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开盘速递 | 三大股指集体高开 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

2天前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沪指涨0.36%,创业板指涨1.42%。...盘面上,有色金属、存储芯片、CPO、固态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沪指涨0.36%,创业板指涨1.42%。盘面上,有色金属、存储芯片、CPO、固态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

机构看后市

中信证券:适度增加化工、有色、电新的仓位,是更优的选择

10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大,但择时成功率并不高,背后的原因是增量资金的底层结构在发生变化,稳健绝对收益型资金持续入市在降低传统激进策略择时的有效性。当前真正重要的变量还是企业出海环境的稳定性以及AI,涉及到的是中美关系以及AI基础设施的投建进程。当前不仅是TMT板块,连有色、化工、电新的上涨直接或间接都受到AI叙事的影响,而这些板块占机构持仓的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60%。

这种情况下,调仓的思路不是刻意回避AI叙事,而是尽量选择ROE底部向上趋势性抬升的品种,从这个角度来看,适度增加对化工、有色、电新这样沉寂比较久且利润率和行业景气度在历史相对低点的行业,是更优的选择。

另外,AI叙事只是影响了行情斜率而不是趋势。,如果未来AI叙事出现波动,的确可能会带来这些行业剧烈的波动,但只要ROE能实现从底部开始向上的持续抬升,这种股价波动都只是短期的(相对于那些ROE在历史高点的行业而言),不会威胁到本金安全。

招商证券:有色、钢铁、建材是当前可以考虑布局的顺周期选择

近期市场交易的涨价行情,其背后逻辑是对于明年顺周期大年的抢跑。国内方面,逢6逢1的年份都是PPI上行之年,主要由于党代会召开与五年规划的落地;美国方面,经济政策与选举高度相关,中期选举之年往往工业金属价格见到高点。因此中国五年周期和美国四年周期形成叠加,2026年将会形成20年一遇之中美共振之年。近期来看,涨价品类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部分化工品、新能源和光伏产业链、存储器等方向。综合考虑供应端变化与自由现金流水平,有色、钢铁、建材是当前可以考虑布局的顺周期选择。

兴业证券:重视钢铁、化工、建材等顺周期板块的修复机会,挖掘低位科技成长方向

当前海外流动性收紧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大,且随着相关解决方案逐步推进,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拖累已在缓解。A股在平稳的经济和政策预期支撑下或仍将具备韧性,继续““以我为主”,两条思路布局明年景气预期。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陈雯芳。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沪指涨0.36%,创业板指涨1.42%。...盘面上,有色金属、存储芯片、CPO、固态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

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沪指涨0.36%,创业板指涨1.42%。盘面上,有色金属、存储芯片、CPO、固态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

机构看后市

中信证券:适度增加化工、有色、电新的仓位,是更优的选择

10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大,但择时成功率并不高,背后的原因是增量资金的底层结构在发生变化,稳健绝对收益型资金持续入市在降低传统激进策略择时的有效性。当前真正重要的变量还是企业出海环境的稳定性以及AI,涉及到的是中美关系以及AI基础设施的投建进程。当前不仅是TMT板块,连有色、化工、电新的上涨直接或间接都受到AI叙事的影响,而这些板块占机构持仓的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60%。

这种情况下,调仓的思路不是刻意回避AI叙事,而是尽量选择ROE底部向上趋势性抬升的品种,从这个角度来看,适度增加对化工、有色、电新这样沉寂比较久且利润率和行业景气度在历史相对低点的行业,是更优的选择。

另外,AI叙事只是影响了行情斜率而不是趋势。,如果未来AI叙事出现波动,的确可能会带来这些行业剧烈的波动,但只要ROE能实现从底部开始向上的持续抬升,这种股价波动都只是短期的(相对于那些ROE在历史高点的行业而言),不会威胁到本金安全。

招商证券:有色、钢铁、建材是当前可以考虑布局的顺周期选择

近期市场交易的涨价行情,其背后逻辑是对于明年顺周期大年的抢跑。国内方面,逢6逢1的年份都是PPI上行之年,主要由于党代会召开与五年规划的落地;美国方面,经济政策与选举高度相关,中期选举之年往往工业金属价格见到高点。因此中国五年周期和美国四年周期形成叠加,2026年将会形成20年一遇之中美共振之年。近期来看,涨价品类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部分化工品、新能源和光伏产业链、存储器等方向。综合考虑供应端变化与自由现金流水平,有色、钢铁、建材是当前可以考虑布局的顺周期选择。

兴业证券:重视钢铁、化工、建材等顺周期板块的修复机会,挖掘低位科技成长方向

当前海外流动性收紧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不大,且随着相关解决方案逐步推进,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拖累已在缓解。A股在平稳的经济和政策预期支撑下或仍将具备韧性,继续““以我为主”,两条思路布局明年景气预期。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陈雯芳。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