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布会:点亮科技树

长江策略

3周前

报告摘要

⭕ 背景: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出席新闻发布会。

⭕ 焦点:解析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布会,点亮科技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初步估计未来 5 年会新增 10 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 10 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1)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1)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2) 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3) 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 “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1)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2)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 3)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 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举措。

⭕ 展望:慢牛在望,中国资产有望迎来重估

展望后市,科技已至周期渐起,勾勒全面牛市拼图。 在“十五五”规划政策指导下,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传统地产拉动的经济需求端的波动有所下降,而新质生产力等供给端拉动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抬升;1)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部分新兴的科技产业正凭借技术进步的手段,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AI、机器人等产业正在经历“0>1”的技术商业化的关键窗口期; 2)稀缺供给应享估值溢价:资源品从传统的经济周期驱动转向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双轮驱动,对长期结构性供需错配下的稀缺性进行定价,是在为一场确定的能源革命和不确定的全球格局进行定价;3)过剩产能逐步出清带来估值修复:光伏、化工等部分行业已迎来“反内卷”政策落地,若行业供给加速出清,股票估值或将进一步修复。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超过预期;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3、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策略展望:

1、 源头活水,慢牛在望。从宏观环境和流动性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球宏观流动性或更为宽松,同时随着国内科技产业政策不断催化,更多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活跃度,还有长线资金不断入市,大盘或走“慢牛”行情,在股市“赚钱效应”影响下,居民存款或逐步成为股票市场资金的新的来源。

2、配置方向上: 在“十五五”规划政策指导下, 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传统地产拉动的经济需求端的波动有所下降,而新质生产力等供给端的影响正在逐步抬升。1)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部分新兴的科技产业正凭借技术进步的手段,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AI、机器人等产业正在经历“0>1”的技术商业化的关键窗口期。2)稀缺供给应享估值溢价:资源品从传统的经济周期驱动转向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双轮驱动,对长期结构性供需错配下的稀缺性进行定价,是在为一场确定的能源革命和不确定的全球格局进行定价。 3)过剩产能逐步出清带来估值修复:光伏、化工等部分行业已迎来“反内卷”政策落地,若行业供给加速出清,股票估值或将进一步修复。

以上内容节选自长江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详见《解析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布会:点亮科技树》,完整内容欢迎联系长江策略戴清团队!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超过预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会增加市场不确定性,影响风险资产的表现,权益市场可能会因此受到冲击,特别是如果紧张局势影响到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

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政策变动,特别是针对特定行业的政策调整,如环保政策、行业监管加强或贸易政策变化,可能会对相关行业的公司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权益市场中这些行业的股价表现。

3、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消费需求萎缩,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额下降,同时可能引发企业投资意愿降低,减少新项目投资和生产规模扩张,影响市场中这些行业的未来盈利预期。



报告摘要

⭕ 背景: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年10月23日,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出席新闻发布会。

⭕ 焦点:解析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布会,点亮科技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初步估计未来 5 年会新增 10 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 10 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1)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1)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2) 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3) 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 “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1)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2)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 3)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 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举措。

⭕ 展望:慢牛在望,中国资产有望迎来重估

展望后市,科技已至周期渐起,勾勒全面牛市拼图。 在“十五五”规划政策指导下,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传统地产拉动的经济需求端的波动有所下降,而新质生产力等供给端拉动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抬升;1)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部分新兴的科技产业正凭借技术进步的手段,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AI、机器人等产业正在经历“0>1”的技术商业化的关键窗口期; 2)稀缺供给应享估值溢价:资源品从传统的经济周期驱动转向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双轮驱动,对长期结构性供需错配下的稀缺性进行定价,是在为一场确定的能源革命和不确定的全球格局进行定价;3)过剩产能逐步出清带来估值修复:光伏、化工等部分行业已迎来“反内卷”政策落地,若行业供给加速出清,股票估值或将进一步修复。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超过预期;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3、宏观经济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策略展望:

1、 源头活水,慢牛在望。从宏观环境和流动性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球宏观流动性或更为宽松,同时随着国内科技产业政策不断催化,更多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活跃度,还有长线资金不断入市,大盘或走“慢牛”行情,在股市“赚钱效应”影响下,居民存款或逐步成为股票市场资金的新的来源。

2、配置方向上: 在“十五五”规划政策指导下, 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传统地产拉动的经济需求端的波动有所下降,而新质生产力等供给端的影响正在逐步抬升。1)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部分新兴的科技产业正凭借技术进步的手段,通过优质供给创造新增需求,AI、机器人等产业正在经历“0>1”的技术商业化的关键窗口期。2)稀缺供给应享估值溢价:资源品从传统的经济周期驱动转向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双轮驱动,对长期结构性供需错配下的稀缺性进行定价,是在为一场确定的能源革命和不确定的全球格局进行定价。 3)过剩产能逐步出清带来估值修复:光伏、化工等部分行业已迎来“反内卷”政策落地,若行业供给加速出清,股票估值或将进一步修复。

以上内容节选自长江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详见《解析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布会:点亮科技树》,完整内容欢迎联系长江策略戴清团队!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超过预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会增加市场不确定性,影响风险资产的表现,权益市场可能会因此受到冲击,特别是如果紧张局势影响到全球贸易和经济合作。

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政策变动,特别是针对特定行业的政策调整,如环保政策、行业监管加强或贸易政策变化,可能会对相关行业的公司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权益市场中这些行业的股价表现。

3、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消费需求萎缩,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额下降,同时可能引发企业投资意愿降低,减少新项目投资和生产规模扩张,影响市场中这些行业的未来盈利预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