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多元化配置,中银品质新兴混合给出资产配置良方

东方财富网

21小时前

中银品质新兴的业绩比较基准包括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恒生指数收益率、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和银行活期存款,立足A股,兼顾港股,辅以债券,精准契合了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的投资特色。

市场在积累一波上涨动能后,转入震荡轮动格局。中银基金推出中银品质新兴混合基金,助力投资者在不确定性中捕捉机遇。

中银品质新兴属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值得关注的是,除了A股外,产品还纳入港股资产配置,力争通过 “A+H” 布局,同时捕捉A股与港股市场的机遇,这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银品质新兴混合拟由李思佳担任基金经理。作为“周期、金融、成长领域”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李思佳能力圈颇为广泛,深耕周期、科技、金融行业,行业覆盖较为全面,具备行业配置和比较能力。

投资中,李思佳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框架,从宏观层面进行市场未来盈利和估值走向的判断,中观层面分析行业周期和景气度,个股层面聚焦具备核心竞争壁垒的股票,再根据潜在回报率进行组合搭配。

遵循“可复制”投资哲学,李思佳希望能实现能穿越周期、持续积累的净值曲线。以她管理的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为例,产品密切跟踪相关行业发展,力争捕捉投资机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过去一年收益率为43.9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5.37%,取得了28.55%的超额收益率。(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9.30)

采用新型浮动费率也是中银品质新兴的一大特点。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是根据产品业绩表现进行差异化管理费率,真正实现“多赚多收,少赚少收”,这也与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密切挂钩。中银品质新兴的业绩比较基准包括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恒生指数收益率、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和银行活期存款,立足A股,兼顾港股,辅以债券,精准契合了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的投资特色。

展望后市,李思佳认为A股市场经过充分调整后,长期配置价值日益凸显。对于板块,她特别关注匹配国家战略转型方向的新兴行业。她指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自主可控、高端制造等新兴科技行业蕴含巨大长期成长空间。“这些领域的投资逻辑,既从业绩增长角度,也匹配社会发展需求。社会进步需要提升生产效率的工具,无论是AI还是机器人,都符合这一趋势。”(CIS)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原标题:浮动费率+多元化配置,中银品质新兴混合给出资产配置良方)

(责任编辑:6)

中银品质新兴的业绩比较基准包括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恒生指数收益率、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和银行活期存款,立足A股,兼顾港股,辅以债券,精准契合了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的投资特色。

市场在积累一波上涨动能后,转入震荡轮动格局。中银基金推出中银品质新兴混合基金,助力投资者在不确定性中捕捉机遇。

中银品质新兴属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超过50%。值得关注的是,除了A股外,产品还纳入港股资产配置,力争通过 “A+H” 布局,同时捕捉A股与港股市场的机遇,这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中银品质新兴混合拟由李思佳担任基金经理。作为“周期、金融、成长领域”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李思佳能力圈颇为广泛,深耕周期、科技、金融行业,行业覆盖较为全面,具备行业配置和比较能力。

投资中,李思佳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框架,从宏观层面进行市场未来盈利和估值走向的判断,中观层面分析行业周期和景气度,个股层面聚焦具备核心竞争壁垒的股票,再根据潜在回报率进行组合搭配。

遵循“可复制”投资哲学,李思佳希望能实现能穿越周期、持续积累的净值曲线。以她管理的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基金为例,产品密切跟踪相关行业发展,力争捕捉投资机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中银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过去一年收益率为43.9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5.37%,取得了28.55%的超额收益率。(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5.9.30)

采用新型浮动费率也是中银品质新兴的一大特点。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是根据产品业绩表现进行差异化管理费率,真正实现“多赚多收,少赚少收”,这也与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密切挂钩。中银品质新兴的业绩比较基准包括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恒生指数收益率、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和银行活期存款,立足A股,兼顾港股,辅以债券,精准契合了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的投资特色。

展望后市,李思佳认为A股市场经过充分调整后,长期配置价值日益凸显。对于板块,她特别关注匹配国家战略转型方向的新兴行业。她指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自主可控、高端制造等新兴科技行业蕴含巨大长期成长空间。“这些领域的投资逻辑,既从业绩增长角度,也匹配社会发展需求。社会进步需要提升生产效率的工具,无论是AI还是机器人,都符合这一趋势。”(CIS)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原标题:浮动费率+多元化配置,中银品质新兴混合给出资产配置良方)

(责任编辑:6)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