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里的“四川能见度”

川观新闻

11小时前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乌镇峰会)将开幕。...大会开幕前一天,“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四川本土企业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凭借技术领先性与产业创新价值,获评本年度十大精品首发成果。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乌镇峰会)将开幕。

除举办开幕式、主论坛外,本次乌镇峰会还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文化遗产数字化等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其中3场有四川深度参与。

这是四川“能见度”最高的一届乌镇峰会。

大会开幕前一天,“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四川本土企业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凭借技术领先性与产业创新价值,获评本年度十大精品首发成果。

今年的乌镇,不仅是全球数字创新竞技场,也是四川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成果展示窗。

见基础:

数字引擎动力不断增强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A馆里,成都企业迈普通信品牌经理朱久磊在展位前忙个不停,为前来展位参观的观众解释产品的技术参数。这次他们带来在大会进行展示的,是公司刚上市的新产品,一款AI智慧交换机。

“里面所有的元器件全部国产化,能满足50万卡算力需求,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他得意地说。

交换机,是AI算力的重要硬件基础,属于AI产业发展的“引擎类”部件。如果把四川整体看作一个算力中心,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引擎,正越来越有劲。

“十四五”期间,去年四川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跃升——累计建成5G基站20.7万个,居全国第6;建成13个“千兆城市”,通算规模达5.9EFLOPS、智算规模达16.8EFLOPS、超算规模达0.2EFLOPS;打造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位。

更稳固的数字经济“四梁八柱”之下,四川在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人工智能领域,四川组织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布局60多项重大攻关任务,成功研制出自主可控国产高性能DCU(深度计算单元)芯片、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大圣”、全国首个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本草智库”、全球领先的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脑机接口领域,四川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国内第一方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孤独症脑机辅助诊断系统”获批二类医疗器械。

量子技术领域,合作研发了国际上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基于掺铒铌酸锂晶体波导的光—原子纠缠芯片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量子探测光时域反射仪”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高性能量子纠缠光源”获“2024年世界光子大会发明展”金奖……

见能效:

数字溢出效应不断扩大

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为什么能在本届乌镇峰会获奖?

近期,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布局太空计算。几天前,美国StarCloud公司就成功发射搭载英伟达H100芯片与谷歌Gemini大模型的技术试验星。

在此节点,国星宇航发布“零碳太空计算中心”技术,为全球太空计算中心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参考,对其在太空中的可持续常驻大有裨益。

回到地面,在四川,数字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也正同步加速融入千行百业。

宏观数据看,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351.7亿元、占GDP比重8.3%。

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增长超25%,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人工智能企业达1300余家。

在当下的四川,许多你可能没想到的领域,也走上了“智慧”路。

比如,四川移动联合舍得酒业打造5G全连接工厂,在生产现场部署约1900个前端环境传感器,全面监控和采集生产过程数据,让有着数百年窖龄的“老酒”焕发出更有质量的“新香”;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应用算法模型,实现番茄AI智能种植……

数字技术带动下,越来越多企业步入“智改数转”行列。

目前,全省已上线运行数字综合赋能平台112个,链接上下游企业14.5万家;遴选发布140家优质供应商,累计组织1.2万余家工业企业开展评估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2025 人工智能企业综合实力 TOP100”榜单中,成都5家企业上榜,上榜数量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传统科技强市。

见开放:

数字合作能级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不断走深走实,四川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构建。

目前,全省可共享数据资源目录达38.95万个、可开放数据资源达26.43万个,开放工作排名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5位。

其中,川渝联动方面,两地政务数据实时更新,实现4.1万政务数据双向共享;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四川对标国家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标准,围绕工业制造、医疗医药、应急管理等领域分两批公开发布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14个。此外,成都“管住一级,放活二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集;广安与合川共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成为全国应急管理领域首个跨省级综合应用……

开放的不仅是数据资源。还有深入推进数字领域对外开放合作,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开放合作高地。

仅去年,四川就创新举办2024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签约重点项目529个、协议投资总额6000万元人民币;成功举办2024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2024天府数字经济大会、四川—长三角数智产业合作对接会等重大交流活动,推动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华虹半导体制造项目、惠科绵阳系列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乌镇的“能见度”于四川而言,只是一个开始。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乌镇峰会)将开幕。...大会开幕前一天,“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四川本土企业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凭借技术领先性与产业创新价值,获评本年度十大精品首发成果。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以下简称乌镇峰会)将开幕。

除举办开幕式、主论坛外,本次乌镇峰会还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文化遗产数字化等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其中3场有四川深度参与。

这是四川“能见度”最高的一届乌镇峰会。

大会开幕前一天,“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四川本土企业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凭借技术领先性与产业创新价值,获评本年度十大精品首发成果。

今年的乌镇,不仅是全球数字创新竞技场,也是四川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成果展示窗。

见基础:

数字引擎动力不断增强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A馆里,成都企业迈普通信品牌经理朱久磊在展位前忙个不停,为前来展位参观的观众解释产品的技术参数。这次他们带来在大会进行展示的,是公司刚上市的新产品,一款AI智慧交换机。

“里面所有的元器件全部国产化,能满足50万卡算力需求,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他得意地说。

交换机,是AI算力的重要硬件基础,属于AI产业发展的“引擎类”部件。如果把四川整体看作一个算力中心,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引擎,正越来越有劲。

“十四五”期间,去年四川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跃升——累计建成5G基站20.7万个,居全国第6;建成13个“千兆城市”,通算规模达5.9EFLOPS、智算规模达16.8EFLOPS、超算规模达0.2EFLOPS;打造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位。

更稳固的数字经济“四梁八柱”之下,四川在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人工智能领域,四川组织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布局60多项重大攻关任务,成功研制出自主可控国产高性能DCU(深度计算单元)芯片、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大圣”、全国首个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本草智库”、全球领先的浸没式液冷服务器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脑机接口领域,四川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国内第一方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孤独症脑机辅助诊断系统”获批二类医疗器械。

量子技术领域,合作研发了国际上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基于掺铒铌酸锂晶体波导的光—原子纠缠芯片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量子探测光时域反射仪”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高性能量子纠缠光源”获“2024年世界光子大会发明展”金奖……

见能效:

数字溢出效应不断扩大

国星宇航自主研发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为什么能在本届乌镇峰会获奖?

近期,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布局太空计算。几天前,美国StarCloud公司就成功发射搭载英伟达H100芯片与谷歌Gemini大模型的技术试验星。

在此节点,国星宇航发布“零碳太空计算中心”技术,为全球太空计算中心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参考,对其在太空中的可持续常驻大有裨益。

回到地面,在四川,数字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也正同步加速融入千行百业。

宏观数据看,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351.7亿元、占GDP比重8.3%。

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增长超25%,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人工智能企业达1300余家。

在当下的四川,许多你可能没想到的领域,也走上了“智慧”路。

比如,四川移动联合舍得酒业打造5G全连接工厂,在生产现场部署约1900个前端环境传感器,全面监控和采集生产过程数据,让有着数百年窖龄的“老酒”焕发出更有质量的“新香”;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应用算法模型,实现番茄AI智能种植……

数字技术带动下,越来越多企业步入“智改数转”行列。

目前,全省已上线运行数字综合赋能平台112个,链接上下游企业14.5万家;遴选发布140家优质供应商,累计组织1.2万余家工业企业开展评估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2025 人工智能企业综合实力 TOP100”榜单中,成都5家企业上榜,上榜数量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传统科技强市。

见开放:

数字合作能级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不断走深走实,四川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构建。

目前,全省可共享数据资源目录达38.95万个、可开放数据资源达26.43万个,开放工作排名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5位。

其中,川渝联动方面,两地政务数据实时更新,实现4.1万政务数据双向共享;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四川对标国家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标准,围绕工业制造、医疗医药、应急管理等领域分两批公开发布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14个。此外,成都“管住一级,放活二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集;广安与合川共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成为全国应急管理领域首个跨省级综合应用……

开放的不仅是数据资源。还有深入推进数字领域对外开放合作,搭建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全力打造数字经济开放合作高地。

仅去年,四川就创新举办2024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签约重点项目529个、协议投资总额6000万元人民币;成功举办2024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2024天府数字经济大会、四川—长三角数智产业合作对接会等重大交流活动,推动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华虹半导体制造项目、惠科绵阳系列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乌镇的“能见度”于四川而言,只是一个开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