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2025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新疆纱线家纺产业链协同对接活动在库尔勒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机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纺织》杂志社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自治区棉花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同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代表,援疆省市相关部门、自治区有关地(州、市)、兵团有关师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开发区负责同志,以及疆内外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成就。近年来,新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构建了多元化纺织原料供给格局和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带动近百万人就业,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需锚定三方面发力:一是增强内生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壮大本土品牌,塑造核心竞争优势;二是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强化协作,聚焦终端产业推动集群化、绿色化发展;三是加强市场研究,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依托“一带一路”区位优势,打造纺织品牌走向欧亚的重要窗口。他强调,要着眼长远、科学布局,推动政策接续、产业协同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真正为新疆留下可持续、有竞争力的产业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表示,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保障了国家棉花供给安全和产业链稳定,未来将重点推进六方面工作:一是坚定不移提高棉花就地转化率,力争五年内将棉花就地转化率从42%提升至60%,推动棉纺产业做大做强;二是促进棉花与石化产业融合,提高混纺产品比例;三是加强与东中部地区产业协作,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四是构建“五城九园一中心”协同发展格局;五是开展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培养合格产业工人;六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争取国家纺织政策延续。他指出,新疆将打造产业洼地,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向西转移的“蓄水池”,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梁鹏程在致辞中指出,全球纺织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新疆已成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他提出,新疆家纺产业需以科技赋能铸牢创新根基,开发高附加值功能性产品;以协同发展完善产业生态,打造连接国际国内双循环纺织枢纽;以绿色转型抢占先机,建设碳中和工厂实现生产到回收的绿色闭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全力支持新疆产业链协同发展。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分析了行业近况与“十五五”发展展望。他表示,行业虽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产能局部过剩、成本上升等挑战,但仍具备强劲韧性和完备产业链优势。“十五五”期间,行业将聚焦夯实产业基础、强化科技创新、打造产品竞争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等七大重点,坚持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通过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稳住基本盘同时谋求高质量发展。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朱晓红介绍,我国家纺行业市场规模超万亿元,是全球最大出口国,2021至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和出口额均保持稳定增长。行业年消耗棉纤维约350万吨,占全行业总量的35%,棉制家纺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劲,对“一带一路”及新兴市场出口潜力巨大。未来行业将围绕“科技、品牌、标准”提升附加值,打造健康绿色高品质的家纺产品体系。
活动现场,山东联润新材料、罗莱生活、洁丽雅家居、新疆利华集团等企业分享了发展经验;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进行了产业推介;相关企业、园区及政府代表围绕“对话棉柔新生:从田间到指尖的全链条创新”主题开展圆桌对话,深入探讨产业创新路径。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赴库尔勒纺织小镇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调研。
11月8日上午,2025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新疆纱线家纺产业链协同对接活动在库尔勒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机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纺织》杂志社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自治区棉花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同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代表,援疆省市相关部门、自治区有关地(州、市)、兵团有关师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开发区负责同志,以及疆内外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成就。近年来,新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构建了多元化纺织原料供给格局和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带动近百万人就业,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需锚定三方面发力:一是增强内生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壮大本土品牌,塑造核心竞争优势;二是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强化协作,聚焦终端产业推动集群化、绿色化发展;三是加强市场研究,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依托“一带一路”区位优势,打造纺织品牌走向欧亚的重要窗口。他强调,要着眼长远、科学布局,推动政策接续、产业协同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真正为新疆留下可持续、有竞争力的产业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表示,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保障了国家棉花供给安全和产业链稳定,未来将重点推进六方面工作:一是坚定不移提高棉花就地转化率,力争五年内将棉花就地转化率从42%提升至60%,推动棉纺产业做大做强;二是促进棉花与石化产业融合,提高混纺产品比例;三是加强与东中部地区产业协作,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四是构建“五城九园一中心”协同发展格局;五是开展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培养合格产业工人;六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争取国家纺织政策延续。他指出,新疆将打造产业洼地,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向西转移的“蓄水池”,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梁鹏程在致辞中指出,全球纺织产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新疆已成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他提出,新疆家纺产业需以科技赋能铸牢创新根基,开发高附加值功能性产品;以协同发展完善产业生态,打造连接国际国内双循环纺织枢纽;以绿色转型抢占先机,建设碳中和工厂实现生产到回收的绿色闭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将全力支持新疆产业链协同发展。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分析了行业近况与“十五五”发展展望。他表示,行业虽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产能局部过剩、成本上升等挑战,但仍具备强劲韧性和完备产业链优势。“十五五”期间,行业将聚焦夯实产业基础、强化科技创新、打造产品竞争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等七大重点,坚持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通过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稳住基本盘同时谋求高质量发展。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朱晓红介绍,我国家纺行业市场规模超万亿元,是全球最大出口国,2021至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和出口额均保持稳定增长。行业年消耗棉纤维约350万吨,占全行业总量的35%,棉制家纺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强劲,对“一带一路”及新兴市场出口潜力巨大。未来行业将围绕“科技、品牌、标准”提升附加值,打造健康绿色高品质的家纺产品体系。
活动现场,山东联润新材料、罗莱生活、洁丽雅家居、新疆利华集团等企业分享了发展经验;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进行了产业推介;相关企业、园区及政府代表围绕“对话棉柔新生:从田间到指尖的全链条创新”主题开展圆桌对话,深入探讨产业创新路径。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赴库尔勒纺织小镇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