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行晓艺
11月12日举行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共签约项目180个,总金额达861.3亿元,涵盖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关键领域。
签约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次签约呈现出哪些特点,又有什么新趋势?
看体量:
超50家企业落户,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
综观此次签约,第一大特点是实现了龙头引领与投资体量的双重突破。数据显示,本次签约中,有来自动力电池、储能、光伏等领域超50家龙头企业落户宜宾,涵盖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与瞪羚企业。尤以鹏程无限、浙江软控等为代表的高能级主体集中布局。在投资体量上,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签约金额占总金额近50%。
从具体合作内容看,技术创新与链条延伸协同并进。签约项目贯通原材料、电池电芯、核心零部件,并延伸至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的全产业链。例如,新石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中心项目的落地,丰富了宜宾的无人驾驶应用场景。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副局长汪宁介绍,该项目将建设L4级无人驾驶车辆及运力平台,打造“智慧平台+智能车辆+智造产线”为核心的川南智能网联无人车产业生态,推动宜宾成为西南区域智慧物流与数字化服务新高地。
所有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突破9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在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同时,推动新能源产业人才加速向宜宾集聚。
作为四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主要承载地,2023年、2024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均超千亿。截至目前,宜宾已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看重点:
新型储能成“香饽饽”,16个项目签约落地
在大会上,不少与会嘉宾表示,当前,动力电池产业迎来一个更广阔、更系统的增长时代。在此背景下,储能领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新型储能将是重要角色之一。”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毅认为,要加强长时储能、构网型储能、混合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应用。
宜宾早已捕捉到这一趋势。此次签约落地新型储能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66.3亿元。
其中,深圳鹏程无限27GWh储能电芯产线项目引人注目。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落户叙州区。“这是园区首个储能电芯项目,补齐了新型储能的核心产业链。”宜宾储能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圳鹏程无限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储能领域发展迅猛。该公司主力产品314Ah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芯极具竞争力。该电芯的循环寿命达12000次、且能实现15年低衰减。这一性能可大幅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周期,降低储能项目的替换成本。
前沿技术突破同样是此次项目引进的重点。此次引进的深安锂能半固态电芯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1GWh高比能电池生产线。二期建设4GWh半固态电芯生产线。
深安锂能是北京理工大学产学研孵化的科技创新企业,专注于高比能超充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团队研发的400Wh/kg高比能超充固态电池,破解了行业内高能量密度、快充快放与极致安全难以兼顾的难题。“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带来技术突破,也将带来高精尖人才。”汪宁说,此次签约,将让宜宾动力电池、新型储能等产业进一步强化区域分工,共同应对外部市场波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行晓艺
11月12日举行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共签约项目180个,总金额达861.3亿元,涵盖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关键领域。
签约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次签约呈现出哪些特点,又有什么新趋势?
看体量:
超50家企业落户,10亿元以上项目26个
综观此次签约,第一大特点是实现了龙头引领与投资体量的双重突破。数据显示,本次签约中,有来自动力电池、储能、光伏等领域超50家龙头企业落户宜宾,涵盖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与瞪羚企业。尤以鹏程无限、浙江软控等为代表的高能级主体集中布局。在投资体量上,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6个,签约金额占总金额近50%。
从具体合作内容看,技术创新与链条延伸协同并进。签约项目贯通原材料、电池电芯、核心零部件,并延伸至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的全产业链。例如,新石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中心项目的落地,丰富了宜宾的无人驾驶应用场景。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副局长汪宁介绍,该项目将建设L4级无人驾驶车辆及运力平台,打造“智慧平台+智能车辆+智造产线”为核心的川南智能网联无人车产业生态,推动宜宾成为西南区域智慧物流与数字化服务新高地。
所有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突破9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在显著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同时,推动新能源产业人才加速向宜宾集聚。
作为四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主要承载地,2023年、2024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均超千亿。截至目前,宜宾已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看重点:
新型储能成“香饽饽”,16个项目签约落地
在大会上,不少与会嘉宾表示,当前,动力电池产业迎来一个更广阔、更系统的增长时代。在此背景下,储能领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新型储能将是重要角色之一。”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毅认为,要加强长时储能、构网型储能、混合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应用。
宜宾早已捕捉到这一趋势。此次签约落地新型储能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66.3亿元。
其中,深圳鹏程无限27GWh储能电芯产线项目引人注目。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落户叙州区。“这是园区首个储能电芯项目,补齐了新型储能的核心产业链。”宜宾储能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圳鹏程无限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储能领域发展迅猛。该公司主力产品314Ah磷酸铁锂储能专用电芯极具竞争力。该电芯的循环寿命达12000次、且能实现15年低衰减。这一性能可大幅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周期,降低储能项目的替换成本。
前沿技术突破同样是此次项目引进的重点。此次引进的深安锂能半固态电芯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1GWh高比能电池生产线。二期建设4GWh半固态电芯生产线。
深安锂能是北京理工大学产学研孵化的科技创新企业,专注于高比能超充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团队研发的400Wh/kg高比能超充固态电池,破解了行业内高能量密度、快充快放与极致安全难以兼顾的难题。“该项目的落地,不仅带来技术突破,也将带来高精尖人才。”汪宁说,此次签约,将让宜宾动力电池、新型储能等产业进一步强化区域分工,共同应对外部市场波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