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章涟漪编辑 | 邱锴俊
“AI内化,让智能成为生产力”。
在创始人李彦宏于百度世界2025大会上喊出这句话的六天后,11月18日,百度用一份三季度财报,为这句话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在这份财报上,百度首次披露了AI业务收入。其中,智能云基础设施,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
三大类别合计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逾50%,成为百度在传统业务承压时期的增长引擎。
01
萝卜快跑驶入商业化快车道
作为AI战略的发力点之一,此次财报更新了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业务的最新进展。
2025年第三季度,萝卜快跑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达310万,同比增长212%,相较二季度的148%增速持续加速。截至11月,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覆盖全球22座城市,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了1.4亿公里,自动驾驶的总里程超过2.4亿公里。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
在财报会上,李彦宏介绍,始于2013年的百度自动驾驶业务至今已走过13个年头,今年前三季度的订单量,是国内最接近我们的竞争对手的15倍之多,所有服务均实现全程无安全员驾驶。
在他看来,规模优势是百度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保持领先的关键。“我们在运营中遇到了众多行业内罕见的特殊场景,通过这些场景数据训练模型,让自动驾驶系统持续优化升级。目前,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已在中国和美国迎来发展临界点。越来越多用户体验过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并在社交平台给予积极反馈,这将推动相关监管政策进一步放宽”。
下一步,萝卜快跑将持续推进国内外业务规模化拓展。一方面增加现有运营城市的投放车辆,另一方面持续开拓新城市,积累更多无安全员自动驾驶里程,并基于路测数据迭代优化技术。同时,将通过技术创新与运营效率提升,不断降低单位里程成本。
“目前已有少数城市的该业务实现正向单位经济效益,预计明年将有更多城市达成这一目标。”李彦宏称,百度采用灵活的商业模式,一旦市场监管条件成熟,可快速切入新市场。截至10月,阿波罗自动驾驶出租车已进入全球22座城市,在欧洲、中东地区及中国香港市场均取得重大进展。
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百度萝卜快跑出海速度正在加快。
今年7月,与全球出行平台Uber合作,剑指北美及以外市场。
8月,携手全球出行平台Lyft,计划明年落地英国、德国,并在欧洲市场部署数千台无人驾驶汽车。
9月,在迪拜获得001号测试许可,建立中东首支规模化测试车队。
10月,与瑞士邮政旗下的邮政巴士达成战略合作,将推出“AmiGo”服务,于2025年12月在瑞士东部启动初步车队测试,并最晚于2027年第一季度实现常规化、完全无人驾驶运营。
11月,在阿布扎比获得首批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许可,并与阿联酋无人驾驶出行公司AutoGo扩大合作,建成当地最大规模的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车队。
……
谈及2026年,李彦宏总结道:百度Robotaxi业务将更聚焦三大增长方向:进一步扩大订单规模与运营城市覆盖范围、加速全球市场扩张、推广创新商业模式。“我们坚信,阿波罗自动驾驶出租车具备持续全球化拓展的能力,未来终将实现长期盈利”。
02
AI进入"价值实现年”
在10月一次内部演讲中,李彦宏聊的主题便是《内化AI能力》。
彼时他提到,进入2025年后, 整个AI行业重点变为了价值实现,更多公司开始审视AI如何改造原有业务流程,而百度不仅要于内应用AI能力,还要赋能外部客户,他明确二者“同样重要”。
如今这一思考有了进一步成果。
“第三季度,我们全方位展示了AI为业务带来的变革性价值”。不止萝卜快跑,据李彦宏透露,AI云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智能体和数字人等AI原生商业化产品带来快速的收入增长,未来将继续开拓人工智能创新,巩固百度在AI时代地位。
具体来看,AI云基础设施收入达4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28%。
AI应用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该板块涵盖百度文库、百度网盘、数字员工等多款产品,大部分采用订阅模式。
AI原生营销服务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包含智能体和数字人等。
对于AI业务后续前景,百度CFO何海杰称,AI云的差异化技术优势将助力获取长期稳定的营收,且随着设施利用率提升,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改善;AI应用产品大多采用按月付费的订阅制模式,能带来高质量的营收与丰厚的利润;AI原生营销服务通过提升用户参与度、优化互动模式并提高投资回报率,人工智能正推动百度广告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行业较早布局AI者,早在2013年,百度便正式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将AI从学术圈拉进产业界。
2015年,百度启动无人驾驶“阿波罗计划”,成为中国第一家大规模投入L4级自动驾驶研发的企业。
2018年,百度宣布推出云端全功能AI芯片“百度昆仑”,为AI发展打造底座。截至目前,昆仑芯已累计完成数万卡部署。其全新一代昆仑芯包括两款产品,M100针对大规模推理场景优化,预计2026年初上市;M300则面向超大规模多模态训练与推理,计划于2027年初推出。同时,天池256超节点与天池512超节点将于明年正式上市,单个天池512超节点就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
2019年,百度文心大模型1.0出世……
李彦宏曾说,“百度改变AI,也希望AI能改变百度。”
似乎,正成为现实。
03
核心业务面临一定压力
AI业务增长的背后,百度传统业务处于承压时期。
从整体财务数据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百度总营收达312亿元,同比下降7%;作为核心业务板块,百度核心营收为247亿元,同比同样下降7%,核心业务短期面临一定压力。
具体细分核心业务营收,在线营销营收153亿元,同比下降18%,延续了此前的下滑趋势;非在线营销营收93亿元,同比增长21%,这一增长主要由百度智能云业务推动。
成本与费用端,营收成本为183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因百度智能云相关成本及内容成本增加;销售、general及管理费用66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源于预期信用损失及渠道支出增加;研发费用52亿元,同比下降3%。
利润表现上,归属百度的净利润为亏损112.32亿元,上年同期则为盈利76.32亿元;百度核心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111亿元,核心净亏损率45%。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38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百度核心业务的净利润为38亿元,净利润率为16%。
报表中还提到,长期资产减值162亿元,主要归因于核心资产组的减值损失。
谈及资产减值,何海杰回应称,百度正全力加大对AI技术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对现有基础设施资产进行了全面评估。部分资产已无法满足当前的计算效率要求,因此我们主动计提了资产减值。此次一次性减值后,公司资产结构将更趋优化,能更好地适配高端AI需求及高价值应用场景。
现金流方面则还算充裕。截至2025年9月30日,百度现金及投资储备为2964亿元。
针对明年的资本开支,何海杰表示,将维持高额投入。例如,自文心大模型推出以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累计投入已超1000亿元。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
“随着人工智能业务规模扩大,我们有望发挥规模效应。”何海杰进一步解释,具体将通过三方面实现:一是减值后资产结构更精简高效;二是理性投资,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三是通过在内部产品间动态分配算力等方式,提高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利用率。
在何海杰看来,第三季度是利润率的阶段性低点,明年随着上述措施逐步落地,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的营业利润和利润率有望得到改善。
-END-
原文标题 : 百度Q3营收312亿,AI增长缓解传统业务压力
作者 | 章涟漪编辑 | 邱锴俊
“AI内化,让智能成为生产力”。
在创始人李彦宏于百度世界2025大会上喊出这句话的六天后,11月18日,百度用一份三季度财报,为这句话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在这份财报上,百度首次披露了AI业务收入。其中,智能云基础设施,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
三大类别合计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逾50%,成为百度在传统业务承压时期的增长引擎。
01
萝卜快跑驶入商业化快车道
作为AI战略的发力点之一,此次财报更新了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业务的最新进展。
2025年第三季度,萝卜快跑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达310万,同比增长212%,相较二季度的148%增速持续加速。截至11月,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覆盖全球22座城市,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了1.4亿公里,自动驾驶的总里程超过2.4亿公里。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
在财报会上,李彦宏介绍,始于2013年的百度自动驾驶业务至今已走过13个年头,今年前三季度的订单量,是国内最接近我们的竞争对手的15倍之多,所有服务均实现全程无安全员驾驶。
在他看来,规模优势是百度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域保持领先的关键。“我们在运营中遇到了众多行业内罕见的特殊场景,通过这些场景数据训练模型,让自动驾驶系统持续优化升级。目前,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已在中国和美国迎来发展临界点。越来越多用户体验过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并在社交平台给予积极反馈,这将推动相关监管政策进一步放宽”。
下一步,萝卜快跑将持续推进国内外业务规模化拓展。一方面增加现有运营城市的投放车辆,另一方面持续开拓新城市,积累更多无安全员自动驾驶里程,并基于路测数据迭代优化技术。同时,将通过技术创新与运营效率提升,不断降低单位里程成本。
“目前已有少数城市的该业务实现正向单位经济效益,预计明年将有更多城市达成这一目标。”李彦宏称,百度采用灵活的商业模式,一旦市场监管条件成熟,可快速切入新市场。截至10月,阿波罗自动驾驶出租车已进入全球22座城市,在欧洲、中东地区及中国香港市场均取得重大进展。
特别是今年下半年以来,百度萝卜快跑出海速度正在加快。
今年7月,与全球出行平台Uber合作,剑指北美及以外市场。
8月,携手全球出行平台Lyft,计划明年落地英国、德国,并在欧洲市场部署数千台无人驾驶汽车。
9月,在迪拜获得001号测试许可,建立中东首支规模化测试车队。
10月,与瑞士邮政旗下的邮政巴士达成战略合作,将推出“AmiGo”服务,于2025年12月在瑞士东部启动初步车队测试,并最晚于2027年第一季度实现常规化、完全无人驾驶运营。
11月,在阿布扎比获得首批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许可,并与阿联酋无人驾驶出行公司AutoGo扩大合作,建成当地最大规模的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车队。
……
谈及2026年,李彦宏总结道:百度Robotaxi业务将更聚焦三大增长方向:进一步扩大订单规模与运营城市覆盖范围、加速全球市场扩张、推广创新商业模式。“我们坚信,阿波罗自动驾驶出租车具备持续全球化拓展的能力,未来终将实现长期盈利”。
02
AI进入"价值实现年”
在10月一次内部演讲中,李彦宏聊的主题便是《内化AI能力》。
彼时他提到,进入2025年后, 整个AI行业重点变为了价值实现,更多公司开始审视AI如何改造原有业务流程,而百度不仅要于内应用AI能力,还要赋能外部客户,他明确二者“同样重要”。
如今这一思考有了进一步成果。
“第三季度,我们全方位展示了AI为业务带来的变革性价值”。不止萝卜快跑,据李彦宏透露,AI云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智能体和数字人等AI原生商业化产品带来快速的收入增长,未来将继续开拓人工智能创新,巩固百度在AI时代地位。
具体来看,AI云基础设施收入达4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28%。
AI应用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该板块涵盖百度文库、百度网盘、数字员工等多款产品,大部分采用订阅模式。
AI原生营销服务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包含智能体和数字人等。
对于AI业务后续前景,百度CFO何海杰称,AI云的差异化技术优势将助力获取长期稳定的营收,且随着设施利用率提升,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改善;AI应用产品大多采用按月付费的订阅制模式,能带来高质量的营收与丰厚的利润;AI原生营销服务通过提升用户参与度、优化互动模式并提高投资回报率,人工智能正推动百度广告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行业较早布局AI者,早在2013年,百度便正式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将AI从学术圈拉进产业界。
2015年,百度启动无人驾驶“阿波罗计划”,成为中国第一家大规模投入L4级自动驾驶研发的企业。
2018年,百度宣布推出云端全功能AI芯片“百度昆仑”,为AI发展打造底座。截至目前,昆仑芯已累计完成数万卡部署。其全新一代昆仑芯包括两款产品,M100针对大规模推理场景优化,预计2026年初上市;M300则面向超大规模多模态训练与推理,计划于2027年初推出。同时,天池256超节点与天池512超节点将于明年正式上市,单个天池512超节点就能完成万亿参数模型训练。
2019年,百度文心大模型1.0出世……
李彦宏曾说,“百度改变AI,也希望AI能改变百度。”
似乎,正成为现实。
03
核心业务面临一定压力
AI业务增长的背后,百度传统业务处于承压时期。
从整体财务数据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百度总营收达312亿元,同比下降7%;作为核心业务板块,百度核心营收为247亿元,同比同样下降7%,核心业务短期面临一定压力。
具体细分核心业务营收,在线营销营收153亿元,同比下降18%,延续了此前的下滑趋势;非在线营销营收93亿元,同比增长21%,这一增长主要由百度智能云业务推动。
成本与费用端,营收成本为183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因百度智能云相关成本及内容成本增加;销售、general及管理费用66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源于预期信用损失及渠道支出增加;研发费用52亿元,同比下降3%。
利润表现上,归属百度的净利润为亏损112.32亿元,上年同期则为盈利76.32亿元;百度核心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111亿元,核心净亏损率45%。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为38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百度核心业务的净利润为38亿元,净利润率为16%。
报表中还提到,长期资产减值162亿元,主要归因于核心资产组的减值损失。
谈及资产减值,何海杰回应称,百度正全力加大对AI技术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对现有基础设施资产进行了全面评估。部分资产已无法满足当前的计算效率要求,因此我们主动计提了资产减值。此次一次性减值后,公司资产结构将更趋优化,能更好地适配高端AI需求及高价值应用场景。
现金流方面则还算充裕。截至2025年9月30日,百度现金及投资储备为2964亿元。
针对明年的资本开支,何海杰表示,将维持高额投入。例如,自文心大模型推出以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累计投入已超1000亿元。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
“随着人工智能业务规模扩大,我们有望发挥规模效应。”何海杰进一步解释,具体将通过三方面实现:一是减值后资产结构更精简高效;二是理性投资,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三是通过在内部产品间动态分配算力等方式,提高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利用率。
在何海杰看来,第三季度是利润率的阶段性低点,明年随着上述措施逐步落地,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的营业利润和利润率有望得到改善。
-END-
原文标题 : 百度Q3营收312亿,AI增长缓解传统业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