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又跌回5字头了!生猪的真实情况藏不住了!

市场资讯

2周前

以当前的亏损情况,一些成本控制不是很好的猪企已经很吃力了。

(来源:新农观)

来源:新农观

生猪价格刚刚费劲巴拉的在6元冒了个头,真的也就是刚冒了个头,马上又掉下6元了,均价再次回到了5字头。

猪价怎么又跌了呢?

我想先说两个问题:

第一个,最近标肥价差开始缩窄,或者直白一点,就是大猪降价了。

大猪为啥降价了呢?

第二个问题:不是说11月份猪企出栏环比下降吗?既然下降了为啥猪价还跌了呢?

弄明白这两个问题,我觉得也就基本能搞明白猪价为啥跌了,并且也基本能搞明白后续猪价会怎么走。

先说第一个,大猪为啥降价了?

之前我们分析过,说只要胡萝卜还在,那么猪价就有上涨的动力。

其中一个胡萝卜就是标肥价差,或者说只要标肥价差存在,并且利润合得上,那肯定依然会有人冒险二次育肥。

别说什么供大于求,产能庞大,只要眼前有利,还是有人愿意搏上一搏的。

但我们之前也分析过,自从上一波二次育肥积极入场以后,再入场的积极性就不大了。

为啥呢?

一是虽然猪价又跌破6元/斤了,但是再跌破前低的概率不太大,也就是说抄底的机会不大了,谁会在高位进场啊。

二是消费预期越来越弱。

当然我说的是消费并不是指四季度猪肉消费的整体水平,我相信应该也没人会赌这个吧,因为这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了,这两年猪肉消费一直就这个样,没有迹象表明今年猪肉消费就会猛增。

养殖户看的更多的是腌腊、灌肠这种集中消费,短时间消费集中在一块儿才会形成效应。

但是现在这个预期已经在走弱了。

首先是因为大家的钱袋子实在有限,虽然说今年猪肉便宜,但钱包的钱就那么多,总不能都拿来吃猪肉吧。

其次是替代也多,像禽肉、禽蛋都不贵,还是那句话,钱消费给了禽肉,那再消费给猪肉的自然就少了。

第三是今年这个春节挺晚,2月中旬才到春节,意味腌腊也好,灌肠也好,时间很充足,那就没必要非那么着急扎堆消费。

这么一来,这个消费很可能就不那么集中了,而一旦不集中,这效应也要大打折扣。

四就是最近部分地区生猪疫病又有抬头的迹象了。

虽然说这个疫病年年都会有,但基本规模不大,但是具体对养殖户来说,这个风险要么是0,要么就是100%。

所以现在是消费预期变弱,然后风险还增加了,压栏的心态肯定就要动摇,大猪出栏增多,价格自然就跌了。

第二个问题,11月出栏预期下降,为啥猪价还在跌呢?

可能有人会说下降是整体下降,但每个阶段不一样,比如前期出栏增加,后期出栏减少。

以当前的猪价,除个别成本控制得好的以外,大部分都是亏损的,谁会越亏越卖呢?

而事实上,以当前的亏损情况,一些成本控制不是很好的猪企已经很吃力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纳闷,这也没亏多久啊,怎么就挺不住了呢?

因为上一轮的扫射力度太大了,没倒下也是伤筋动骨了,这又来一波当然也就挺不了多久。

而且据说已经有开始超卖的了,所以有时候不是想挺就能挺得住的。

这也就意味着,生猪的去产能开始加速了。

虽然之前的几个月里去化程度不咋样,但是随着亏损的持续,后续去化的速度就会提上来。

但是产能去化是利好于远期的生猪市场,眼前的供应是早在之前就注定的了,除非是出现大病,或者大家突然猛吃猪肉,否则这供应量很难消化得动。

所以四季度虽然说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但在供需格局以及情绪回落的主导下,四季度生猪价格也难有太大的看点,在6元区晃荡是大概率事件。

以当前的亏损情况,一些成本控制不是很好的猪企已经很吃力了。

(来源:新农观)

来源:新农观

生猪价格刚刚费劲巴拉的在6元冒了个头,真的也就是刚冒了个头,马上又掉下6元了,均价再次回到了5字头。

猪价怎么又跌了呢?

我想先说两个问题:

第一个,最近标肥价差开始缩窄,或者直白一点,就是大猪降价了。

大猪为啥降价了呢?

第二个问题:不是说11月份猪企出栏环比下降吗?既然下降了为啥猪价还跌了呢?

弄明白这两个问题,我觉得也就基本能搞明白猪价为啥跌了,并且也基本能搞明白后续猪价会怎么走。

先说第一个,大猪为啥降价了?

之前我们分析过,说只要胡萝卜还在,那么猪价就有上涨的动力。

其中一个胡萝卜就是标肥价差,或者说只要标肥价差存在,并且利润合得上,那肯定依然会有人冒险二次育肥。

别说什么供大于求,产能庞大,只要眼前有利,还是有人愿意搏上一搏的。

但我们之前也分析过,自从上一波二次育肥积极入场以后,再入场的积极性就不大了。

为啥呢?

一是虽然猪价又跌破6元/斤了,但是再跌破前低的概率不太大,也就是说抄底的机会不大了,谁会在高位进场啊。

二是消费预期越来越弱。

当然我说的是消费并不是指四季度猪肉消费的整体水平,我相信应该也没人会赌这个吧,因为这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了,这两年猪肉消费一直就这个样,没有迹象表明今年猪肉消费就会猛增。

养殖户看的更多的是腌腊、灌肠这种集中消费,短时间消费集中在一块儿才会形成效应。

但是现在这个预期已经在走弱了。

首先是因为大家的钱袋子实在有限,虽然说今年猪肉便宜,但钱包的钱就那么多,总不能都拿来吃猪肉吧。

其次是替代也多,像禽肉、禽蛋都不贵,还是那句话,钱消费给了禽肉,那再消费给猪肉的自然就少了。

第三是今年这个春节挺晚,2月中旬才到春节,意味腌腊也好,灌肠也好,时间很充足,那就没必要非那么着急扎堆消费。

这么一来,这个消费很可能就不那么集中了,而一旦不集中,这效应也要大打折扣。

四就是最近部分地区生猪疫病又有抬头的迹象了。

虽然说这个疫病年年都会有,但基本规模不大,但是具体对养殖户来说,这个风险要么是0,要么就是100%。

所以现在是消费预期变弱,然后风险还增加了,压栏的心态肯定就要动摇,大猪出栏增多,价格自然就跌了。

第二个问题,11月出栏预期下降,为啥猪价还在跌呢?

可能有人会说下降是整体下降,但每个阶段不一样,比如前期出栏增加,后期出栏减少。

以当前的猪价,除个别成本控制得好的以外,大部分都是亏损的,谁会越亏越卖呢?

而事实上,以当前的亏损情况,一些成本控制不是很好的猪企已经很吃力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纳闷,这也没亏多久啊,怎么就挺不住了呢?

因为上一轮的扫射力度太大了,没倒下也是伤筋动骨了,这又来一波当然也就挺不了多久。

而且据说已经有开始超卖的了,所以有时候不是想挺就能挺得住的。

这也就意味着,生猪的去产能开始加速了。

虽然之前的几个月里去化程度不咋样,但是随着亏损的持续,后续去化的速度就会提上来。

但是产能去化是利好于远期的生猪市场,眼前的供应是早在之前就注定的了,除非是出现大病,或者大家突然猛吃猪肉,否则这供应量很难消化得动。

所以四季度虽然说是猪肉消费的旺季,但在供需格局以及情绪回落的主导下,四季度生猪价格也难有太大的看点,在6元区晃荡是大概率事件。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