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19日电(记者 王淑娟)科创助力贷、科创履约贷、新质贷……为了更好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上海银行业的科创专项信贷产品创新清单还在不断拉长。在近期举行的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闵行紫竹高新园区专场活动上,记者获悉,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经越来越多成为上海科技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促进专利资源价值最大化,上海针对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还推出了相应的贴息政策。
针对轻资产型科技企业的融资痛点,近两年来,上海持续强化知识产权金融赋能。2024年4月,《上海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2024年,上海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项目达2223笔,规模共计3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3%和40.6%。
上海紫竹高新区是一座“百亿园区”,连续三年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目前,紫竹高新区内有百名院士、千名教授、近15万名科技从业人员及在校学生集聚,形成了上海活力的知识创新群落。这里不仅汇聚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更是科研创新的热土。
上海紫竹小苗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海忠在金洽会“园区行”活动上介绍,经过20多年的深耕,紫竹高新区已形成信息软件、智能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培育了10家上市公司、9家独角兽企业、5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矩阵持续壮大。
“在科技金融领域,我们构建了‘平台+服务+生态’的普惠金融模式,也打造了从孵化器到产业基金的全周期支持体系。”杨海忠表示,以紫竹小苗基金为例,成立10年以来专注投早、投小、投科技,累计已投资了140多家企业,带动了社会资本超过百亿元。同时,紫竹高新区打造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智能匹配和线下智能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已累计助力企业获得30多亿元信贷融资支持和300多亿元股权融资的支持。
“未来,紫竹高新区将持续深化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激活基金矩阵与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联动效应,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杨海忠说。
金洽会“园区行”为金融和科技企业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徐铮镕介绍,目前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已在上海建立了覆盖16个市辖区的普惠金融顾问服务枢纽,与各区设立的融资服务中心相结合,帮助企业能够在所在区有线下的阵地,可以便捷地对接金融顾问。“我们已经有44家金融机构、512名普惠金融顾问备案成为顾问团,他们就像是金融业务的‘主任医师’,目前备案的金融顾问都是各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行长级别,我们希望通过高层级的专家顾问,给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建议。”
在活动上,来自中国银行、太保财险、申万宏源证券的普惠金融顾问与企业代表展开交流并提供专业解答:针对初期科技型企业,可结合个人保证的方式获取信用贷款,还可通过已有技术或成果来申请科创类企业标签,强化科技属性,有助于对接科创专项信贷产品;建议企业主在经营发展中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合理运用保险工具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科技型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过程中搭建“资金保护垫”,有效降低研发不确定性给企业财务带来的压力。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上海11月19日电(记者 王淑娟)科创助力贷、科创履约贷、新质贷……为了更好满足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上海银行业的科创专项信贷产品创新清单还在不断拉长。在近期举行的第十九届金洽会“园区行”闵行紫竹高新园区专场活动上,记者获悉,目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经越来越多成为上海科技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促进专利资源价值最大化,上海针对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还推出了相应的贴息政策。
针对轻资产型科技企业的融资痛点,近两年来,上海持续强化知识产权金融赋能。2024年4月,《上海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印发。2024年,上海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项目达2223笔,规模共计3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3%和40.6%。
上海紫竹高新区是一座“百亿园区”,连续三年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目前,紫竹高新区内有百名院士、千名教授、近15万名科技从业人员及在校学生集聚,形成了上海活力的知识创新群落。这里不仅汇聚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更是科研创新的热土。
上海紫竹小苗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海忠在金洽会“园区行”活动上介绍,经过20多年的深耕,紫竹高新区已形成信息软件、智能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培育了10家上市公司、9家独角兽企业、5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矩阵持续壮大。
“在科技金融领域,我们构建了‘平台+服务+生态’的普惠金融模式,也打造了从孵化器到产业基金的全周期支持体系。”杨海忠表示,以紫竹小苗基金为例,成立10年以来专注投早、投小、投科技,累计已投资了140多家企业,带动了社会资本超过百亿元。同时,紫竹高新区打造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智能匹配和线下智能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已累计助力企业获得30多亿元信贷融资支持和300多亿元股权融资的支持。
“未来,紫竹高新区将持续深化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激活基金矩阵与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联动效应,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杨海忠说。
金洽会“园区行”为金融和科技企业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徐铮镕介绍,目前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已在上海建立了覆盖16个市辖区的普惠金融顾问服务枢纽,与各区设立的融资服务中心相结合,帮助企业能够在所在区有线下的阵地,可以便捷地对接金融顾问。“我们已经有44家金融机构、512名普惠金融顾问备案成为顾问团,他们就像是金融业务的‘主任医师’,目前备案的金融顾问都是各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行长级别,我们希望通过高层级的专家顾问,给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建议。”
在活动上,来自中国银行、太保财险、申万宏源证券的普惠金融顾问与企业代表展开交流并提供专业解答:针对初期科技型企业,可结合个人保证的方式获取信用贷款,还可通过已有技术或成果来申请科创类企业标签,强化科技属性,有助于对接科创专项信贷产品;建议企业主在经营发展中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合理运用保险工具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科技型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过程中搭建“资金保护垫”,有效降低研发不确定性给企业财务带来的压力。
编辑:李一帆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