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食用菌:擎起县域富民大旗,书写产业高质量发展答卷

新华指数

3天前

在产品流通环节,岫岩同样下足功夫,130个冷藏库保障鲜香菇及时预冷,把“新鲜”送达全国;150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引入拌料机、装袋机、灭菌锅等机械,实现菌包半工厂化生产,既降低成本,又提升了菌包质量,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辽东半岛北部的古老小城岫岩满族自治县,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无尽宝藏,不仅出产着被誉为“中华第一玉”的岫玉,还享有“中国滑子蘑第一县”“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美誉。

岫岩食用菌产业历经数十年深耕,已成长为带动10万群众增收、年产值超27亿元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县富民”金钥匙。

76777b66d6fd4480b0d66230776e8808.png

图为以优质高产闻名的岫岩香菇

筑牢产业“基本盘”,多线品种提效益

作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岫岩食用菌种植量位居辽宁省县级之首、全国县级前列。2024年,全县食用菌种植量达3.3亿袋,鲜品和干品产量达到27.26万吨,涵盖香菇、滑子蘑、黑木耳、灵芝、平菇、秀珍菇、大球盖菇、羊肚蘑等多个品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产业成绩单”。

在品种布局上,香菇是岫岩种植量最大的食用菌,占比高达83%,以反季夏菇生产为主,占辽宁反季香菇栽培总量的50%,产品以鲜品和烘干品销往全国各地。此外,滑子蘑年产量3.5万吨,产品上市供货期为每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平菇、大球盖菇等其他食用菌年产量2.3万吨,主要以鲜品供应本地市场。

8adcd92dddf648aa8150e8079f427fda.png

图为石灰窑镇大炉村种植的滑子蘑

如今,岫岩已建成年产能500吨以上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余个,超百万袋生产基地100余个,食用菌专业村30余个,食用菌标准小区250个,2万户种菇农户在产业中获益,“小蘑菇”正茁壮长成“大产业”。

夯实发展“硬支撑”,风险防控有保障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在岫岩,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乡土人才”成为产业主力军,全县500余名技术骨干能独立指导香菇、滑子蘑等食用菌的菌袋制作和出菇管理,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同时,岫岩主动“牵手”高端科研力量,与国家食用菌协会、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持续攻关,推动产业升级。为降低菇农风险,自2014年起,岫岩将食用菌菌棒纳入辽宁省政策性保险体系,由中国人保、安华、太平洋等保险公司承保,为菇农撑起“安全伞”,让从业者安心创业、放心发展。

打通“产加销”全链条,出口创汇显实力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加工得好”,岫岩不断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目前,全县拥有鞍山槿宁食品、鞍山中通发展、德圣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市级加工龙头企业,以及鞍山合盛食品、岫岩纳曼科食品等加工出口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岫岩食用菌深加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北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占鞍山地区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0%以上。

在产品流通环节,岫岩同样下足功夫,130个冷藏库保障鲜香菇及时预冷,把“新鲜”送达全国;150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引入拌料机、装袋机、灭菌锅等机械,实现菌包半工厂化生产,既降低成本,又提升了菌包质量,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擦亮品质“金名片”,好产业更需好品牌

岫岩围绕食用菌产业持续深耕品牌建设,目前已拥有 “昂美”“出云星”“中芝岫”等10个注册商标、3个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岫岩滑子蘑”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立足现有基础,岫岩加快将食用菌产业纳入“3+3”产业布局,即岫岩玉、食用菌、柞蚕3个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文化旅游、高端建材3个新兴产业,以科技为引领,全力推动食用菌种植走向现代化,注重品牌建设,全力打造一批食用菌名牌产品。

岫岩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支撑当地农业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未来,这片土地上的“富民蘑菇”将继续释放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潘宇昕)

在产品流通环节,岫岩同样下足功夫,130个冷藏库保障鲜香菇及时预冷,把“新鲜”送达全国;150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引入拌料机、装袋机、灭菌锅等机械,实现菌包半工厂化生产,既降低成本,又提升了菌包质量,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辽东半岛北部的古老小城岫岩满族自治县,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无尽宝藏,不仅出产着被誉为“中华第一玉”的岫玉,还享有“中国滑子蘑第一县”“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美誉。

岫岩食用菌产业历经数十年深耕,已成长为带动10万群众增收、年产值超27亿元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县富民”金钥匙。

76777b66d6fd4480b0d66230776e8808.png

图为以优质高产闻名的岫岩香菇

筑牢产业“基本盘”,多线品种提效益

作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岫岩食用菌种植量位居辽宁省县级之首、全国县级前列。2024年,全县食用菌种植量达3.3亿袋,鲜品和干品产量达到27.26万吨,涵盖香菇、滑子蘑、黑木耳、灵芝、平菇、秀珍菇、大球盖菇、羊肚蘑等多个品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产业成绩单”。

在品种布局上,香菇是岫岩种植量最大的食用菌,占比高达83%,以反季夏菇生产为主,占辽宁反季香菇栽培总量的50%,产品以鲜品和烘干品销往全国各地。此外,滑子蘑年产量3.5万吨,产品上市供货期为每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平菇、大球盖菇等其他食用菌年产量2.3万吨,主要以鲜品供应本地市场。

8adcd92dddf648aa8150e8079f427fda.png

图为石灰窑镇大炉村种植的滑子蘑

如今,岫岩已建成年产能500吨以上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余个,超百万袋生产基地100余个,食用菌专业村30余个,食用菌标准小区250个,2万户种菇农户在产业中获益,“小蘑菇”正茁壮长成“大产业”。

夯实发展“硬支撑”,风险防控有保障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在岫岩,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乡土人才”成为产业主力军,全县500余名技术骨干能独立指导香菇、滑子蘑等食用菌的菌袋制作和出菇管理,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同时,岫岩主动“牵手”高端科研力量,与国家食用菌协会、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持续攻关,推动产业升级。为降低菇农风险,自2014年起,岫岩将食用菌菌棒纳入辽宁省政策性保险体系,由中国人保、安华、太平洋等保险公司承保,为菇农撑起“安全伞”,让从业者安心创业、放心发展。

打通“产加销”全链条,出口创汇显实力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加工得好”,岫岩不断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目前,全县拥有鞍山槿宁食品、鞍山中通发展、德圣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市级加工龙头企业,以及鞍山合盛食品、岫岩纳曼科食品等加工出口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岫岩食用菌深加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北美、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占鞍山地区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0%以上。

在产品流通环节,岫岩同样下足功夫,130个冷藏库保障鲜香菇及时预冷,把“新鲜”送达全国;150个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引入拌料机、装袋机、灭菌锅等机械,实现菌包半工厂化生产,既降低成本,又提升了菌包质量,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擦亮品质“金名片”,好产业更需好品牌

岫岩围绕食用菌产业持续深耕品牌建设,目前已拥有 “昂美”“出云星”“中芝岫”等10个注册商标、3个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岫岩滑子蘑”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立足现有基础,岫岩加快将食用菌产业纳入“3+3”产业布局,即岫岩玉、食用菌、柞蚕3个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文化旅游、高端建材3个新兴产业,以科技为引领,全力推动食用菌种植走向现代化,注重品牌建设,全力打造一批食用菌名牌产品。

岫岩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支撑当地农业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未来,这片土地上的“富民蘑菇”将继续释放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潘宇昕)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