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0月29日霍莱沃(68868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泰海通证券、东方证券、开源证券、浙商证券、华西证券、汇添富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浙商资管、上海臻宜投资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能否介绍下公司第三季度经营情况?答: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2,759,138.92元,同比增长7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01,881.38元,同比增长59.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53,902.81元,同比增长40.89%。 问: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何大幅增长?答:公司下游领域景气度提升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拓展机遇,公司业务整体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在手订单的交付工作,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问:航天强国近期被重点及,公司商业航天领域今年的业务发展情况怎么样?答:今年以来,公司的商业航天领域订单高速增长,已与国内多家主流卫星制造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一方面,公司卫星制造客户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主要得益于前期在标杆客户建立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单客户的价值量快速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卫星测量系统方面的产品线拓宽,公司在星载相控阵测量系统、射频微波测量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整星测量系统、光学测量系统等产品线。 问:在当前国际形式下,关键软件的重要程度进一步升,公司CAE软件业务今年的发展情况怎么样?答:CE是关键软件中的重要产品,其国产化推进工作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推进CE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工作,研发方面,公司目前正在开展I+CE研发工作,开发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生成式智能电磁逆设计内核;市场方面,公司CE产品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产品已被中航、中电科、星网、中船、航发、航天科技等大型央企验证并持续采购,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形式下,国产CE软件有望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我们也将在前期积累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大投入以推动CE产品的技术迭代和市场占有率提升。 问:能否介绍下公司隐身测量业务进展情况、未来发展前景?答:电磁技术是“网电攻防、无人智能、高超声速”等新质新域的共性关键技术,电磁CE软件和测量系统已成为以上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的关键支撑工具,隐身测量系统正是在此背景下兴起的一个代表性业务。十五五期间,特种领域有望向以电磁技术为核心的新质新域加速集中,公司隐身测量业务景气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问:公司怎么看待物理AI,在物理AI方面有何布局?答:物理I是融合物理学原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领域,被定义为下一代I形态的核心,其本质是通过让人工智能学习并深度融合物理学原理,构建由物理定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面向复杂物理问题的智能系统,实现物理问题的算法优化、结果预测等功能,形成物理世界与数值仿真深度虚实协同的动态闭环。I+CE即以人工智能赋能工程仿真,是物理I落地的关键载体,物理I的核心场景(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数字孪生)均以I+CE技术为关键支撑。 公司于2025年启动I+CE研发项目——基于生成式智能逆设计内核的新一代电磁CE软件,开发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生成式智能电磁逆设计内核,在持续提升电磁CE软件固有仿真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电磁CE软件的电磁辅助设计内核进行赋能,开发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生成式智能电磁逆设计内核,旨在降低设计初期工程师在筛选方案和反复仿真上投入的时间成本。未来,公司将长期致力于将最新I技术赋能CE产品研发,最终打造以高效算法为基石、专家知识为指引、持续学习为特征的超级智能设计与验证系统。
霍莱沃(688682)主营业务:电磁测量系统业务、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相控阵产品业务、通用测试业务四大类。
霍莱沃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2.15亿元,同比上升14.27%;归母净利润704.0万元,同比下降31.98%;扣非净利润37.03万元,同比下降94.58%;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3亿元,同比上升76.2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70.19万元,同比上升59.9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65.39万元,同比上升40.89%;负债率26.88%,投资收益301.97万元,财务费用95.01万元,毛利率25.81%。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907.74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0月29日霍莱沃(68868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国泰海通证券、东方证券、开源证券、浙商证券、华西证券、汇添富基金、信达澳亚基金、浙商资管、上海臻宜投资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能否介绍下公司第三季度经营情况?答: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2,759,138.92元,同比增长7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01,881.38元,同比增长59.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53,902.81元,同比增长40.89%。 问: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何大幅增长?答:公司下游领域景气度提升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市场拓展机遇,公司业务整体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在手订单的交付工作,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问:航天强国近期被重点及,公司商业航天领域今年的业务发展情况怎么样?答:今年以来,公司的商业航天领域订单高速增长,已与国内多家主流卫星制造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一方面,公司卫星制造客户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主要得益于前期在标杆客户建立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单客户的价值量快速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卫星测量系统方面的产品线拓宽,公司在星载相控阵测量系统、射频微波测量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整星测量系统、光学测量系统等产品线。 问:在当前国际形式下,关键软件的重要程度进一步升,公司CAE软件业务今年的发展情况怎么样?答:CE是关键软件中的重要产品,其国产化推进工作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推进CE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工作,研发方面,公司目前正在开展I+CE研发工作,开发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生成式智能电磁逆设计内核;市场方面,公司CE产品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产品已被中航、中电科、星网、中船、航发、航天科技等大型央企验证并持续采购,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形式下,国产CE软件有望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我们也将在前期积累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大投入以推动CE产品的技术迭代和市场占有率提升。 问:能否介绍下公司隐身测量业务进展情况、未来发展前景?答:电磁技术是“网电攻防、无人智能、高超声速”等新质新域的共性关键技术,电磁CE软件和测量系统已成为以上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的关键支撑工具,隐身测量系统正是在此背景下兴起的一个代表性业务。十五五期间,特种领域有望向以电磁技术为核心的新质新域加速集中,公司隐身测量业务景气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问:公司怎么看待物理AI,在物理AI方面有何布局?答:物理I是融合物理学原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叉领域,被定义为下一代I形态的核心,其本质是通过让人工智能学习并深度融合物理学原理,构建由物理定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面向复杂物理问题的智能系统,实现物理问题的算法优化、结果预测等功能,形成物理世界与数值仿真深度虚实协同的动态闭环。I+CE即以人工智能赋能工程仿真,是物理I落地的关键载体,物理I的核心场景(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数字孪生)均以I+CE技术为关键支撑。 公司于2025年启动I+CE研发项目——基于生成式智能逆设计内核的新一代电磁CE软件,开发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生成式智能电磁逆设计内核,在持续提升电磁CE软件固有仿真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电磁CE软件的电磁辅助设计内核进行赋能,开发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生成式智能电磁逆设计内核,旨在降低设计初期工程师在筛选方案和反复仿真上投入的时间成本。未来,公司将长期致力于将最新I技术赋能CE产品研发,最终打造以高效算法为基石、专家知识为指引、持续学习为特征的超级智能设计与验证系统。
霍莱沃(688682)主营业务:电磁测量系统业务、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相控阵产品业务、通用测试业务四大类。
霍莱沃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2.15亿元,同比上升14.27%;归母净利润704.0万元,同比下降31.98%;扣非净利润37.03万元,同比下降94.58%;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13亿元,同比上升76.2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70.19万元,同比上升59.9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65.39万元,同比上升40.89%;负债率26.88%,投资收益301.97万元,财务费用95.01万元,毛利率25.81%。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907.74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