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消息!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小时前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公告自111日起实施,执行至20271231日,适用时间以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时间为准。

新政实施对黄金市场长期发展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新政实施后,黄金股不同细分赛道分别会出现哪些变化?对金价后市走向怎么看?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嘉实上海金ETF基金经理张钟玉、汇丰晋信养老FOF投资总监何喆、博时黄金ETF基金经理王祥、国泰黄金基金ETF基金经理艾小军、永赢黄金股ETF基金经理刘庭宇、工银瑞信基金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杨广钊。

推动黄金交易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基金报:本次黄金税收新政发布的背景是什么?新政的实施对黄金市场的规范、交易流向以及长期发展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王祥:随着金价大幅上涨至历史高位,机构和个人投资热情激增,但黄金产业链中税务问题逐渐积累(如场外交易不规范、实物黄金空转套利),新政通过精细化政策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同时结合金税四期建设,强化监管以促进场内交易透明化,助力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上金所)提升全球定价地位。

新政鼓励交易围绕交易所进行,强化会员单位地位,淘汰不合规中小企业,推动行业向龙头企业和精炼机构集中,提升整体市场效率。短期看,虽然会推高产业链整体成本,但因黄金全球定价,对国际金价趋势性冲击小;长期看,市场透明化将吸引更多合规资金流入,支撑黄金市场健康增长。

张钟玉:新政明确黄金原料的用途,并实施差异化的税收管理,引导市场参与者减少对黄金的投机行为,同时规范市场经营,促进行业健康竞争。

杨广钊:在黄金市场日益金融化、投资化的当下,新政是推动行业透明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必要举措。新政将极大提升行业的合规门槛,不规范的票据处理、非标的原料采购将无处遁形,整个产业链的透明度将显著提高。长期来看,将重塑行业生态,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为真正优质、合规的龙头企业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有利于中国黄金市场的成熟与国际化。

刘庭宇:新政通过用途定性、发票管理、违规惩戒构建监管闭环,能有效减少场外灰色交易;通过对部分非投资性黄金提高税负、对场内投资性黄金(如标准金条、ETF)保留优惠,引导黄金交易流向标准化、规范化的场内市场,有利于黄金场内交易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助力人民币计价黄金的基准价格形成,推动黄金交易长期健康发展。

艾小军:新政旨在堵塞长期存在的税收漏洞,促进税制公平,规范黄金市场交易。

对于市场而言,新政通过区分投资性和非投资性用途,实施分类管理,打击违规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从税收征管视角看,此举精准聚焦于堵塞利用黄金投资属性进行税收套利的漏洞,同时避免对实体经济中的非投资性用途产生误伤。

对于投资者投资交易而言,可能更向黄金现货、期货等场内交易(包括黄金ETF)集中;至于投资类实物金条,业务渠道集中度可能向上金所会员单位直营渠道端倾斜。

对于黄金珠宝行业而言,短期可能有阵痛,长期行业将更健康,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对黄金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差异化影响

中国基金报:新政中的哪些具体条款对黄金产业链企业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在成本控制、业务流程以及企业利润等方面,给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刘庭宇:新政通过进项税抵扣比例调整”“发票开具规则细化”“会员与非会员差异对待三大条款,对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差异化影响。总体来看,新政对上游矿企基本没有影响,会员单位相比非会员单位在投资性实物黄金上有更多的税收减免,会员单位能够通过税收优势与渠道优势实现产业链的扩张与整合,有精炼厂的头部珠宝商的成本优势也有望扩大,而非会员中小企业或将面临成本+合规双重压力。

艾小军:区分用途后,投资性用途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

成本方面,非上金所会员单位或下游企业进项抵扣减少,税负有所上升。预计短期部分企业利润可能承压,企业面临的利润压力或通过提价等方式向消费者进行传导。

流程方面,投资性用途企业交易环节因抵扣链条中断而被迫收缩,投资性黄金的二次销售受限,企业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业务调整,特别是依赖内部多次销售走量模式的企业,如一些水贝金店,可能利润会受到影响。

长期看,新政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黄金珠宝行业逐步规范化,会员单位和头部企业或将受益。

杨广钊:最核心的条款无疑是围绕发票开具进项税抵扣的严格规定。

直接影响更多在成本控制等方面。新政实施后,非上金所渠道购入的黄金原料(如无票的回收金)将无法取得合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对于依赖这些渠道的企业而言,税负成本的刚性上升。短期内,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率将普遍承压。

对于那些始终坚持从上金所采购标准金、财务流程完全合规的龙头企业而言,这反而是重大利好。新政相当于帮助它们清除了那些不公平竞争的对手。新政还将倒逼企业优化供应链,优先与同样合规的上游(如大型矿企)和下游(如品牌零售商)深度绑定,形成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张钟玉:关于投资性用途的核心税务变化在于,会员单位采购后只能向购买方开具普通发票,购买方则无法利用增值税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现行规定意味着从上金所会员单位采购并且从事投资金销售业务的企业,再次销售时需就全部销售额缴纳增值税,增加了税务费用。

 对于非投资类的黄金企业(如饰品、工业用途)而言,因进项税抵扣减少(由13%降至6%),成本或有所增加。

对于投资金类销售的企业(投资金条销售)而言,会员单位在采购环节可抵扣进项税,销售金币具备优势。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黄金饰品的价格预计将上涨,具体涨幅要看黄金饰品企业的成本转移幅度,向上金所会员单位购买金条或不受影响。

新政对头部品牌利大于弊

中国基金报:新政实施后,黄金股不同细分赛道(矿产、加工、零售)分别会出现哪些变化?

刘庭宇:新政明确会员单位销售标准黄金免征增值税,具备上金所会员资格的矿企龙头无税负新增压力。对于加工零售环节的公司而言,由于会员单位的税收抵扣相比非会员单位更多,因此未来市场份额或进一步向大型公司集中。

张钟玉:黄金珠宝零售公司大多为上金所会员单位,后续销售金饰品的税务成本在新规下可能有所增加。不过,核心竞争力仍在于产品和服务能力,差异化优质产品供给和服务体验下整体价格传导能力则更为突出,有助于保持利润稳定。也有少部分上市珠宝公司并非上金所会员单位,不排除面临供应商采购成本上涨下的价格传导压力。

在行业层面税收政策大的调整背景下,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产品差异化和门店服务水平更易凸显,从而保证利润率稳定。

艾小军:矿产赛道方面,新政对黄金矿业企业的销售模式与成本结构无任何影响。

加工和零售方向,分化可能加剧。会员单位既可以开具普通发票,也可以开具专用发票;若开具专用发票,则增值税抵扣链条可继续向下游传导,从而享受税收抵扣优势。而非会员单位成本压力加大,业务流程需适配发票规则调整。

虽然成本上升,但品牌企业可以通过提价转嫁成本压力。品牌黄金的零售价格通常与沪金金价挂钩,以固定系数计算。成本上升后,品牌会直接上调这一系数,导致即便国际、国内基础金价波动不大,终端零售金价也会同步上涨。因此,新政调整或直接体现在线下金店的饰品金和非交易所渠道投资金条报价上。

从中长期看,新政对头部品牌利大于弊。头部企业财务与采购渠道相对规范,新政打击灰色交易后,中小不合规企业或因成本压力退出市场,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反而有望提升。

杨广钊:零售端将出现显著分化:一方面,龙头企业可能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溢价,通过调价将部分成本转移;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大型零售龙头(尤其是垂直一体化、能掌控上游加工环节的企业)凭借其规模效应和合规优势,有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优质企业盈利确定性提升

中国基金报:有观点认为,新政对黄金交易场外避税”“属性套利等历史问题精准打击。从行业数据来看,这些乱象此前对产业链企业的真实盈利水平影响多大?新政带来的合规化进程,是否会让优质企业的业绩透明度和确定性显著提升?

艾小军:新政打击违规行为后,正规企业经营优势凸显,市场份额可能向头部集中,业绩透明度因税收规范化显著提高。

刘庭宇:新政推动的合规化进程,将显著提升优质企业的竞争优势,场外套利空间消失后,企业竞争将回归产品力+渠道力,优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加速提升,盈利稳定性增强。

杨广钊:场外避税等乱象对合规企业真实盈利的影响大且隐性。劣币通过避税获得3%7%的成本优势,在低利润率的加工和零售环节形成致命竞争,迫使合规企业牺牲部分利润应对价格战,导致真实盈利能力被长期压制和低估。新政推动规范化后,行业水分被挤出,从估值维度看,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或将进入稳定上升通道。这种确定性提升远比短期利润数字重要。

张钟玉:短期非上金所会员珠宝企业利润下行压力增加,上金所会员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具备定价能力的品牌业绩韧性更强。政策引导交易走场内、简化退税流程、减少资金占用,将成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制度抓手。

黄金类ETF吸引力提升

中国基金报:有观点认为,新政下实物金条因二次销售抵扣受限吸引力下降,而黄金类ETF等场内工具优势凸显,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黄金ETF、黄金股ETF的竞争力应如何体现,才能吸引长期配置资金?

王祥:黄金ETF等挂钩黄金的金融衍生品不涉及实物提货,不受本次增值税调整影响,其税收优势在新政下更为凸显,且跟踪效果较好,能满足投资者分散风险、多元化投资的需求。

张钟玉: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税收带来的价格差异,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将下降,黄金类ETF等产品的吸引力将会提升。

何喆:黄金ETF是较为优质的配置工具,直接跟踪金价,直观易懂,且投资门槛和成本较低。黄金股ETF波动与金价并非一一对应,受金价预期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影响,且与A股相关性更高,分散风险的作用有限。

杨广钊:黄金ETF本质是上金所标准黄金的证券化凭证,二级市场交易暂不涉及增值税问题,且交易成本低廉、流动性极高、紧密跟踪金价,优势进一步放大。

艾小军:黄金类ETF受益于税务优势,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帮助投资者平衡便利性与税负。

建议投资者理性规划、按需布局

中国基金报:站在当前节点,对于通过黄金类ETF布局的投资者,你会给出怎样的配置建议?

张钟玉:当前常见的黄金投资工具包括实物黄金、黄金类ETF、黄金期货等。实物黄金可能不便于存储,黄金期货专业性要求和投资门槛较高,而黄金类ETF门槛低、操作简单、价格透明。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选择工具,建议回调时介入,勿重仓单一品种,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保留基础仓位,可适当落袋为安。

刘庭宇:当前黄金和黄金股投资性价比较为均衡,投资者在选择不同类型的黄金资产时,应根据自身投资目标、投资周期和风险偏好进行权衡配置。短期择时难度较大,因此,在满足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长期持有或定投,平摊成本,把握成长机遇。

杨广钊:建议将黄金ETF作为战略性配置。面临市场短期波动,黄金或可对冲通胀、地缘政治风险;黄金股ETF可作为战术性配置进攻性卫星配置。但投资者也要认识到,黄金股ETF的波动性会高于黄金本身。

艾小军:普通投资者可结合风险偏好,通过黄金ETF逢低布局。长期来看,黄金的抗通胀性及与权益资产的低相关性,使其能对冲地缘政治与经济波动风险,优化组合收益。

王祥:建议以10%作为黄金ETF配置中枢比例。定量研究显示,股债组合中的黄金占比约12%夏普比率较优,占比约8%时最大回撤控制或更优。投资者可考虑围绕10%中枢,在短期情绪高涨时适度超额配置,在市场低迷或调整期阶段性减配。

何喆:黄金类资产可能需要长期配置,但2026年性价比大概率有所下降。从夏普比率角度看,过去几年的高风险收益比与美林时钟所处阶段相关,在当前美国经济复苏预期下,不宜线性外推过往表现。

金价长期偏强

短期震荡调整

中国基金报:今年以来金价迭创新高,随着近期政策、市场、国际局势等各类影响因素变化,你对金价后市走向怎么看?

刘庭宇:中长期来看,美国滞胀格局、美联储降息周期、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剧等因素,将持续支撑黄金价格。新兴市场央行黄金储备占比偏低,配置需求将抬升价格中枢。短期调整后,黄金隐含波动率正接近历史平均水平,后续或将迎来更高的投资性价比。

张钟玉:展望明年,黄金走势仍将受地缘局势、贸易谈判及宏观政策影响,中美经贸谈判取得成果或使避险需求回落,但美联储降息预期、实际利率下行仍将支撑黄金价格,整体黄金或延续高位震荡偏强走势。

王祥:短期看,11月市场缺乏显著驱动,黄金或维持震荡调整格局。四季度流动性宽松预期明确,叠加全球地缘博弈持续,避险需求或将继续吸引资金流入黄金市场。

艾小军:短期金价进入盘整震荡趋势,但中长期支撑依然较为坚挺。当前,黄金作为安全资产的需求持续提升,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使得黄金有望成为新一轮定价锚,贵金属有望具备上行动能,看好中长期配置价值。

未来一两年货币宽松利好黄金资产,大幅看淡金价难度较大。

杨广钊:金价长期核心驱动力是实际利率和央行购金。当前对金价后市依然保持乐观:一是货币政策转向,市场正在交易降息预期,实际利率下行趋势有一定确定性,这是支撑金价的较强基本面;二是全球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持续净买入黄金,这种结构性需求为金价提供坚实的支撑;三是风险对冲,地缘政治持续紧张和全球高企政府债务水平,都凸显黄金避险配置价值。

金价短期或面临获利了结带来的波动,但长期结构性行情或并未动摇,回调可能是增持黄金相关资产的机会。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公告自111日起实施,执行至20271231日,适用时间以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时间为准。

新政实施对黄金市场长期发展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新政实施后,黄金股不同细分赛道分别会出现哪些变化?对金价后市走向怎么看?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嘉实上海金ETF基金经理张钟玉、汇丰晋信养老FOF投资总监何喆、博时黄金ETF基金经理王祥、国泰黄金基金ETF基金经理艾小军、永赢黄金股ETF基金经理刘庭宇、工银瑞信基金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杨广钊。

推动黄金交易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中国基金报:本次黄金税收新政发布的背景是什么?新政的实施对黄金市场的规范、交易流向以及长期发展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王祥:随着金价大幅上涨至历史高位,机构和个人投资热情激增,但黄金产业链中税务问题逐渐积累(如场外交易不规范、实物黄金空转套利),新政通过精细化政策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同时结合金税四期建设,强化监管以促进场内交易透明化,助力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下简称上金所)提升全球定价地位。

新政鼓励交易围绕交易所进行,强化会员单位地位,淘汰不合规中小企业,推动行业向龙头企业和精炼机构集中,提升整体市场效率。短期看,虽然会推高产业链整体成本,但因黄金全球定价,对国际金价趋势性冲击小;长期看,市场透明化将吸引更多合规资金流入,支撑黄金市场健康增长。

张钟玉:新政明确黄金原料的用途,并实施差异化的税收管理,引导市场参与者减少对黄金的投机行为,同时规范市场经营,促进行业健康竞争。

杨广钊:在黄金市场日益金融化、投资化的当下,新政是推动行业透明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必要举措。新政将极大提升行业的合规门槛,不规范的票据处理、非标的原料采购将无处遁形,整个产业链的透明度将显著提高。长期来看,将重塑行业生态,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为真正优质、合规的龙头企业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有利于中国黄金市场的成熟与国际化。

刘庭宇:新政通过用途定性、发票管理、违规惩戒构建监管闭环,能有效减少场外灰色交易;通过对部分非投资性黄金提高税负、对场内投资性黄金(如标准金条、ETF)保留优惠,引导黄金交易流向标准化、规范化的场内市场,有利于黄金场内交易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助力人民币计价黄金的基准价格形成,推动黄金交易长期健康发展。

艾小军:新政旨在堵塞长期存在的税收漏洞,促进税制公平,规范黄金市场交易。

对于市场而言,新政通过区分投资性和非投资性用途,实施分类管理,打击违规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从税收征管视角看,此举精准聚焦于堵塞利用黄金投资属性进行税收套利的漏洞,同时避免对实体经济中的非投资性用途产生误伤。

对于投资者投资交易而言,可能更向黄金现货、期货等场内交易(包括黄金ETF)集中;至于投资类实物金条,业务渠道集中度可能向上金所会员单位直营渠道端倾斜。

对于黄金珠宝行业而言,短期可能有阵痛,长期行业将更健康,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对黄金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差异化影响

中国基金报:新政中的哪些具体条款对黄金产业链企业产生了最为直接的影响?在成本控制、业务流程以及企业利润等方面,给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刘庭宇:新政通过进项税抵扣比例调整”“发票开具规则细化”“会员与非会员差异对待三大条款,对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差异化影响。总体来看,新政对上游矿企基本没有影响,会员单位相比非会员单位在投资性实物黄金上有更多的税收减免,会员单位能够通过税收优势与渠道优势实现产业链的扩张与整合,有精炼厂的头部珠宝商的成本优势也有望扩大,而非会员中小企业或将面临成本+合规双重压力。

艾小军:区分用途后,投资性用途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

成本方面,非上金所会员单位或下游企业进项抵扣减少,税负有所上升。预计短期部分企业利润可能承压,企业面临的利润压力或通过提价等方式向消费者进行传导。

流程方面,投资性用途企业交易环节因抵扣链条中断而被迫收缩,投资性黄金的二次销售受限,企业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业务调整,特别是依赖内部多次销售走量模式的企业,如一些水贝金店,可能利润会受到影响。

长期看,新政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黄金珠宝行业逐步规范化,会员单位和头部企业或将受益。

杨广钊:最核心的条款无疑是围绕发票开具进项税抵扣的严格规定。

直接影响更多在成本控制等方面。新政实施后,非上金所渠道购入的黄金原料(如无票的回收金)将无法取得合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对于依赖这些渠道的企业而言,税负成本的刚性上升。短期内,中下游企业的利润率将普遍承压。

对于那些始终坚持从上金所采购标准金、财务流程完全合规的龙头企业而言,这反而是重大利好。新政相当于帮助它们清除了那些不公平竞争的对手。新政还将倒逼企业优化供应链,优先与同样合规的上游(如大型矿企)和下游(如品牌零售商)深度绑定,形成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张钟玉:关于投资性用途的核心税务变化在于,会员单位采购后只能向购买方开具普通发票,购买方则无法利用增值税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现行规定意味着从上金所会员单位采购并且从事投资金销售业务的企业,再次销售时需就全部销售额缴纳增值税,增加了税务费用。

 对于非投资类的黄金企业(如饰品、工业用途)而言,因进项税抵扣减少(由13%降至6%),成本或有所增加。

对于投资金类销售的企业(投资金条销售)而言,会员单位在采购环节可抵扣进项税,销售金币具备优势。

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黄金饰品的价格预计将上涨,具体涨幅要看黄金饰品企业的成本转移幅度,向上金所会员单位购买金条或不受影响。

新政对头部品牌利大于弊

中国基金报:新政实施后,黄金股不同细分赛道(矿产、加工、零售)分别会出现哪些变化?

刘庭宇:新政明确会员单位销售标准黄金免征增值税,具备上金所会员资格的矿企龙头无税负新增压力。对于加工零售环节的公司而言,由于会员单位的税收抵扣相比非会员单位更多,因此未来市场份额或进一步向大型公司集中。

张钟玉:黄金珠宝零售公司大多为上金所会员单位,后续销售金饰品的税务成本在新规下可能有所增加。不过,核心竞争力仍在于产品和服务能力,差异化优质产品供给和服务体验下整体价格传导能力则更为突出,有助于保持利润稳定。也有少部分上市珠宝公司并非上金所会员单位,不排除面临供应商采购成本上涨下的价格传导压力。

在行业层面税收政策大的调整背景下,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产品差异化和门店服务水平更易凸显,从而保证利润率稳定。

艾小军:矿产赛道方面,新政对黄金矿业企业的销售模式与成本结构无任何影响。

加工和零售方向,分化可能加剧。会员单位既可以开具普通发票,也可以开具专用发票;若开具专用发票,则增值税抵扣链条可继续向下游传导,从而享受税收抵扣优势。而非会员单位成本压力加大,业务流程需适配发票规则调整。

虽然成本上升,但品牌企业可以通过提价转嫁成本压力。品牌黄金的零售价格通常与沪金金价挂钩,以固定系数计算。成本上升后,品牌会直接上调这一系数,导致即便国际、国内基础金价波动不大,终端零售金价也会同步上涨。因此,新政调整或直接体现在线下金店的饰品金和非交易所渠道投资金条报价上。

从中长期看,新政对头部品牌利大于弊。头部企业财务与采购渠道相对规范,新政打击灰色交易后,中小不合规企业或因成本压力退出市场,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反而有望提升。

杨广钊:零售端将出现显著分化:一方面,龙头企业可能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溢价,通过调价将部分成本转移;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大型零售龙头(尤其是垂直一体化、能掌控上游加工环节的企业)凭借其规模效应和合规优势,有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优质企业盈利确定性提升

中国基金报:有观点认为,新政对黄金交易场外避税”“属性套利等历史问题精准打击。从行业数据来看,这些乱象此前对产业链企业的真实盈利水平影响多大?新政带来的合规化进程,是否会让优质企业的业绩透明度和确定性显著提升?

艾小军:新政打击违规行为后,正规企业经营优势凸显,市场份额可能向头部集中,业绩透明度因税收规范化显著提高。

刘庭宇:新政推动的合规化进程,将显著提升优质企业的竞争优势,场外套利空间消失后,企业竞争将回归产品力+渠道力,优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加速提升,盈利稳定性增强。

杨广钊:场外避税等乱象对合规企业真实盈利的影响大且隐性。劣币通过避税获得3%7%的成本优势,在低利润率的加工和零售环节形成致命竞争,迫使合规企业牺牲部分利润应对价格战,导致真实盈利能力被长期压制和低估。新政推动规范化后,行业水分被挤出,从估值维度看,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或将进入稳定上升通道。这种确定性提升远比短期利润数字重要。

张钟玉:短期非上金所会员珠宝企业利润下行压力增加,上金所会员企业受影响相对较小。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具备定价能力的品牌业绩韧性更强。政策引导交易走场内、简化退税流程、减少资金占用,将成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制度抓手。

黄金类ETF吸引力提升

中国基金报:有观点认为,新政下实物金条因二次销售抵扣受限吸引力下降,而黄金类ETF等场内工具优势凸显,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黄金ETF、黄金股ETF的竞争力应如何体现,才能吸引长期配置资金?

王祥:黄金ETF等挂钩黄金的金融衍生品不涉及实物提货,不受本次增值税调整影响,其税收优势在新政下更为凸显,且跟踪效果较好,能满足投资者分散风险、多元化投资的需求。

张钟玉: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税收带来的价格差异,非交易所实物黄金的投资吸引力将下降,黄金类ETF等产品的吸引力将会提升。

何喆:黄金ETF是较为优质的配置工具,直接跟踪金价,直观易懂,且投资门槛和成本较低。黄金股ETF波动与金价并非一一对应,受金价预期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影响,且与A股相关性更高,分散风险的作用有限。

杨广钊:黄金ETF本质是上金所标准黄金的证券化凭证,二级市场交易暂不涉及增值税问题,且交易成本低廉、流动性极高、紧密跟踪金价,优势进一步放大。

艾小军:黄金类ETF受益于税务优势,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帮助投资者平衡便利性与税负。

建议投资者理性规划、按需布局

中国基金报:站在当前节点,对于通过黄金类ETF布局的投资者,你会给出怎样的配置建议?

张钟玉:当前常见的黄金投资工具包括实物黄金、黄金类ETF、黄金期货等。实物黄金可能不便于存储,黄金期货专业性要求和投资门槛较高,而黄金类ETF门槛低、操作简单、价格透明。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选择工具,建议回调时介入,勿重仓单一品种,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保留基础仓位,可适当落袋为安。

刘庭宇:当前黄金和黄金股投资性价比较为均衡,投资者在选择不同类型的黄金资产时,应根据自身投资目标、投资周期和风险偏好进行权衡配置。短期择时难度较大,因此,在满足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长期持有或定投,平摊成本,把握成长机遇。

杨广钊:建议将黄金ETF作为战略性配置。面临市场短期波动,黄金或可对冲通胀、地缘政治风险;黄金股ETF可作为战术性配置进攻性卫星配置。但投资者也要认识到,黄金股ETF的波动性会高于黄金本身。

艾小军:普通投资者可结合风险偏好,通过黄金ETF逢低布局。长期来看,黄金的抗通胀性及与权益资产的低相关性,使其能对冲地缘政治与经济波动风险,优化组合收益。

王祥:建议以10%作为黄金ETF配置中枢比例。定量研究显示,股债组合中的黄金占比约12%夏普比率较优,占比约8%时最大回撤控制或更优。投资者可考虑围绕10%中枢,在短期情绪高涨时适度超额配置,在市场低迷或调整期阶段性减配。

何喆:黄金类资产可能需要长期配置,但2026年性价比大概率有所下降。从夏普比率角度看,过去几年的高风险收益比与美林时钟所处阶段相关,在当前美国经济复苏预期下,不宜线性外推过往表现。

金价长期偏强

短期震荡调整

中国基金报:今年以来金价迭创新高,随着近期政策、市场、国际局势等各类影响因素变化,你对金价后市走向怎么看?

刘庭宇:中长期来看,美国滞胀格局、美联储降息周期、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剧等因素,将持续支撑黄金价格。新兴市场央行黄金储备占比偏低,配置需求将抬升价格中枢。短期调整后,黄金隐含波动率正接近历史平均水平,后续或将迎来更高的投资性价比。

张钟玉:展望明年,黄金走势仍将受地缘局势、贸易谈判及宏观政策影响,中美经贸谈判取得成果或使避险需求回落,但美联储降息预期、实际利率下行仍将支撑黄金价格,整体黄金或延续高位震荡偏强走势。

王祥:短期看,11月市场缺乏显著驱动,黄金或维持震荡调整格局。四季度流动性宽松预期明确,叠加全球地缘博弈持续,避险需求或将继续吸引资金流入黄金市场。

艾小军:短期金价进入盘整震荡趋势,但中长期支撑依然较为坚挺。当前,黄金作为安全资产的需求持续提升,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使得黄金有望成为新一轮定价锚,贵金属有望具备上行动能,看好中长期配置价值。

未来一两年货币宽松利好黄金资产,大幅看淡金价难度较大。

杨广钊:金价长期核心驱动力是实际利率和央行购金。当前对金价后市依然保持乐观:一是货币政策转向,市场正在交易降息预期,实际利率下行趋势有一定确定性,这是支撑金价的较强基本面;二是全球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持续净买入黄金,这种结构性需求为金价提供坚实的支撑;三是风险对冲,地缘政治持续紧张和全球高企政府债务水平,都凸显黄金避险配置价值。

金价短期或面临获利了结带来的波动,但长期结构性行情或并未动摇,回调可能是增持黄金相关资产的机会。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