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李强 发自上海
11月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前一天,4100多家境外参展商带着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做好了最后准备。未来几天,他们将全力展示各自最优秀的一面,以期在这个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在进博会举办地上海,同样有很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扎根中国市场,也积极参与到进博会大舞台中。11月4日,川观新闻记者走进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和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零距离感受“超级”背后的硬核科技。然而探访下来,每一位参观者的感受都一致地令人意外:产品、技术厉害,但上海超级工厂本身更厉害。
从“零库存”到三十秒下线一台车
它是特斯拉最厉害的产品
上海市中心向南驱车60多公里,即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所在地。远远站在工厂大门外,一眼扫过,几百个“DOCK”(码头)环工厂四周紧密排开,场面颇为壮观。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外景(受访者供图)
这些码头前,各自紧密连接着卡车上搭载的大型集装箱,箱体内部,装满了这个超级工厂每天生产汽车所需要的零配件。每天,上千个集装箱由不同供应商运抵后,零配件产品迅速从这里装卸运至车间内部正飞驰运转的产线上。
“这些码头不仅是装卸货物的场所,更是整个超级工厂的仓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利用流动的集装箱省却了工厂里几乎所有的仓储面积,相当于用流动仓库代替了固定仓库,这种追求极致效率的物流环节,被特斯拉内部形象地称为Warehouse On Wheel(轮子上的仓库)物流系统。
一间面积高达86万平方米的工厂,年产近100万辆汽车,竟然做到了“零库存”。
工厂内部,则是另一番“极致”:直线型设计的工厂车间,架起三层楼高的平行生产线,焊装、总装等不同生产环节被全线拉通,几个生产制造环节被整合在一起。一眼望去,整个空间几乎被“塞”得满满当当,各种大型机械臂在狭窄的空间里精准“比划”着每一个动作。至窄处,甚至看上去有一种快要与墙体擦挂的即视感。
为什么会这么拥挤?
“看上去挤,是因为将工厂的平面面积和立体空间做到了最大化利用,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汽车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实现了一系列突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位工程师介绍。
视觉上,即可鲜明感受到技术突破带来的变化:生产五座和六座两款完全不同的车型,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快速来回切换,切换耗时只需70多秒;同一款车型生产,前后车辆可以做到完全不同的颜色;利用6000吨级压铸机,将焊接过程汽车后底板的连接工艺,从原本70多个零件焊接件组装需求,变成了一次压铸成型,制造时间从1—2小时狂减到只需要3—5分钟……
正是因为对工艺、技术和效率的极度追求,以往数千人才能完成的传统生产线工作效率,如今这个超级工厂只需要几十人即可完成。 比如,在特斯拉焊装车间,自动化率已经接近100%;在生产终端,30多秒就能下线一台车。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来自特斯拉的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3月,特斯拉成为全球首个突破600万辆纯电动车生产能级的企业,上海超级工厂则贡献了当年全年接近半数的产能。
上海超级工厂作为特斯拉首个在美国以外的工厂,马斯克曾公开表示,“上海超级工厂很难被超越。”对此,超级工厂的一位资深工程师解读称,目前特斯拉最厉害的产品不是车、不是机器人,而是超级工厂本身,因为它代表着特斯拉效率的最高水平。
挺进进博会
特斯拉带着最新黑科技赴亚太首秀
11月4日中午1点,刚刚从美国总部赶回来的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出现在记者面前,她带着这家企业的一手消息。而在进博会开幕当天,特斯拉将带着最新黑科技——特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Tesla Cybercab)亮相,在中国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来一场亚太地区首秀。
“如果把特斯拉还看成一家车企,那说明没有了解到特斯拉发展的最新进展,它不是一家单纯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而是一家科技公司。”陶琳坦言,如今在特斯拉全线业务布局中,汽车版块营收绝对值虽然在持续增加,但总体占比越来越小,因为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为特斯拉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现场,她还带来了特斯拉一系列关于无人驾驶的最新消息:今年6月,一辆Model Y 从美国得州超级工厂无人驾驶30分钟完成跨城交付,把“自己”送到了车主手中,这是史上首次车辆实现自主交付。目前,特斯拉又推出了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并已在美国多个城市行驶超过200万公里,今年年底还将进一步在美国其他8—10个城市中运行。
“特斯拉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就将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成型的商业化产品,并实现量产。”陶琳说。
此次进博会期间,特斯拉将带着其 Cybercab(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原型车亮相。这款没有刹车和油门等制动设施,没有后视镜、方向盘、充电口等装置,基于车辆完全自主驾驶的黑科技产品,将第一次在亚太地区完成首秀,与中国消费者零距离互动。
“Cybercab运营成本每公里只需要几毛钱,基本比公交车还便宜。而它搭载的特斯拉最新的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将比特斯拉过去所有智能产品的算力更强、图像处理能力更出色。”陶琳透露,因其采用拆箱式生产方式,该款车型的生产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代表了特斯拉最新的技术趋势。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累计的智能辅助驾驶里程已经超过100亿公里,由于自动驾驶让车辆的利用率可提高10倍,甚至能够24小时不停使用,因此特斯拉方面认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日趋成熟,将加快推动汽车市场发生变化,消费模式也将随之变化。
“不久以后,汽车将不再是家庭大宗经济产品或者投资,而是趋于快消品,汽车的流转速度也会越来越快。”陶琳认为。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对全球车商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个绝对不可错过的重要市场。再从国内市场看,目前四川是特斯拉在中西部地区布局门店数量和充电桩数量最多的省份,且营收增速等各方面指标持续领先,汽车总体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在陶琳看来,对于特斯拉未来在中国市场布局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四川无疑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李强 发自上海
11月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前一天,4100多家境外参展商带着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做好了最后准备。未来几天,他们将全力展示各自最优秀的一面,以期在这个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在进博会举办地上海,同样有很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扎根中国市场,也积极参与到进博会大舞台中。11月4日,川观新闻记者走进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和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零距离感受“超级”背后的硬核科技。然而探访下来,每一位参观者的感受都一致地令人意外:产品、技术厉害,但上海超级工厂本身更厉害。
从“零库存”到三十秒下线一台车
它是特斯拉最厉害的产品
上海市中心向南驱车60多公里,即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所在地。远远站在工厂大门外,一眼扫过,几百个“DOCK”(码头)环工厂四周紧密排开,场面颇为壮观。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外景(受访者供图)
这些码头前,各自紧密连接着卡车上搭载的大型集装箱,箱体内部,装满了这个超级工厂每天生产汽车所需要的零配件。每天,上千个集装箱由不同供应商运抵后,零配件产品迅速从这里装卸运至车间内部正飞驰运转的产线上。
“这些码头不仅是装卸货物的场所,更是整个超级工厂的仓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利用流动的集装箱省却了工厂里几乎所有的仓储面积,相当于用流动仓库代替了固定仓库,这种追求极致效率的物流环节,被特斯拉内部形象地称为Warehouse On Wheel(轮子上的仓库)物流系统。
一间面积高达86万平方米的工厂,年产近100万辆汽车,竟然做到了“零库存”。
工厂内部,则是另一番“极致”:直线型设计的工厂车间,架起三层楼高的平行生产线,焊装、总装等不同生产环节被全线拉通,几个生产制造环节被整合在一起。一眼望去,整个空间几乎被“塞”得满满当当,各种大型机械臂在狭窄的空间里精准“比划”着每一个动作。至窄处,甚至看上去有一种快要与墙体擦挂的即视感。
为什么会这么拥挤?
“看上去挤,是因为将工厂的平面面积和立体空间做到了最大化利用,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是汽车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实现了一系列突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位工程师介绍。
视觉上,即可鲜明感受到技术突破带来的变化:生产五座和六座两款完全不同的车型,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快速来回切换,切换耗时只需70多秒;同一款车型生产,前后车辆可以做到完全不同的颜色;利用6000吨级压铸机,将焊接过程汽车后底板的连接工艺,从原本70多个零件焊接件组装需求,变成了一次压铸成型,制造时间从1—2小时狂减到只需要3—5分钟……
正是因为对工艺、技术和效率的极度追求,以往数千人才能完成的传统生产线工作效率,如今这个超级工厂只需要几十人即可完成。 比如,在特斯拉焊装车间,自动化率已经接近100%;在生产终端,30多秒就能下线一台车。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来自特斯拉的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3月,特斯拉成为全球首个突破600万辆纯电动车生产能级的企业,上海超级工厂则贡献了当年全年接近半数的产能。
上海超级工厂作为特斯拉首个在美国以外的工厂,马斯克曾公开表示,“上海超级工厂很难被超越。”对此,超级工厂的一位资深工程师解读称,目前特斯拉最厉害的产品不是车、不是机器人,而是超级工厂本身,因为它代表着特斯拉效率的最高水平。
挺进进博会
特斯拉带着最新黑科技赴亚太首秀
11月4日中午1点,刚刚从美国总部赶回来的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出现在记者面前,她带着这家企业的一手消息。而在进博会开幕当天,特斯拉将带着最新黑科技——特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Tesla Cybercab)亮相,在中国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来一场亚太地区首秀。
“如果把特斯拉还看成一家车企,那说明没有了解到特斯拉发展的最新进展,它不是一家单纯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而是一家科技公司。”陶琳坦言,如今在特斯拉全线业务布局中,汽车版块营收绝对值虽然在持续增加,但总体占比越来越小,因为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为特斯拉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现场,她还带来了特斯拉一系列关于无人驾驶的最新消息:今年6月,一辆Model Y 从美国得州超级工厂无人驾驶30分钟完成跨城交付,把“自己”送到了车主手中,这是史上首次车辆实现自主交付。目前,特斯拉又推出了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并已在美国多个城市行驶超过200万公里,今年年底还将进一步在美国其他8—10个城市中运行。
“特斯拉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就将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成型的商业化产品,并实现量产。”陶琳说。
此次进博会期间,特斯拉将带着其 Cybercab(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原型车亮相。这款没有刹车和油门等制动设施,没有后视镜、方向盘、充电口等装置,基于车辆完全自主驾驶的黑科技产品,将第一次在亚太地区完成首秀,与中国消费者零距离互动。
“Cybercab运营成本每公里只需要几毛钱,基本比公交车还便宜。而它搭载的特斯拉最新的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将比特斯拉过去所有智能产品的算力更强、图像处理能力更出色。”陶琳透露,因其采用拆箱式生产方式,该款车型的生产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代表了特斯拉最新的技术趋势。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累计的智能辅助驾驶里程已经超过100亿公里,由于自动驾驶让车辆的利用率可提高10倍,甚至能够24小时不停使用,因此特斯拉方面认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日趋成熟,将加快推动汽车市场发生变化,消费模式也将随之变化。
“不久以后,汽车将不再是家庭大宗经济产品或者投资,而是趋于快消品,汽车的流转速度也会越来越快。”陶琳认为。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对全球车商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个绝对不可错过的重要市场。再从国内市场看,目前四川是特斯拉在中西部地区布局门店数量和充电桩数量最多的省份,且营收增速等各方面指标持续领先,汽车总体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在陶琳看来,对于特斯拉未来在中国市场布局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四川无疑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