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行县域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银行界网

2天前

这一战略在县域业务中得到贯彻,通过“裕农快贷”“裕农贷”等特色产品体系,持续提升对县域民营经济、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在金融强国战略指引下,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成为夯实国民经济根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建行在县域金融领域有着深厚积淀,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国家持续推进县域振兴战略,各大银行纷纷加快县域市场布局,县域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农行奉行“县域为王”策略,县域存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达12.2万亿元;县域个人存款增量超万亿元,达8.8万亿元;县域贷款余额10.9万亿元,新增超万亿元,乡村产业、乡村建设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2.7万亿元、2.5万亿元,增速分别达22.8%、9.7%,分别高于全行平均水平14.4个、1.3个百分点。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建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县域业务的提质增效,已成为其服务国家战略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本文将从建行县域业务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剖析面临问题,最终提出个人建议,以期为建行县域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建行县域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贷款规模持续增长,业务布局不断优化

近年来,建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将县域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持续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县域贷款规模虽与农行存在差距,但已展现出建行在县域市场持续发力的决心。在贷款结构方面,建行不断优化信贷投向,精准对接县域经济重点领域。根据建行2025年发布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方案》,该行明确提出要“加大‘两重’‘两新’、基础设施、科技攻关等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力度”,并“推动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这一战略在县域业务中得到贯彻,通过“裕农快贷”“裕农贷”等特色产品体系,持续提升对县域民营经济、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二)服务模式持续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成效初显

建行在县域业务拓展中,注重服务模式创新与生态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圈链群”服务模式,将县域业务嵌入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生态,通过“脱核链贷”等创新产品,为不同产业场景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这种模式在支持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业务风险。

(三)科技赋能纵深推进,数字化经营能力提升

建行在县域业务中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在县域市场,建行依托“互联交易平台”等线上渠道,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的大宗商品套期保值服务,实现“价格+汇率”双重风险管理。在普惠金融领域,建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完善涉农客户信息档案,实现客户精准画像与风险识别,通过“惠懂你”APP等线上平台,为县域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有效降低融资门槛与交易成本。

二、建行县域业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产品与服务同质化问题突出

建行县域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产品与服务同质化,难以满足县域市场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一是建行与其他大型银行在县域市场提供的信贷产品趋同。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缺乏针对县域经济特点的差异化产品设计,在产品定价灵活性方面存在不足。

二是建行县域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精准度仍有提升空间。学术研究表明,建行部分基层网点存在“客户结构两极分化”问题,未能有效服务县域中型客户群体。这意味着建行在县域市场中,可能过度聚焦于头部优质客户或仅限于完成普惠金融硬性指标,未能充分挖掘县域市场的多层次客户价值。

三是建行县域业务与当地产业特色的结合不够紧密。多数县域分支机构仍沿用总行标准化产品体系,缺乏基于当地产业特点的本土化改造。这种“一刀切”的服务模式难以精准匹配不同县域的差异化需求,制约了业务纵深发展。

(二)风险管控压力持续加大

县域业务天然具有风险分散难、管理成本高的特点,建行在此领域面临严峻的风险管控挑战。

一是信息不对称。县域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建行基层网点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明显压力,耗费大量人力资源。

二是资金流向监控难。建行在县域业务风险管控中存有薄弱环节,县域客户往往将信贷资金挪用于非生产经营领域,加剧了业务风险。

三是客户抗风险能力弱。相较于城市客户,县域客户更易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影响,这使得建行县域业务资产质量面临持续压力。

(三)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随着各大银行加速下沉服务重心,县域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建行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竞争压力。

一是县域认知存在劣势。在县域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客户基础方面,建行相较于农行仍有一定差距。农行县域存款占到总存款的50%以上。县域居民为何存款稳定?是因为,城里工资到手没多久就花出去,买房买车搞投资,基本所剩无几。反倒是县域,存钱当家,是自家小金库,一来存款稳定,二来利率不用卷的那么高,银行省下心思,客户还踏实。 

二是网点分布存在劣势。建行县域网点与人员在数量上与农行均存在一定差距。农行县域网点提升到56.6%,一来接近客户,运营成本比同业低;二来钱存得更省心,能接受的利率也更低。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农行县域存款付息率仅1.35%,远低于金融同业平均付息率。

(四)人才与科技支撑存在短板

一是人才与科技支撑相对不足。在人才方面,建行县域分支机构普遍面临专业人才流失与能力结构单一的双重挑战。具备产业知识、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等复合型背景的人才往往倾向于留在上级行,导致县域分支机构人才储备不足,难以开展深入的行业研究和客户经营,使得县域业务难以实现规模化、精准化拓展。

1/312 3 下一页 尾页

这一战略在县域业务中得到贯彻,通过“裕农快贷”“裕农贷”等特色产品体系,持续提升对县域民营经济、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在金融强国战略指引下,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经济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成为夯实国民经济根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建行在县域金融领域有着深厚积淀,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国家持续推进县域振兴战略,各大银行纷纷加快县域市场布局,县域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农行奉行“县域为王”策略,县域存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达12.2万亿元;县域个人存款增量超万亿元,达8.8万亿元;县域贷款余额10.9万亿元,新增超万亿元,乡村产业、乡村建设领域贷款余额分别为2.7万亿元、2.5万亿元,增速分别达22.8%、9.7%,分别高于全行平均水平14.4个、1.3个百分点。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建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县域业务的提质增效,已成为其服务国家战略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本文将从建行县域业务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剖析面临问题,最终提出个人建议,以期为建行县域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建行县域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贷款规模持续增长,业务布局不断优化

近年来,建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将县域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持续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县域贷款规模虽与农行存在差距,但已展现出建行在县域市场持续发力的决心。在贷款结构方面,建行不断优化信贷投向,精准对接县域经济重点领域。根据建行2025年发布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方案》,该行明确提出要“加大‘两重’‘两新’、基础设施、科技攻关等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力度”,并“推动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这一战略在县域业务中得到贯彻,通过“裕农快贷”“裕农贷”等特色产品体系,持续提升对县域民营经济、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二)服务模式持续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成效初显

建行在县域业务拓展中,注重服务模式创新与生态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圈链群”服务模式,将县域业务嵌入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生态,通过“脱核链贷”等创新产品,为不同产业场景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这种模式在支持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业务风险。

(三)科技赋能纵深推进,数字化经营能力提升

建行在县域业务中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以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在县域市场,建行依托“互联交易平台”等线上渠道,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线上化、智能化的大宗商品套期保值服务,实现“价格+汇率”双重风险管理。在普惠金融领域,建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完善涉农客户信息档案,实现客户精准画像与风险识别,通过“惠懂你”APP等线上平台,为县域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有效降低融资门槛与交易成本。

二、建行县域业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产品与服务同质化问题突出

建行县域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产品与服务同质化,难以满足县域市场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一是建行与其他大型银行在县域市场提供的信贷产品趋同。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缺乏针对县域经济特点的差异化产品设计,在产品定价灵活性方面存在不足。

二是建行县域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精准度仍有提升空间。学术研究表明,建行部分基层网点存在“客户结构两极分化”问题,未能有效服务县域中型客户群体。这意味着建行在县域市场中,可能过度聚焦于头部优质客户或仅限于完成普惠金融硬性指标,未能充分挖掘县域市场的多层次客户价值。

三是建行县域业务与当地产业特色的结合不够紧密。多数县域分支机构仍沿用总行标准化产品体系,缺乏基于当地产业特点的本土化改造。这种“一刀切”的服务模式难以精准匹配不同县域的差异化需求,制约了业务纵深发展。

(二)风险管控压力持续加大

县域业务天然具有风险分散难、管理成本高的特点,建行在此领域面临严峻的风险管控挑战。

一是信息不对称。县域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建行基层网点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明显压力,耗费大量人力资源。

二是资金流向监控难。建行在县域业务风险管控中存有薄弱环节,县域客户往往将信贷资金挪用于非生产经营领域,加剧了业务风险。

三是客户抗风险能力弱。相较于城市客户,县域客户更易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影响,这使得建行县域业务资产质量面临持续压力。

(三)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随着各大银行加速下沉服务重心,县域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建行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竞争压力。

一是县域认知存在劣势。在县域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客户基础方面,建行相较于农行仍有一定差距。农行县域存款占到总存款的50%以上。县域居民为何存款稳定?是因为,城里工资到手没多久就花出去,买房买车搞投资,基本所剩无几。反倒是县域,存钱当家,是自家小金库,一来存款稳定,二来利率不用卷的那么高,银行省下心思,客户还踏实。 

二是网点分布存在劣势。建行县域网点与人员在数量上与农行均存在一定差距。农行县域网点提升到56.6%,一来接近客户,运营成本比同业低;二来钱存得更省心,能接受的利率也更低。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农行县域存款付息率仅1.35%,远低于金融同业平均付息率。

(四)人才与科技支撑存在短板

一是人才与科技支撑相对不足。在人才方面,建行县域分支机构普遍面临专业人才流失与能力结构单一的双重挑战。具备产业知识、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等复合型背景的人才往往倾向于留在上级行,导致县域分支机构人才储备不足,难以开展深入的行业研究和客户经营,使得县域业务难以实现规模化、精准化拓展。

1/312 3 下一页 尾页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