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1日,大中矿业股票连续三日涨停,累计涨幅超过30%,在30日拿下第二个涨停时已触发深交所异常波动公告。这场资本热潮的催化剂,是公司全资孙公司刚刚获得的湖南鸡脚山锂矿《采矿许可证》。
这座锂矿资源量达4.9亿吨,相当于324万吨碳酸锂当量,设计年开采规模2000万吨,可支撑年产8万吨碳酸锂产能。在碳酸锂价格低位徘徊的当下,这一消息为何能引发市场如此热烈反应?
答案在于时机与稀缺性的交汇。2025年7月1日,新《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锂被列为战略性矿产,开采门槛大幅提高。而大中矿业获得的正是新法实施后自然资源部颁发的首张锂矿采矿证,这在当前合规要求收紧的背景下具有标志性意义。
新《矿产资源法》将锂列为战略性矿产,由自然资源部统一审批采矿许可证,一举终结了此前“遍地开花”的粗放开发模式。
锂矿开发已从单纯的“资源”“资本”驱动,转向了“政策与技术”的复合驱动模式。江西枧下窝矿区停产,宜春8家涉锂矿山遭遇合规性难题,盐湖巨头面临采矿证续期挑战。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此次合规整顿影响国内锂资源供应超过全国总产能的10%。
在这一背景下,大中矿业能够获得新法实施后首张锂矿采矿证,表明其项目在环保、安全和技术方案上达到了新规要求。鸡脚山锂矿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合规身份”的锂资源项目,稀缺性不言而喻。
此外,鸡脚山锂矿的资源规模确实令人瞩目:经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锂矿资源量达4.9亿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324万吨。这一资源规模使其成为国家“十四五”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大找矿成果。
更为关键的是其成本控制能力。大中矿业采用“采选冶一体化”的自营模式,这一模式已在其铁矿业务中得到验证:2025年上半年,其铁精粉单位销售成本374元/吨,毛利率达54.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大中矿业是国内规模领先的铁矿石采选企业,备案铁矿资源量6.9亿吨。然而,近年来铁矿市场持续低迷,从去年年初到今年年中,62%品位铁矿石基准价格从每吨120美元跌至93.15美元左右。
面对主业下滑,大中矿业自2022年开始布局锂电新能源赛道,与临武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达160亿元的锂矿采选及电池项目合作备忘录。
尽管碳酸锂价格从高点回落,但大中矿业仍持续推进锂电布局。通过湖南鸡脚山锂矿和四川加达锂矿两大项目,公司目前已形成472万吨碳酸锂当量的资源储备,跻身全国锂矿企业前列。
大中矿业重金押注锂资源的背后,是对锂电新能源行业长期需求的看好。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渗透率已超45%,预计2025年将达50%,产量可能达到1600万辆,占全球产量70%以上。
但更大的增长空间可能来自储能领域。随着“3060”双碳目标推进,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但其发电不稳定的特性催生了对储能设备的巨大需求。
尽管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可能放缓,储能需求预计保持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可能远超市场预期。
业务边际的持续改善,叠加股价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投资者者的关注。关于“在当前锂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是否会调整湖南锂项目的策略,例如直接出售部分精矿或加速冶炼产能建设进度”的问题。
大中矿业10月30日在投资者调研会上表示,关于湖南锂矿项目,公司未曾因价格的波动而影响项目的建设节奏。未来,公司的主要精力仍将继续放在采选冶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上,争取尽早实现投产,发挥公司的成本优势。
还有投资者提到,公司投资10个亿做金属锂电池项目,请问公司一直以采矿为主业,做金属锂呦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吗?请详细介绍一下公司是做电池还是电池附件?
公司基于对全球锂电产业链的深度研判和对新能源行业前景的坚定信心,依托自身锂矿资源优势,投资10亿元布局金属锂电池材料项目。该项目属于电池材料项目,是公司未来主要产品碳酸锂的进一步延伸。公司规划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为科研攻关阶段,预计2025年完成金属锂电池新材料研发、小试、中试。
此外,有投资者表示,公司有锂矿、铁矿等资源,请问公司在相关固态电解质方向是否有布局或者研发?
大中矿业公司始终密切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的技术变革与发展趋势,包括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演进。公司目前的核心资源和业务优势主要集中在锂矿、铁矿的采选冶上游领域,为下游产业提供关键的原料保障。关于固态电解质等电池材料的具体研发布局,公司会基于整体发展战略、技术储备及市场需求进行审慎规划和决策。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长河中,从“资源红利”到“高门槛准入”的转变,预示着行业将迎来更为深刻的重塑与整合。
10月29日至31日,大中矿业股票连续三日涨停,累计涨幅超过30%,在30日拿下第二个涨停时已触发深交所异常波动公告。这场资本热潮的催化剂,是公司全资孙公司刚刚获得的湖南鸡脚山锂矿《采矿许可证》。
这座锂矿资源量达4.9亿吨,相当于324万吨碳酸锂当量,设计年开采规模2000万吨,可支撑年产8万吨碳酸锂产能。在碳酸锂价格低位徘徊的当下,这一消息为何能引发市场如此热烈反应?
答案在于时机与稀缺性的交汇。2025年7月1日,新《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锂被列为战略性矿产,开采门槛大幅提高。而大中矿业获得的正是新法实施后自然资源部颁发的首张锂矿采矿证,这在当前合规要求收紧的背景下具有标志性意义。
新《矿产资源法》将锂列为战略性矿产,由自然资源部统一审批采矿许可证,一举终结了此前“遍地开花”的粗放开发模式。
锂矿开发已从单纯的“资源”“资本”驱动,转向了“政策与技术”的复合驱动模式。江西枧下窝矿区停产,宜春8家涉锂矿山遭遇合规性难题,盐湖巨头面临采矿证续期挑战。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此次合规整顿影响国内锂资源供应超过全国总产能的10%。
在这一背景下,大中矿业能够获得新法实施后首张锂矿采矿证,表明其项目在环保、安全和技术方案上达到了新规要求。鸡脚山锂矿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合规身份”的锂资源项目,稀缺性不言而喻。
此外,鸡脚山锂矿的资源规模确实令人瞩目:经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锂矿资源量达4.9亿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324万吨。这一资源规模使其成为国家“十四五”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大找矿成果。
更为关键的是其成本控制能力。大中矿业采用“采选冶一体化”的自营模式,这一模式已在其铁矿业务中得到验证:2025年上半年,其铁精粉单位销售成本374元/吨,毛利率达54.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大中矿业是国内规模领先的铁矿石采选企业,备案铁矿资源量6.9亿吨。然而,近年来铁矿市场持续低迷,从去年年初到今年年中,62%品位铁矿石基准价格从每吨120美元跌至93.15美元左右。
面对主业下滑,大中矿业自2022年开始布局锂电新能源赛道,与临武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达160亿元的锂矿采选及电池项目合作备忘录。
尽管碳酸锂价格从高点回落,但大中矿业仍持续推进锂电布局。通过湖南鸡脚山锂矿和四川加达锂矿两大项目,公司目前已形成472万吨碳酸锂当量的资源储备,跻身全国锂矿企业前列。
大中矿业重金押注锂资源的背后,是对锂电新能源行业长期需求的看好。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渗透率已超45%,预计2025年将达50%,产量可能达到1600万辆,占全球产量70%以上。
但更大的增长空间可能来自储能领域。随着“3060”双碳目标推进,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但其发电不稳定的特性催生了对储能设备的巨大需求。
尽管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可能放缓,储能需求预计保持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可能远超市场预期。
业务边际的持续改善,叠加股价的快速上涨也引发了投资者者的关注。关于“在当前锂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是否会调整湖南锂项目的策略,例如直接出售部分精矿或加速冶炼产能建设进度”的问题。
大中矿业10月30日在投资者调研会上表示,关于湖南锂矿项目,公司未曾因价格的波动而影响项目的建设节奏。未来,公司的主要精力仍将继续放在采选冶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上,争取尽早实现投产,发挥公司的成本优势。
还有投资者提到,公司投资10个亿做金属锂电池项目,请问公司一直以采矿为主业,做金属锂呦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吗?请详细介绍一下公司是做电池还是电池附件?
公司基于对全球锂电产业链的深度研判和对新能源行业前景的坚定信心,依托自身锂矿资源优势,投资10亿元布局金属锂电池材料项目。该项目属于电池材料项目,是公司未来主要产品碳酸锂的进一步延伸。公司规划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为科研攻关阶段,预计2025年完成金属锂电池新材料研发、小试、中试。
此外,有投资者表示,公司有锂矿、铁矿等资源,请问公司在相关固态电解质方向是否有布局或者研发?
大中矿业公司始终密切关注新能源产业链的技术变革与发展趋势,包括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演进。公司目前的核心资源和业务优势主要集中在锂矿、铁矿的采选冶上游领域,为下游产业提供关键的原料保障。关于固态电解质等电池材料的具体研发布局,公司会基于整体发展战略、技术储备及市场需求进行审慎规划和决策。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长河中,从“资源红利”到“高门槛准入”的转变,预示着行业将迎来更为深刻的重塑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