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从未缺席的#流感季叒双又一次扑面而来了。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的流感季普遍启动的较早。我国流感活动自10月起就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哨点医院检测到的流感病例激增,有不少中小学出现了部分班级停课的情况。#甲流 一向是显眼的流感主力,不过每年的流行毒株倒是会有一些变化。
往年盛名在外的是甲型H1N1,而根据11月10日疾控发布会消息,今年的主力选手是甲型H3N2亚型,占今年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比例超95%。由于这个亚型近几年没有大规模流行,所以理论上来说人群免疫水平会相对低一些。预计今年国内流感的流行高峰会出现在12月中下旬到1月初这个时间段,在此也提请各位读者朋友们多多注意防护。
10月20日-26日流感样病例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规律性的流感侵袭之下,药物需求自然也在增长,甲流特效药赛道多次成为了生物医药板块的焦点。2025年更是被誉为国产流感创新药的元年,多款药物陆续获批上市。虽然市场容量不小,但在进口新一代药王表现强势和同业贴脸厮杀的格局之下,恐怕想实现理想的商业回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神药接力发威
流感在很多国家都是公共卫生负担沉重的主要流行病之一,全球每年流感病例高达近10亿例。从国内药物市场来看,目前上市的主要是三类,一类是以奥司他韦为代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第二类是玛巴洛沙韦等RNA聚合酶抑制剂,第三类是阿比多尔这样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的血凝素抑制剂。
其中奥司他韦一直算是顶流,占整体销售额比例最高时能超过八成。在我国甲流防治中,这款全世界应用最广的抗流感药物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在超过二十年的使用之下,有研究表明部分病毒株已体现出了一定耐药性。
而同样出自瑞士制药巨头罗氏的新一代进口流感药玛巴洛沙韦(商品名:速福达)凭借全病程只需要服用一次的特点接棒成为了抗甲流“神药”,虽然单片过百元的价格确实不低,不过凭借适用于儿童的干混悬剂新剂型和迅速跻身医保目录的动作,玛巴洛沙韦已经在2024年抗流感药物市场中抢下了超过10个点的份额,给前辈奥司他韦带来极大压力。
玛巴洛沙韦电商平台截图 来源:网络
所以国产甲流特效药物的上市,尤其是#创新药的快速上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是我国重点支持且近年成效显著的领域之一。今年七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磅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用足足十六条举措为中国创新药保驾护航。
而中国创新药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出海金额屡创新高,今年中国企业对外许可交易总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产品更是占了美国FDA批准的IND中的一半。甲流领域自然也成果不少,截止到去年3月份,中国药企的甲流特效药专利申请量已经排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研发管线丰富,靶点和作用机制多样。
二、班霸失标,梯队跟上
在一众布局了甲流特效药的中国药企中,#东阳光(600673)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早在2006年就获得罗氏授权的东阳光在2019年把磷酸奥司他韦首仿药成功推上市,当年就入账50多亿元。此后一直贡献了公司营收大头,2024年回落至25.80亿元但仍占50%以上(其中以颗粒剂为主)。但进入2025年后,东阳光的奥司他韦接连迎来挑战。先是6月中旬遭到浙江医保局基于价格投诉原因的暂停挂网,而近期公布的奥司他韦颗粒集采结果上,东阳光药又大跌行业眼镜,意外失标,这对于一家营收严重依赖单一品种的公司来说也许是致命的。
东阳光营收情况 来源:网络
#众生药业(002317)5月获批了一款全球首个PB2靶点流感创新药昂拉地韦片(商品名:安睿威),从临床研究来看,效果不输奥司他韦且具备低耐药等优势。11月,众生药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称昂拉地韦已经通过了医保目录的初步形式审查,且已开启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III期临床试验。这款药进入医保的预期还是比较强的,市场对其后续商业化表现也较为看好,公司近期股价强势。
#健康元(600380)的玛帕西沙韦胶囊(TG-1000)则已进入上市审评后期,这是一款号称和速福达一样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的新型抗流感药物。而#济川药业(600566)的玛硒洛沙韦片、科睿药业的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伊速达)等数款国产甲流特效药都在今年陆续获批上市。
三、陆续进入医保目录
从这些公司的动作可以看出,抗流感领域内已经涌现出来的的国产创新药在作用靶点、给药方式等方面还是很丰富的,有望凭借这些差异化的特点以及在耐药性方面的优势夺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结束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这两类产品长期垄断市场的局面。
支付端方面,长期先天不足的商业保险也终于成长到了一定规模,2024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2%至9,773亿元。而且参考其他创新药的成绩,甲流特效药的未来也肯定不局限于国内市场,像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都可以成为出海目的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国内医保市场。
国产甲流特效药肯定是有进入医保的意愿的,从2024年新纳入医保目录药品来看,超过30%是当年新获批的创新药,而约莫八成的创新药可以在上市后两年内进入医保目录,这个速度还是很快了。
不过纳入医保相应而来的就是价格的大幅降低,玛巴洛沙韦的干混悬剂剂型今年纳入目录后,从超400元一盒的零售端售价降到了222元。这是原药进口药,还是保有超然地位可以保持一定利润空间的,如果国产甲流药进入医保的话恐怕价格上还要再做一些考虑。目前伊速达和安睿威已通过今年国家医保目录形式审查,参考玛巴洛沙韦的情况,预计降价后在百元区间。再叠加国产药物的竞争压力,笔者认为降价幅度应会更高一些。
在多重因素共振之下,国产甲流特效药正在陆续结出硕果。但在朝上看有进口两代神药压制,朝下看多款国产仿制药和创新药陆续上市的格局下,恐怕能取得商业化成功的只能是少数人。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作者/星空下的卤煮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乌梅
从未缺席的#流感季叒双又一次扑面而来了。
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的流感季普遍启动的较早。我国流感活动自10月起就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哨点医院检测到的流感病例激增,有不少中小学出现了部分班级停课的情况。#甲流 一向是显眼的流感主力,不过每年的流行毒株倒是会有一些变化。
往年盛名在外的是甲型H1N1,而根据11月10日疾控发布会消息,今年的主力选手是甲型H3N2亚型,占今年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比例超95%。由于这个亚型近几年没有大规模流行,所以理论上来说人群免疫水平会相对低一些。预计今年国内流感的流行高峰会出现在12月中下旬到1月初这个时间段,在此也提请各位读者朋友们多多注意防护。
10月20日-26日流感样病例监测实验室检测结果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规律性的流感侵袭之下,药物需求自然也在增长,甲流特效药赛道多次成为了生物医药板块的焦点。2025年更是被誉为国产流感创新药的元年,多款药物陆续获批上市。虽然市场容量不小,但在进口新一代药王表现强势和同业贴脸厮杀的格局之下,恐怕想实现理想的商业回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神药接力发威
流感在很多国家都是公共卫生负担沉重的主要流行病之一,全球每年流感病例高达近10亿例。从国内药物市场来看,目前上市的主要是三类,一类是以奥司他韦为代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第二类是玛巴洛沙韦等RNA聚合酶抑制剂,第三类是阿比多尔这样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的血凝素抑制剂。
其中奥司他韦一直算是顶流,占整体销售额比例最高时能超过八成。在我国甲流防治中,这款全世界应用最广的抗流感药物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在超过二十年的使用之下,有研究表明部分病毒株已体现出了一定耐药性。
而同样出自瑞士制药巨头罗氏的新一代进口流感药玛巴洛沙韦(商品名:速福达)凭借全病程只需要服用一次的特点接棒成为了抗甲流“神药”,虽然单片过百元的价格确实不低,不过凭借适用于儿童的干混悬剂新剂型和迅速跻身医保目录的动作,玛巴洛沙韦已经在2024年抗流感药物市场中抢下了超过10个点的份额,给前辈奥司他韦带来极大压力。
玛巴洛沙韦电商平台截图 来源:网络
所以国产甲流特效药物的上市,尤其是#创新药的快速上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是我国重点支持且近年成效显著的领域之一。今年七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磅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用足足十六条举措为中国创新药保驾护航。
而中国创新药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出海金额屡创新高,今年中国企业对外许可交易总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产品更是占了美国FDA批准的IND中的一半。甲流领域自然也成果不少,截止到去年3月份,中国药企的甲流特效药专利申请量已经排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研发管线丰富,靶点和作用机制多样。
二、班霸失标,梯队跟上
在一众布局了甲流特效药的中国药企中,#东阳光(600673)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早在2006年就获得罗氏授权的东阳光在2019年把磷酸奥司他韦首仿药成功推上市,当年就入账50多亿元。此后一直贡献了公司营收大头,2024年回落至25.80亿元但仍占50%以上(其中以颗粒剂为主)。但进入2025年后,东阳光的奥司他韦接连迎来挑战。先是6月中旬遭到浙江医保局基于价格投诉原因的暂停挂网,而近期公布的奥司他韦颗粒集采结果上,东阳光药又大跌行业眼镜,意外失标,这对于一家营收严重依赖单一品种的公司来说也许是致命的。
东阳光营收情况 来源:网络
#众生药业(002317)5月获批了一款全球首个PB2靶点流感创新药昂拉地韦片(商品名:安睿威),从临床研究来看,效果不输奥司他韦且具备低耐药等优势。11月,众生药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称昂拉地韦已经通过了医保目录的初步形式审查,且已开启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III期临床试验。这款药进入医保的预期还是比较强的,市场对其后续商业化表现也较为看好,公司近期股价强势。
#健康元(600380)的玛帕西沙韦胶囊(TG-1000)则已进入上市审评后期,这是一款号称和速福达一样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的新型抗流感药物。而#济川药业(600566)的玛硒洛沙韦片、科睿药业的玛舒拉沙韦片(商品名:伊速达)等数款国产甲流特效药都在今年陆续获批上市。
三、陆续进入医保目录
从这些公司的动作可以看出,抗流感领域内已经涌现出来的的国产创新药在作用靶点、给药方式等方面还是很丰富的,有望凭借这些差异化的特点以及在耐药性方面的优势夺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结束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这两类产品长期垄断市场的局面。
支付端方面,长期先天不足的商业保险也终于成长到了一定规模,2024年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2%至9,773亿元。而且参考其他创新药的成绩,甲流特效药的未来也肯定不局限于国内市场,像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都可以成为出海目的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国内医保市场。
国产甲流特效药肯定是有进入医保的意愿的,从2024年新纳入医保目录药品来看,超过30%是当年新获批的创新药,而约莫八成的创新药可以在上市后两年内进入医保目录,这个速度还是很快了。
不过纳入医保相应而来的就是价格的大幅降低,玛巴洛沙韦的干混悬剂剂型今年纳入目录后,从超400元一盒的零售端售价降到了222元。这是原药进口药,还是保有超然地位可以保持一定利润空间的,如果国产甲流药进入医保的话恐怕价格上还要再做一些考虑。目前伊速达和安睿威已通过今年国家医保目录形式审查,参考玛巴洛沙韦的情况,预计降价后在百元区间。再叠加国产药物的竞争压力,笔者认为降价幅度应会更高一些。
在多重因素共振之下,国产甲流特效药正在陆续结出硕果。但在朝上看有进口两代神药压制,朝下看多款国产仿制药和创新药陆续上市的格局下,恐怕能取得商业化成功的只能是少数人。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