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三一重能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选举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强为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二届董事会任期结束。根据《公司章程》,公司法定代表人将同步变更为李强。
“80后”博士接任
据悉,新任董事长李强是一名“80后”博士,兼具深厚行业经验与技术专长。他先后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在加入三一重能前,李强曾任职于通用电气(中国)全球研究开发中心,任研发工程师。后担任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工程师。
2018年,李强加入三一重能,先后担任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等重要职务。
目前,李强直接持有公司1520.45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24%,按10月31日公司股价估算,其持股市值约为4.3亿元。
11家光伏电站公司被剥离
三一重能成立于2008年4月,2022年上市,是三一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布局,实际控制人为梁稳根。
2022年,三一集团战略布局再升级,通过成立三一硅能,将业务触角从电站投资领域延伸至光伏制造业。同年11月,三一硅能的首根单晶硅棒下线,12月光伏组件产品下线,标志着其正式进入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阵营,打通了从拉晶、切片、电池到组件的全产业链。
2023年,三一重能进行了一次重大业务调整,为减少关联交易,在保留自发自用的光伏电站外,将其旗下11家从事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管理的子公司股权转让给了兄弟企业三一重工,其重心专注于风电主业。这11家子公司包括三一太阳能有限公司、常德市泰盛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娄底市泰盛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交易总价合计约7888.74万元。
不过,2023年10月,三一重能参股清电集团旗下光伏板块企业——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清电集团业务范畴涵盖风电等新能源投资、光伏制造、环保及农业领域,清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其光伏业务主体,业务范围覆盖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至硅片的全产业链环节。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榜单,2024年三一重能以9.4GW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位列全球第六。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在手订单储备丰厚,国内订单达24GW。
65亿投向风光氢储氨
在调整其光伏业务布局之际,三一重能于2023年11月公布了一项重大投资计划,拟斥资65亿元打造三一吉林长岭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项目。
该项目将在松原市长岭县投资建设风光氢储氨一体化产业,涵盖光伏与风力发电站建设、输电网络铺设、制氢制醇工厂运营,以及储运和储能设施的配套。
其中,风电与化工项目将由三一重能直接负责,光伏项目则交由其关联企业执行。
这一项目的战略意义在于,借助新能源中风能与光能的互补耦合发电制氢技术,有效提升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同时解决“弃风弃光”的能源消纳难题。
此外,通过构建可再生能源至氢醇的完整体系,项目还将有助于削减化工与能源领域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
一边是抛售了11家分布式光伏电站子公司,另一边却又宣布投资65亿元布局风光氢储氨一体化项目,这一退一进之间,清晰勾勒出其光伏业务调整方向:剥离下游电站运营环节,聚焦上游设备制造领域,同时积极探索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前三季营收同比大增59.4%
业绩方面,根据三一重能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为5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4.6%;但归母净利润亏损8828万元,同比降幅达135.1%,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12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50.3%。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为14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9.4%;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降幅达82.2%。
现金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7亿元,但同比有所改善,增长63.6%。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增至452.0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9.2%;但归母净资产则降至132.73亿元,较上年度末小幅下降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