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刺港股上市

智车科技

1周前

2025年10月2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利天恒”)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GoldmanSachs、J.P.Morgan及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2025年10月2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利天恒”)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Goldman Sachs、J.P.Morgan及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996年的百利药业成立,以仿制药研发生产起家。2010年开始布局创新药研发,用仿制药和中成药销售收入支持创新药研发。

2014年百利天恒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在美国设立子公司SystImmune,开展创新疗法及新药管线的发现,投入大量的资源开展ADC药物及双抗等药物研发。

图片

通过在美十年努力,百利天恒构建起了包括SEBA双抗平台及HIRE-ADC技术平台,ADC药物研发平台已推进包括iza-bren在内的9条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管线,并开展约70项临床研究;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GNC)平台已推进4条临床阶段药物管线;创新ARC药物研发平台已获IND批准的潜在全球首创候选药物BL-ARC001。

百利天恒创新药管线 | 图源:招股书

值得关注的是,iza-bren是全球首创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的EGFR×HER3双特异性ADC,截至目前已开展40余项临床研究,美国进行5项,中国进行10项多适应症III期试验,其中7项获国家药监局列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2024年,百利天恒与BMS就iza-bren达成总额84亿美元、首付8亿美元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协议,这是全球ADC领域迄今单个资产交易金额最高的案例。

2025年7月,iza-bren用于鼻咽癌后线治疗的III期临床期中分析已达到主要终点,并于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优先审评资格,公司已就该治疗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截至最新可行日期,百利天恒创新药物管线共有15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及2种已受理IND申请药物,其中6种正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所有资产均为自主研发。

在财务方面,百利天恒收入主要来自药品销售。2022至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药品销售收入分别为7.02亿元、5.60亿元、4.87亿元及1.64亿元。

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82亿元、7.81亿元及11.18亿元,2024年实现净利润37.08亿元,主要由于向BMS收取首付款,标志着公司创新肿瘤药物组合首次录得收入。

截至最新可行日期,公司控股股东为朱义博士,直接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2.22%。

百利天恒的上市,将进一步推动其在全球肿瘤创新药物领域的布局,也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持续发力、加速全球化发展的新进程。

原文标题 : 百利天恒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刺港股上市

2025年10月2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利天恒”)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GoldmanSachs、J.P.Morgan及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2025年10月21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利天恒”)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Goldman Sachs、J.P.Morgan及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996年的百利药业成立,以仿制药研发生产起家。2010年开始布局创新药研发,用仿制药和中成药销售收入支持创新药研发。

2014年百利天恒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在美国设立子公司SystImmune,开展创新疗法及新药管线的发现,投入大量的资源开展ADC药物及双抗等药物研发。

图片

通过在美十年努力,百利天恒构建起了包括SEBA双抗平台及HIRE-ADC技术平台,ADC药物研发平台已推进包括iza-bren在内的9条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管线,并开展约70项临床研究;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GNC)平台已推进4条临床阶段药物管线;创新ARC药物研发平台已获IND批准的潜在全球首创候选药物BL-ARC001。

百利天恒创新药管线 | 图源:招股书

值得关注的是,iza-bren是全球首创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的EGFR×HER3双特异性ADC,截至目前已开展40余项临床研究,美国进行5项,中国进行10项多适应症III期试验,其中7项获国家药监局列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2024年,百利天恒与BMS就iza-bren达成总额84亿美元、首付8亿美元的全球战略许可及合作协议,这是全球ADC领域迄今单个资产交易金额最高的案例。

2025年7月,iza-bren用于鼻咽癌后线治疗的III期临床期中分析已达到主要终点,并于9月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优先审评资格,公司已就该治疗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截至最新可行日期,百利天恒创新药物管线共有15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及2种已受理IND申请药物,其中6种正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所有资产均为自主研发。

在财务方面,百利天恒收入主要来自药品销售。2022至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药品销售收入分别为7.02亿元、5.60亿元、4.87亿元及1.64亿元。

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82亿元、7.81亿元及11.18亿元,2024年实现净利润37.08亿元,主要由于向BMS收取首付款,标志着公司创新肿瘤药物组合首次录得收入。

截至最新可行日期,公司控股股东为朱义博士,直接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约72.22%。

百利天恒的上市,将进一步推动其在全球肿瘤创新药物领域的布局,也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持续发力、加速全球化发展的新进程。

原文标题 : 百利天恒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刺港股上市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