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价差恐进一步扩大

期货日报

1天前

亚洲天然橡胶生产国组织(ANRPC)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前3个季度全球天然橡胶累计产量预计增长2.3%,而消费量预计下降1.5%;国内方面,2025年前9个月天然橡胶产量同比增幅超7%,供需两端数据均指向当前市场供应相对充裕。

当前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价差已升至十年高位。若后续原油价格进一步下跌或顺丁橡胶毛利持续走低,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价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传统上,天然橡胶约70%的需求集中于轮胎生产领域,尤其是全钢胎对天然橡胶的性能均衡性要求更高。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原料来源及成本构成差异显著:前者源自橡胶树种植,人工成本占比偏高;后者依托石油化工产业链,价格波动既受原油行情影响,也与合成橡胶装置的产能利用率密切相关。

两者在供应端差异巨大,在需求端的差异也同样明显。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的数据,2020—2024年全球合成橡胶占整体橡胶消费的比例,除2022年降至51%外,其余年份均稳定在53%左右,这一数据印证了合成橡胶对天然橡胶的全面替代仍存在较大难度。

从替代特性来看,两者仅具备部分可替代性:在轮胎领域,若价格悬殊,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之间的替代调整空间较大。随着生产技术的迭代升级,这一替代弹性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在性能要求相对宽松的非轮胎领域,替代比例可能会更高。

我国合成橡胶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产量在全球天然橡胶产量中的占比快速攀升:按国家统计局口径已超60%,按IRSG统计标准约为30%。尽管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但均反映出我国合成橡胶产能与产量的快速增长,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升。

当前原油价格弱势运行,叠加国内合成橡胶产能扩张,导致合成橡胶价格承压,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价差已升至十年高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顺丁橡胶毛利并未同步跌至十年低位,其与原油的价格比值处于2009年以来的15%分位数附近,意味着极端情况下,仍存在下行空间。若后续原油价格进一步下跌或顺丁橡胶毛利持续走低,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价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随着产量及进出口数据陆续公布,市场此前关于2024年天然橡胶减产的预期已被证伪。今年以来,隐性库存持续大量流入中国市场,数据层面进一步印证了供应宽松格局:2025年前10个月,我国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含胶乳)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15%。

亚洲天然橡胶生产国组织(ANRPC)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前3个季度全球天然橡胶累计产量预计增长2.3%,而消费量预计下降1.5%;国内方面,2025年前9个月天然橡胶产量同比增幅超7%,供需两端数据均指向当前市场供应相对充裕。

今年天然橡胶主产区物候条件优于去年,未遭遇强台风、洪涝等破坏性灾害。胶水对杯胶的溢价处于近5年低位,数据层面印证当前供应端无明显压力。泰国原料杯胶价格已脱离去年3月至今年3月的高位震荡区间,虽自6月起缓慢回升,但当前加工厂利润仍处于较差水平。从价格分位数来看,天然橡胶在成本端的支撑力度强于合成橡胶。此外,天然橡胶市场正面临供应端产能大周期拐点,而原油价格则长期受制于供应端增产及需求端新能源替代的双重压制。

从需求端来看,与橡胶替换需求高度相关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依旧偏弱,房屋新开工数据直接拖累全钢胎替换需求表现。新车配套与出口方面,今年以来,抢出口效应及车市政策刺激已存在需求透支情况;边际层面,10月重卡销量增速较9月放缓,乘用车销量减速幅度预计更为显著。数据显示,10月重卡销量同比增长约40%,环比下降约12%;2025年1—10月,重卡累计销量同比增幅约22%。

总体而言,房地产市场弱势运行仍是核心压制因素,叠加出口与新车配套需求的前期透支,若无强力政策提振,需求端对胶价的拖累将持续。后期需重点关注供应旺季的产量释放情况,显性库存变化及重卡销量走势。(作者单位:华联期货)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亚洲天然橡胶生产国组织(ANRPC)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前3个季度全球天然橡胶累计产量预计增长2.3%,而消费量预计下降1.5%;国内方面,2025年前9个月天然橡胶产量同比增幅超7%,供需两端数据均指向当前市场供应相对充裕。

当前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价差已升至十年高位。若后续原油价格进一步下跌或顺丁橡胶毛利持续走低,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价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传统上,天然橡胶约70%的需求集中于轮胎生产领域,尤其是全钢胎对天然橡胶的性能均衡性要求更高。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原料来源及成本构成差异显著:前者源自橡胶树种植,人工成本占比偏高;后者依托石油化工产业链,价格波动既受原油行情影响,也与合成橡胶装置的产能利用率密切相关。

两者在供应端差异巨大,在需求端的差异也同样明显。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的数据,2020—2024年全球合成橡胶占整体橡胶消费的比例,除2022年降至51%外,其余年份均稳定在53%左右,这一数据印证了合成橡胶对天然橡胶的全面替代仍存在较大难度。

从替代特性来看,两者仅具备部分可替代性:在轮胎领域,若价格悬殊,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之间的替代调整空间较大。随着生产技术的迭代升级,这一替代弹性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在性能要求相对宽松的非轮胎领域,替代比例可能会更高。

我国合成橡胶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产量在全球天然橡胶产量中的占比快速攀升:按国家统计局口径已超60%,按IRSG统计标准约为30%。尽管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但均反映出我国合成橡胶产能与产量的快速增长,全球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升。

当前原油价格弱势运行,叠加国内合成橡胶产能扩张,导致合成橡胶价格承压,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价差已升至十年高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顺丁橡胶毛利并未同步跌至十年低位,其与原油的价格比值处于2009年以来的15%分位数附近,意味着极端情况下,仍存在下行空间。若后续原油价格进一步下跌或顺丁橡胶毛利持续走低,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的价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随着产量及进出口数据陆续公布,市场此前关于2024年天然橡胶减产的预期已被证伪。今年以来,隐性库存持续大量流入中国市场,数据层面进一步印证了供应宽松格局:2025年前10个月,我国天然橡胶及合成橡胶(含胶乳)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15%。

亚洲天然橡胶生产国组织(ANRPC)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前3个季度全球天然橡胶累计产量预计增长2.3%,而消费量预计下降1.5%;国内方面,2025年前9个月天然橡胶产量同比增幅超7%,供需两端数据均指向当前市场供应相对充裕。

今年天然橡胶主产区物候条件优于去年,未遭遇强台风、洪涝等破坏性灾害。胶水对杯胶的溢价处于近5年低位,数据层面印证当前供应端无明显压力。泰国原料杯胶价格已脱离去年3月至今年3月的高位震荡区间,虽自6月起缓慢回升,但当前加工厂利润仍处于较差水平。从价格分位数来看,天然橡胶在成本端的支撑力度强于合成橡胶。此外,天然橡胶市场正面临供应端产能大周期拐点,而原油价格则长期受制于供应端增产及需求端新能源替代的双重压制。

从需求端来看,与橡胶替换需求高度相关的国内房地产市场依旧偏弱,房屋新开工数据直接拖累全钢胎替换需求表现。新车配套与出口方面,今年以来,抢出口效应及车市政策刺激已存在需求透支情况;边际层面,10月重卡销量增速较9月放缓,乘用车销量减速幅度预计更为显著。数据显示,10月重卡销量同比增长约40%,环比下降约12%;2025年1—10月,重卡累计销量同比增幅约22%。

总体而言,房地产市场弱势运行仍是核心压制因素,叠加出口与新车配套需求的前期透支,若无强力政策提振,需求端对胶价的拖累将持续。后期需重点关注供应旺季的产量释放情况,显性库存变化及重卡销量走势。(作者单位:华联期货)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