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利率机制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进一步提升

新华财经

3周前

今年以来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表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较高。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翟卓)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320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我国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虽很难再实现以往的快速增长态势,但也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致。

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总体仍处于需求不足状态,低通胀、低利率是基本特征。与政府部门相比,私营部门对利率更加敏感,其融资行为也伴随着较高的乘数效应,往往对应的也是最终实际需求。

“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要更加关注利率含义,把握好量价协同以及贷款、债券、理财等不同市场利率间的协同,有效发挥利率调控机制作用,更好激发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提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上述专家说。

另据人民银行数据,9月新发放(本外币)企业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约3.1%,分别较去年同期低约40个、25个基点。今年以来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表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较高。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今年以来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表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较高。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翟卓)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43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30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超320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270万亿元。

在业内专家看来,目前我国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虽很难再实现以往的快速增长态势,但也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致。

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总体仍处于需求不足状态,低通胀、低利率是基本特征。与政府部门相比,私营部门对利率更加敏感,其融资行为也伴随着较高的乘数效应,往往对应的也是最终实际需求。

“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主要通过利率路径,要更加关注利率含义,把握好量价协同以及贷款、债券、理财等不同市场利率间的协同,有效发挥利率调控机制作用,更好激发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提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上述专家说。

另据人民银行数据,9月新发放(本外币)企业贷款及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均约3.1%,分别较去年同期低约40个、25个基点。今年以来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表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较高。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