入工程化阶段,设备端需求显现,车企与电池厂形成“技术共研+场景验证”模式,规模化示范线规划加快落地。
多只固态电池概念股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固态电池概念股平均上涨60.91%,海科新源、上海洗霸、多氟多、中一科技等9股的股价涨幅居前,年内均上涨超100%。
海科新源的股价涨幅居首,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14.68%,公司11月11日公告,与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暨原材料供货协议》,昆仑新材向海科新源购买电解液溶剂预计59.62万吨。
容百科技、豪鹏科技、丰元股份、智动力等股月内获得机构调研。容百科技月内的机构调研家数最多,达137家,公司表示,公司于2025年在仙桃建成6000吨中试线,以验证新工艺与新设备。公司计划2029年开始在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布局产线,实现钠电全球本土化供应。并于2030年,实现百万吨级钠电材料产能。
豪鹏科技获得23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在 AI 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和数据中心高端备用电源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公司BBU电池业务凭借其在倍率性能、安全可靠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已成功导入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并实现批量交付。目前公司正积极推动更多项目的量产导入工作,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和客户合作的深化,BBU业务预计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公司整体业绩做出积极贡献。
业绩预期方面,固态电池概念股中,10只概念股获至少10家机构评级,且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和2026年业绩有望持续超20%幅度增长,包含恩捷股份、璞泰来、先导智能、天赐材料、厦钨新能等股。
(文章来源:数据宝)
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并小批量生产。
今日(11月24日),市场早盘高开回落。截至午间收盘,三大股指集体翻绿,创业板指跌0.77%。军工板块再度走强,中船防务4天2板;地产板块表现活跃。锂矿概念股多数回调,算力硬件概念回落,工业富联触及跌停,“易中天”光模块三巨头震荡下跌,能源金属、海南、燃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商业航天概念反复活跃,上海港湾涨停,再创历史新高。
水产概念震荡反弹,开创国际、中水渔业(000798)双双涨停,国联水产、獐子岛、百洋股份等跟涨。中水渔业今日的股价开盘1分钟即涨停,公司在11月14日至11月21日期间,股票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收盘涨停。
中水渔业的主营业务涵盖远洋捕捞、水产品加工贸易以及海上渔业服务等多个板块。11月23日,中水渔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最新滚动市盈率为77.53倍,市净率为13.48倍,其当前的市盈率、市净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有较大差异。中水渔业表示:“公司近期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可能存在非理性交易行为,交易风险较大,存在股价大幅上涨后回落的风险。”
从业绩数据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中水渔业实现营业收入29.67亿元,同比减少8.67%;归母净利润5340.81万元,同比增加230.08%。
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建成并小批量生产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日前在2025广州车展上宣布,广汽集团于广州番禺建设的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已正式建成并投产。该产线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全流程,在行业内率先具备60Ah以上车规级全固态电池规模量产条件。
广汽集团平台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动力研发负责人祁宏钟表示,当前开发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较现有电池提升近一倍,可使500公里以上续航车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计划2026年开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7年至2030年间逐步实现批量生产。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全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向中试阶段加速推进,多家企业已启动百兆瓦级中试线建设,重点突破材料体系、制造工艺与成本瓶颈。随着硫化物/氧化物体系深化验证,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成膜等核心工序进入工程化阶段,设备端需求显现,车企与电池厂形成“技术共研+场景验证”模式,规模化示范线规划加快落地。
多只固态电池概念股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固态电池概念股平均上涨60.91%,海科新源、上海洗霸、多氟多、中一科技等9股的股价涨幅居前,年内均上涨超100%。
海科新源的股价涨幅居首,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14.68%,公司11月11日公告,与香河昆仑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暨原材料供货协议》,昆仑新材向海科新源购买电解液溶剂预计59.62万吨。
容百科技、豪鹏科技、丰元股份、智动力等股月内获得机构调研。容百科技月内的机构调研家数最多,达137家,公司表示,公司于2025年在仙桃建成6000吨中试线,以验证新工艺与新设备。公司计划2029年开始在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布局产线,实现钠电全球本土化供应。并于2030年,实现百万吨级钠电材料产能。
豪鹏科技获得23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在 AI 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和数据中心高端备用电源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公司BBU电池业务凭借其在倍率性能、安全可靠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已成功导入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并实现批量交付。目前公司正积极推动更多项目的量产导入工作,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和客户合作的深化,BBU业务预计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公司整体业绩做出积极贡献。
业绩预期方面,固态电池概念股中,10只概念股获至少10家机构评级,且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和2026年业绩有望持续超20%幅度增长,包含恩捷股份、璞泰来、先导智能、天赐材料、厦钨新能等股。
(文章来源:数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