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单利率与资金利率背离原因何在?——华创资管债券日报 2025-10-17

屈庆债券论坛

3周前

另一方面由于二季度以来债券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行,而存单利率受资金宽松影响上行幅度相对有限,存单利率和短债利率的利差也收敛至近三年95%分位数,存单相较短债的性价比明显下降,尤其是对需要考虑免税效应的自营资金而言,短端利率债的性价比更是远超同业存单,这对同业存单的需求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存单利率与资金利率背离原因何在?

进入二季度以来,在外部贸易不确定性和国内终端需求整体趋弱的大背景下,央行延续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资金利率中枢整体下行,近期以DR007加权利率为代表的市场资金利率绝对水平已创下年内新低。然而在资金利率创新低的同时,存单利率三季度以来一直呈现易上难下格局,1YAAACD与DR007加权利率的利差近期创下年内新高。存单利率与资金利率的背离原因何在?未来存单利率走势如何?对债市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尝试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存单的供需失衡是近期存单利率易上难下的主要原因。从供给的角度看,银行存在较为强烈的发行同业存单的动机。一方面银行获取稳定负债需求上升。随着近年来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尤其是2022年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背景下的3年及以上期限的高息定期存款逐步到期,居民在追求相对更高收益的动机驱使下,储蓄存款向非银存款(资管产品、股市等)搬家的趋势较为明显,股市情绪的升温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考虑到储蓄存款较为稳定,而非银存款则受资管产品和股市交易影响流动性较强,储蓄存款向非银存款的搬家就会导致银行负债端稳定性的下降,出于维护负债端稳定性的需求,银行存在较强的发行同业存单获取稳定负债的意愿。

另一方面,同业存单面临较为显著的再融资压力。6月份以来受市场调整影响,同业存单净融资持续为负,而四季度同业存单到期压力还将逐月递增。净融资缺口叠加到期压力,且临近跨年时间窗口,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再融资的意愿也较强。

从需求的角度看,同业存单的配置需求整体偏弱。一方面随着股市的持续升温,银行负债端稳定性的下降会使银行配置同业存单的需求减少,而货币基金、现金理财产品等非银需求方同样也会受到股市的虹吸效应,规模整体下滑,对同业存单的配置需求也会相应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二季度以来债券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行,而存单利率受资金宽松影响上行幅度相对有限,存单利率和短债利率的利差也收敛至近三年95%分位数,存单相较短债的性价比明显下降,尤其是对需要考虑免税效应的自营资金而言,短端利率债的性价比更是远超同业存单,这对同业存单的需求也会带来一定影响。供给压力较大而需求整体偏弱,同业存单利率易上难下也就不足为怪了。

展望未来,考虑到四季度出于监管指标和年底流动性的考虑,银行对负债端稳定性的需求大概率有增无减,叠加到期再融资压力的逐月上升,若央行不引导资金利率进一步下台阶,同业存单利率易上难下的格局恐难打破。但对债市而言,考虑到存单利率相较债券利率明显偏低,即使存单利率出现进一步上行,存单与债券利率的利差仍有较大收敛空间,对债券而言影响或较为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二季度以来债券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行,而存单利率受资金宽松影响上行幅度相对有限,存单利率和短债利率的利差也收敛至近三年95%分位数,存单相较短债的性价比明显下降,尤其是对需要考虑免税效应的自营资金而言,短端利率债的性价比更是远超同业存单,这对同业存单的需求也会带来一定影响。

存单利率与资金利率背离原因何在?

进入二季度以来,在外部贸易不确定性和国内终端需求整体趋弱的大背景下,央行延续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资金利率中枢整体下行,近期以DR007加权利率为代表的市场资金利率绝对水平已创下年内新低。然而在资金利率创新低的同时,存单利率三季度以来一直呈现易上难下格局,1YAAACD与DR007加权利率的利差近期创下年内新高。存单利率与资金利率的背离原因何在?未来存单利率走势如何?对债市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尝试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存单的供需失衡是近期存单利率易上难下的主要原因。从供给的角度看,银行存在较为强烈的发行同业存单的动机。一方面银行获取稳定负债需求上升。随着近年来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尤其是2022年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背景下的3年及以上期限的高息定期存款逐步到期,居民在追求相对更高收益的动机驱使下,储蓄存款向非银存款(资管产品、股市等)搬家的趋势较为明显,股市情绪的升温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考虑到储蓄存款较为稳定,而非银存款则受资管产品和股市交易影响流动性较强,储蓄存款向非银存款的搬家就会导致银行负债端稳定性的下降,出于维护负债端稳定性的需求,银行存在较强的发行同业存单获取稳定负债的意愿。

另一方面,同业存单面临较为显著的再融资压力。6月份以来受市场调整影响,同业存单净融资持续为负,而四季度同业存单到期压力还将逐月递增。净融资缺口叠加到期压力,且临近跨年时间窗口,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再融资的意愿也较强。

从需求的角度看,同业存单的配置需求整体偏弱。一方面随着股市的持续升温,银行负债端稳定性的下降会使银行配置同业存单的需求减少,而货币基金、现金理财产品等非银需求方同样也会受到股市的虹吸效应,规模整体下滑,对同业存单的配置需求也会相应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二季度以来债券收益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行,而存单利率受资金宽松影响上行幅度相对有限,存单利率和短债利率的利差也收敛至近三年95%分位数,存单相较短债的性价比明显下降,尤其是对需要考虑免税效应的自营资金而言,短端利率债的性价比更是远超同业存单,这对同业存单的需求也会带来一定影响。供给压力较大而需求整体偏弱,同业存单利率易上难下也就不足为怪了。

展望未来,考虑到四季度出于监管指标和年底流动性的考虑,银行对负债端稳定性的需求大概率有增无减,叠加到期再融资压力的逐月上升,若央行不引导资金利率进一步下台阶,同业存单利率易上难下的格局恐难打破。但对债市而言,考虑到存单利率相较债券利率明显偏低,即使存单利率出现进一步上行,存单与债券利率的利差仍有较大收敛空间,对债券而言影响或较为有限。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