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杉杉股份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亮眼,归母净利润同比暴涨1121.72%。在控股股东债务阴霾下,杉杉股份的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主业却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大的经营韧性。
重整生变
杉杉集团的重整之路遭遇波折。
据杉杉股份最新公告披露,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朋泽贸易的重整方案未获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致使已签订的重整投资协议依法终止。
随后,管理人启动新一轮投资人招募程序,并在公告中详细列明了意向投资者的报名资格、时间节点、所需材料、尽职调查规划及遴选机制。
当前,杉杉集团持有杉杉股份14.24%的股权,朋泽贸易则持有9.13%的股权,且这些股权均处于质押或司法冻结状态。杉杉股份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公司目前运营状况良好,控股股东未出现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
回顾其发展历程,杉杉集团自服装业务起步,后成功转型至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然而,在迅猛扩张的进程中,公司在贸易、投资等非核心业务领域累积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迁及融资渠道的紧缩,杉杉集团最终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不得不通过破产重整来谋求新的发展契机。
双主业龙头企业
尽管控股股东面临重整困境,杉杉股份自身的经营却颇具亮点。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偏光片供应商和锂电池负极材料巨头。
在负极材料领域,杉杉科技作为全球负极材料产业化的先行者,自1999年进入锂电负极领域以来,已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碳复合等方向形成全系列布局。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杉杉股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量蝉联全球榜首,市场地位稳固。根据SMM数据,公司上半年负极出货量占整个负极行业总出货量的21%。
在偏光片领域,杉杉股份同样表现卓越。公司在大尺寸LCD偏光片(包括LCD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用偏光片)的出货面积份额约34%,保持全球第一;LCD电视用偏光片业务和LCD显示器用偏光片业务的市场份额均排名全球第一。
储能大爆发
在储能布局方面,杉杉科技在今年8月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两大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协同,合作规模超过100亿元。
此次合作突破传统供需模式,聚焦动力电池高低温适应性、高倍率快充技术及高安全性负极材料研发,同步攻坚储能电池大容量、长循环寿命负极材料创新;技术协同上,双方将通过联合攻关实现核心材料性能突破。
针对储能市场,杉杉股份已建立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超长循环石墨材料,通过无间歇石墨化工艺形成独特超晶波纹结构,使材料抗压强度与抗膨胀性能大幅提升,支持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5000次,精准匹配储能场景对材料耐久性的严苛要求。
在全球储能市场进入爆发期的背景下,杉杉股份的技术储备与产业布局正迎来战略机遇期。据SNE Research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600GWh以上,同比增幅近40%,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领先优势将持续扩大。
Q3净利润暴增1253.04%
尽管面临控股股东重整的不确定性,杉杉股份2025年的业绩却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
根据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杉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8.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84亿元,同比大幅飙升1121.7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暴增512.94%。
其中,公司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9.51亿元,同比小幅增长10.91%;实现净利润7628.9万元,同比暴涨1253.04%。截至2025年三季度,杉杉股份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121%。
这一业绩增长势头在今年上半年就已显现。杉杉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58亿元,同比增长11.78%;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079.59%。
两大核心主业合计实现净利润4.15亿元,表现出了强劲的盈利能力。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公司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主业的协同发展与精细化管理。
在负极材料领域,该公司与宁德时代(CATL)、比亚迪、Ultium cells、LG能源解决方案(LGES)、新能源科技(ATL)等全球顶尖电池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精准匹配客户的增量需求。
与此同时,依托其技术领先优势,该公司在快充产品市场中的份额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其新型硅碳产品与硬碳负极材料均已实现规模化批量供应。
在偏光片领域,该公司借显示行业需求适度回暖及产能向中国汇聚之势,积极践行产品高端化策略,销量实现稳健上扬,同时促使产品平均售价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提升。(文/储光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