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道通科技(688208.SH)同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与境外上市计划,以"业绩高增+资本布局"的双重动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飙升61.81%,盈利规模已超去年全年;同时宣布启动境外发行 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筹备工作,以业绩高增为基石的国际化战略升级正式拉开序幕。
道通科技三季度业绩呈现"营收与盈利同步高增"的强劲态势。财报显示,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6亿元,同比增长24.69%;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35.49%;尤为亮眼的是,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达7.1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1.81%,盈利质量显著提升。这一盈利规模不仅远超2024年全年水平,更印证了公司"AI+垂直场景"战略的落地成效。
业绩高增的核心驱动力源于AI技术对主业的深度赋能。在 AI+诊断领域,公司持续深化 AI 多模态语音大模型和AI Agents 应用,具备 AI 特性的数字维修新品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其中TPMS产品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 AI+充电领域,公司发布了 AI 驱动的新一代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实现了核心部件自研及系统集成创新,并持续深化“数智能源充电大模型”以及充电运营云、运维云、能源管理云等系列 AI Agents 的应用,推进能源、交通、停车场运营、酒店公寓等多个全球行业顶级客户的项目交付。这种"硬件入口+AI服务"的模式,正持续释放商业价值。
全球化布局提速,高增长有望持续
在业绩增长的背后,是道通科技全球化市场的持续突破。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全球核心市场落地多个标杆项目,彰显其国际化运营能力:北美市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个光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成并获电力公司许可,具备规模化复制条件;欧洲市场,荷兰光储充示范站攻克受限电网快充难题,冰岛兆瓦级充电系统顺利部署;新兴市场中,马来西亚直流快充站投运,南非开普敦最大电动公交充电枢纽已投入30台快充单元,年底将扩容至50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TPMS 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作为全球领先的 TPMS 传感器厂商,道通科技受益于替换高潮的政策红利。
乘用车方面,美国、欧洲和中国大陆分别于 2007 年 9 月、2014 年 11 月和 2020 年 1月要求新车强制安装 TPMS,北美市场成熟度高,随着车主安全意识的提升,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欧洲和国内已进入爆发期,增长强劲。商用车方面,欧洲自2024 年 7 月起,商用车必须配备 TPMS;美国商用车装配 TPMS 有碳积分奖励;中国分别在 2018 和 2020 年出台针对营运客车和重卡的 TPMS 强制安装法规,预计到 2030 年,强制法规也将为后市场商用车 TPMS 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道通科技表示,公司按照海外存量车,保守按 10 年一个替换周期测算,全球汽车后市场每年新增胎压传感器的需求超过 300 亿元。公司 TPMS 产品预计可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多元化的全球布局有效对冲了单一市场波动风险,也为业绩增长提供了稳定支撑。目前,公司已形成"AI+诊断""AI+充电"两大成熟增长曲线,并正培育"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作为第三增长曲线,通过多模态识别、巡检业务等专属大模型的研发,向AI及具身机器人行业应用龙头目标迈进。
冲刺港股上市,剑指国际化战略升级
在业绩持续高增的窗口期,道通科技抛出赴港上市计划,彰显其深化国际化布局的决心。根据公司公告,此次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核心目标在于增强境外投融资及运营能力,持续吸引全球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截至目前,公司正与中介机构商讨具体方案,后续需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并取得境内外监管机构批准,最终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资本市场人士分析,道通科技此时启动港股上市恰逢其时。一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为公司提供更广阔的融资平台,支撑其全球研发投入与市场扩张;另一方面,港股上市有助于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更好地对接全球客户与合作伙伴,契合其"AI+全球化"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