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锦浪科技(300763.SZ)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本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9 亿元,同比增长3.43%;归母净利润 2.63 亿元 , 同比减少16.85%;扣除净利润2.53 亿元,同比减少18.42%。
2025年前三季度,该公司业绩整体表现十分亮眼。营业收入达到56.63亿元,同比增长了9.71%;净利润指标更是逆势上扬,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65亿元和8.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9.39%和27.32%。此外,基本每股收益2.19元/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9.59%。
(截图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同一日,锦浪科技还发布了2025年度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拟发行16.77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主要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新建项目、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龙头底色:全球市场稳居前三
创立于 2005 年的锦浪科技,由国家级引才计划人才王一鸣领衔,专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及系统研发生产,2019 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现已发展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其产品已迭代至第六代,连续十年获欧洲 EuPD “顶级光伏逆变器品牌” 认证,户用单相逆变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伍德麦肯兹最新统计,2024年锦浪科技在全球逆变器市场份额稳居前五,其中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市占率更是连续三年保持全球前三。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1329.52MW,主要分布于华东、华中地区。
截至今年9月,锦浪科技新获52项专利授权,同比增幅超8%。根据天眼查大数据显示,该公司对外投资企业共9家,参与招投标项目441次;拥有商标信息342条、专利信息462条、著作权信息13条,并持有32个行政许可。
布局谋远:16.77 亿募资押注高效产能
在业务扩张上,锦浪科技于三季报发布当日同步披露可转债发行计划,拟募资 16.77 亿元加码核心赛道。
而在投资具体项目上,其中3.55 亿元投向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3.33 亿元用于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产能建设(达产后新增2.5万台/年产能),2.91亿元布局中大功率储能逆变器项目。
研发与数智化是另一重点,2.48 亿元将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叠加上半年 2.15 亿元研发投入,2020 年以来累计研发开支已达 14.79 亿元。产能方面,2025 年上半年逆变器实际产能 175 万台/年,较 2024 年同期翻倍,期内销量46.62 万台,2024 年全年出货量 91.29 万台。
中期答卷:储能成增长引擎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表现更为亮眼:实现营收 37.94 亿元,同比增长了13.09%;归母净利润 6.02 亿元,同比激增 70.96%,净利润率提升至 15.87%。
其中,储能逆变器业务大爆发,实现收入7.93 亿元,同比暴增高达 313.51%;新能源电力业务毛利率为52.78%,收益贡献较为稳定。
销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逆变器销量为46.62万台。其中,并网逆变器毛利率为26.12%,同比提高了7.62个百分点;储能逆变器的毛利率30.27%,同比提升了2.69个百分点。
同时,财务状况同步改善。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8.11 亿元,同比增长 36.56%;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3.28 亿元,实现 2018 年以来首次回正。资产负债率降至 56.35%,较 2022 年末的 71.55% 大幅回落。
研发投入上,根据其2025年中报,该公司上半年已经投入资金2.15亿元,同比增长了22.6%。
暗礁风险:行业竞争与需求波动存隐忧
在风险方面,锦浪科技的传统主业明显承压。上半年并网逆变器收入 18.20 亿元,同比下降11.22%,户用光伏系统毛利率下滑 3.19 个百分点。海外市场亦现疲态,8 月国内逆变器对欧洲出口同比下降 1.6%,公司海外毛利率同步微降 0.38 个百分点。
行业层面,储能领域价格战加剧,工商业储能报价低至 0.38元/Wh;国内光伏需求可能随“抢装潮”退去回落。运营效率也待提升,存货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低于行业平均,叠加 73.39 亿元长期借款带来的利息负担,构成潜在压力。若政策变动、原材料涨价或竞争加剧,可能影响其业绩稳定性。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光伏主业,加速储能业务拓展,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可见,在碳中和浪潮下,锦浪科技正以技术创新为矛,全球化布局为盾,在光储融合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其能否持续领跑行业,市场正拭目以待。
10月15日,锦浪科技(300763.SZ)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本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9 亿元,同比增长3.43%;归母净利润 2.63 亿元 , 同比减少16.85%;扣除净利润2.53 亿元,同比减少18.42%。
2025年前三季度,该公司业绩整体表现十分亮眼。营业收入达到56.63亿元,同比增长了9.71%;净利润指标更是逆势上扬,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65亿元和8.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9.39%和27.32%。此外,基本每股收益2.19元/股,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9.59%。
(截图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同一日,锦浪科技还发布了2025年度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拟发行16.77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主要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新建项目、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龙头底色:全球市场稳居前三
创立于 2005 年的锦浪科技,由国家级引才计划人才王一鸣领衔,专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及系统研发生产,2019 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现已发展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作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其产品已迭代至第六代,连续十年获欧洲 EuPD “顶级光伏逆变器品牌” 认证,户用单相逆变器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伍德麦肯兹最新统计,2024年锦浪科技在全球逆变器市场份额稳居前五,其中在分布式光伏领域的市占率更是连续三年保持全球前三。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1329.52MW,主要分布于华东、华中地区。
截至今年9月,锦浪科技新获52项专利授权,同比增幅超8%。根据天眼查大数据显示,该公司对外投资企业共9家,参与招投标项目441次;拥有商标信息342条、专利信息462条、著作权信息13条,并持有32个行政许可。
布局谋远:16.77 亿募资押注高效产能
在业务扩张上,锦浪科技于三季报发布当日同步披露可转债发行计划,拟募资 16.77 亿元加码核心赛道。
而在投资具体项目上,其中3.55 亿元投向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3.33 亿元用于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产能建设(达产后新增2.5万台/年产能),2.91亿元布局中大功率储能逆变器项目。
研发与数智化是另一重点,2.48 亿元将用于上海研发中心建设,叠加上半年 2.15 亿元研发投入,2020 年以来累计研发开支已达 14.79 亿元。产能方面,2025 年上半年逆变器实际产能 175 万台/年,较 2024 年同期翻倍,期内销量46.62 万台,2024 年全年出货量 91.29 万台。
中期答卷:储能成增长引擎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表现更为亮眼:实现营收 37.94 亿元,同比增长了13.09%;归母净利润 6.02 亿元,同比激增 70.96%,净利润率提升至 15.87%。
其中,储能逆变器业务大爆发,实现收入7.93 亿元,同比暴增高达 313.51%;新能源电力业务毛利率为52.78%,收益贡献较为稳定。
销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逆变器销量为46.62万台。其中,并网逆变器毛利率为26.12%,同比提高了7.62个百分点;储能逆变器的毛利率30.27%,同比提升了2.69个百分点。
同时,财务状况同步改善。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8.11 亿元,同比增长 36.56%;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3.28 亿元,实现 2018 年以来首次回正。资产负债率降至 56.35%,较 2022 年末的 71.55% 大幅回落。
研发投入上,根据其2025年中报,该公司上半年已经投入资金2.15亿元,同比增长了22.6%。
暗礁风险:行业竞争与需求波动存隐忧
在风险方面,锦浪科技的传统主业明显承压。上半年并网逆变器收入 18.20 亿元,同比下降11.22%,户用光伏系统毛利率下滑 3.19 个百分点。海外市场亦现疲态,8 月国内逆变器对欧洲出口同比下降 1.6%,公司海外毛利率同步微降 0.38 个百分点。
行业层面,储能领域价格战加剧,工商业储能报价低至 0.38元/Wh;国内光伏需求可能随“抢装潮”退去回落。运营效率也待提升,存货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低于行业平均,叠加 73.39 亿元长期借款带来的利息负担,构成潜在压力。若政策变动、原材料涨价或竞争加剧,可能影响其业绩稳定性。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光伏主业,加速储能业务拓展,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可见,在碳中和浪潮下,锦浪科技正以技术创新为矛,全球化布局为盾,在光储融合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其能否持续领跑行业,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