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仅过28天!又一光伏企业被清算

智车科技

2周前

10月9日,黑龙江双鸭山市岭东区人民法院正式拉开了对黑龙江状景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强制清算的序幕,此案的案号为(2025)黑0503强清5号。

10月9日,黑龙江双鸭山市岭东区人民法院正式拉开了对黑龙江状景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强制清算的序幕,此案的案号为(2025)黑0503强清5号。

时间回溯到上个月11号,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岭东分局才向法院提交了对该公司的强制清算申请,对应的案号是(2025)黑0503清申11号。

从申请强制清算到正式启动,仅仅过去了28天,如此快速的推进节奏,着实令人咋舌。

而对于成立已有五年的状景光伏来说,最终走向强制清算的结局,难免让人感到唏嘘。

光伏新星:注册资金高达2.7亿

黑龙江状景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状景光伏”)于2020年7月16日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是汤国和。

这一公司自诞生起就备受关注,原因在于其高达2700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并且是实缴资金。在初创企业中,这样的规模并不多见,足以彰显其当初的雄心壮志。

状景光伏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涉足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太阳能发电、新材料光伏大棚技术推广服务等光伏相关领域,还跨界到了农林牧渔技术推广服务、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货物道路运输等行业,甚至涵盖了餐饮配送、旅游饭店和民宿服务等业务。

如此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在当时或许有着其独特的战略考量。

连年失信,营业执照被吊销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自2023年起,状景光伏因连续三年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这种连续的失信行为,无疑给公司的信誉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今年6月19日,更糟糕的消息不期而至。由于该公司涉嫌存在开业后自行停业六个月以上的违法行为,状景光伏被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岭东分局吊销了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被吊销,无疑是对公司的一次致命打击。这也意味着,公司已经失去了合法经营的资格,最终走上了强制清算的不归路。

行业洗牌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然而,状景光伏的遭遇并非个例。

纵观整个光伏产业,企业破产重组现象正在频频上演。仅在2025年9月上旬,全国就至少有8家光伏企业被申请破产清算或招募重组投资人,江苏涌泉光伏、极晟(浙江)光伏等企业均位列其中。

究其根源,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度大洗牌。技术迭代速度之快,让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措手不及;资本集中度不断提升,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特别是那些跨界进入光伏领域的企业,往往低估了这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准入门槛。

再看状景光伏的业务范围,从专业的光伏制造横跨到餐饮服务,这种“四面出击”的战略布局不禁让人质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在需要专注深耕的光伏领域,如此分散的经营策略是否导致了资源过度摊薄?

或许,从那时起,其命运似乎就已经注定了。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成必然

状景光伏的兴衰沉浮,也是光伏产业深度调整的又一缩影。

从注册资金2.7亿的“明星企业”到被强制清算,状景光伏仅仅用了五年时间,这一案例再次印证了光伏行业生存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在技术迭代加速与资本集中度提升的双重挤压下,不具备核心技术壁垒、资金链支撑或清晰市场定位的企业,正在被市场加速淘汰。

而在这场行业大洗牌中,谁会成为下一个出局者呢?

或许,状景光伏的案例只是揭开了光伏产业深度变革的冰山一角。

10月9日,黑龙江双鸭山市岭东区人民法院正式拉开了对黑龙江状景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强制清算的序幕,此案的案号为(2025)黑0503强清5号。

10月9日,黑龙江双鸭山市岭东区人民法院正式拉开了对黑龙江状景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强制清算的序幕,此案的案号为(2025)黑0503强清5号。

时间回溯到上个月11号,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岭东分局才向法院提交了对该公司的强制清算申请,对应的案号是(2025)黑0503清申11号。

从申请强制清算到正式启动,仅仅过去了28天,如此快速的推进节奏,着实令人咋舌。

而对于成立已有五年的状景光伏来说,最终走向强制清算的结局,难免让人感到唏嘘。

光伏新星:注册资金高达2.7亿

黑龙江状景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状景光伏”)于2020年7月16日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是汤国和。

这一公司自诞生起就备受关注,原因在于其高达2700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并且是实缴资金。在初创企业中,这样的规模并不多见,足以彰显其当初的雄心壮志。

状景光伏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涉足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太阳能发电、新材料光伏大棚技术推广服务等光伏相关领域,还跨界到了农林牧渔技术推广服务、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货物道路运输等行业,甚至涵盖了餐饮配送、旅游饭店和民宿服务等业务。

如此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在当时或许有着其独特的战略考量。

连年失信,营业执照被吊销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自2023年起,状景光伏因连续三年未按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这种连续的失信行为,无疑给公司的信誉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今年6月19日,更糟糕的消息不期而至。由于该公司涉嫌存在开业后自行停业六个月以上的违法行为,状景光伏被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岭东分局吊销了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被吊销,无疑是对公司的一次致命打击。这也意味着,公司已经失去了合法经营的资格,最终走上了强制清算的不归路。

行业洗牌中小企业生存艰难

然而,状景光伏的遭遇并非个例。

纵观整个光伏产业,企业破产重组现象正在频频上演。仅在2025年9月上旬,全国就至少有8家光伏企业被申请破产清算或招募重组投资人,江苏涌泉光伏、极晟(浙江)光伏等企业均位列其中。

究其根源,光伏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度大洗牌。技术迭代速度之快,让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措手不及;资本集中度不断提升,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特别是那些跨界进入光伏领域的企业,往往低估了这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准入门槛。

再看状景光伏的业务范围,从专业的光伏制造横跨到餐饮服务,这种“四面出击”的战略布局不禁让人质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在需要专注深耕的光伏领域,如此分散的经营策略是否导致了资源过度摊薄?

或许,从那时起,其命运似乎就已经注定了。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成必然

状景光伏的兴衰沉浮,也是光伏产业深度调整的又一缩影。

从注册资金2.7亿的“明星企业”到被强制清算,状景光伏仅仅用了五年时间,这一案例再次印证了光伏行业生存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在技术迭代加速与资本集中度提升的双重挤压下,不具备核心技术壁垒、资金链支撑或清晰市场定位的企业,正在被市场加速淘汰。

而在这场行业大洗牌中,谁会成为下一个出局者呢?

或许,状景光伏的案例只是揭开了光伏产业深度变革的冰山一角。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