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I眼镜曝光,兼容iPhone、Mac,搭载visionOS

三次方AIRX

1个月前

据《彭博社》马克·古尔曼报道,消息人士透露,苹果未来版本的智能眼镜可能在与Mac配对时,运行完整版本的visionOS操作系统,而当与iPhone配对时,则切换到更加轻便、适合移动设备使用的界面。

苹果的智能眼镜将与Meta的Ray-Ban Display进行竞争,后者现在已推出配备带显示镜片的眼镜(在美国起售价为799美元)。然而,古尔曼此前曾表示,苹果第一代智能眼镜将不会配备显示功能。

苹果第一代智能眼镜将包括用于音乐播放的扬声器、用于拍照和录像的摄像头、语音控制功能,可能还会有健康功能。

他还表示,苹果可能会在2026年发布第一代智能眼镜,并计划在2027年正式推出。

以下是彭博社报道原文: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newsletters/2025-10-12/inside-apple-s-glasses-pivot-when-apple-is-launching-m5-macbook-pro-ipad-pro

苹果从“Vision Air”头戴设备到智能眼镜的转变

苹果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拥有成千上万的工程师、无与伦比的制造能力和数额庞大的现金储备,但即便是苹果也不能同时做到一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苹果公司决定缩减原计划推出更轻便、更便宜的Vision头戴设备,而将重心转向智能眼镜的原因——这一举措令一些观察人士感到困惑。苹果这样一家拥有庞大资源的公司,为什么会在同时开发混合现实头戴设备和下一代智能眼镜时遇到困难,尤其是在像Meta这样的竞争对手已经成功推出类似产品的情况下?

答案在于苹果的基因。尽管它财力雄厚,但苹果在投资方面一直秉持着严谨的态度,挑剔且节俭:它不会在那些没有潜力成为主流的产品上投入大量资金。

转向智能眼镜表明,苹果不再将Vision Pro的做法视为可行的主流平台,至少在近期内并不如此。苹果并不追逐小众市场,它最大的成功——如iPhone、iPad、Apple Watch、Mac和AirPods都是在数千万或数亿台销量的基础上实现的。

苹果最顶级的产品,如Mac Pro或Pro Display XDR,主要服务于小众但忠诚的专业观众。尽管Vision Pro有可能最终也加入这一行列,但它至今并未能建立起广泛的用户基础。

经过十年的开发和数十亿美元的投入,Vision Pro依然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但有限的设备。除了它高昂的价格、笨重的重量以及贫乏的应用生态外,Vision Pro的封闭设计也限制了它的吸引力。大多数人无法在日常使用中长时间佩戴,或在各种环境中使用它。最理想的情况是,相对较小的群体如游戏玩家、旅行者和视频编辑人员可能会对这种设备感兴趣。

然而,智能眼镜是另一个故事。在我测试了Meta新款Ray-Ban Display后,我深刻意识到这种形态有多具吸引力。能够查看消息、接听电话、拍照或录像,并且不需要动手操作,这种体验自然、便捷,远比佩戴一款笨重的头戴设备要容易得多。

当然,Meta当前的眼镜仍然像是一个原型产品,但它们展现了巨大的潜力。经过进一步完善,智能眼镜可能有一天会像Apple Watch一样成功,甚至可能会发展成未来的iPhone替代品。而这是Vision Pro永远无法实现的。

因此,苹果暂停开发更轻便、价格更低的Vision Pro版本(可能会被命名为“Vision Air”),转而将工程师的精力集中在智能眼镜上,显然是明智之举。这一转变既符合苹果的优势,也契合了行业向始终在线、AI驱动设备的转型趋势。

苹果越快将智能眼镜推向市场,就越能与Meta展开竞争。Meta已经从聚焦头戴设备转向了智能眼镜。

这并不意味着Vision Pro已经彻底终结。苹果正在对这款头戴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更快的芯片,并且未来可能会在3000美元以上的价位推出全面重设计的版本。最终,Vision Pro可能会成为“Vision”系列可穿戴设备的高端产品。没有显示的智能眼镜将处于低端,配备显示镜片的版本位居中端,而真正的增强现实眼镜和高端头戴设备将处于高端。

这种多层次的产品策略正好符合苹果的优势。苹果擅长在找到市场需求后扩展产品线——看看iPhone、iPad、Apple Watch和AirPods数量的不断增加。但苹果仍然需要一款主流产品来支撑整个产品线。Vision Pro并非这一产品,而Vision Air也不太可能成为。

苹果的竞争对手们也在朝着类似的方向发展。尽管三星电子计划本月推出一款高端的混合现实头戴设备,直接与Vision Pro竞争,但它也在与谷歌及其他公司合作,开发智能眼镜——包括有显示和没有显示的版本。三星并不指望其混合现实头戴设备会成为热销产品。

在我首次报道苹果正在转向放弃Vision Air的计划后,一些读者认为两者产品可以共存,并认为苹果放弃其中一款产品对另一款的开发并不合理。但这两类产品背后的技术正是由同一团队同时开发的。如果苹果同时追求这两类产品,将更难集中精力进行开发。

智能眼镜可能也会运行Vision Pro的操作系统visionOS,这样苹果在这款操作系统上的工作就不会白费。据悉,未来的设备可能在与Mac配对时运行完整版本的操作系统,而在与iPhone配对时,则切换到更轻量、适合移动的界面。

苹果还有几个优势,可能让它的智能眼镜成为一款真正的爆款产品。公司已经证明了它能够设计出吸引人的可穿戴设备,擅长打造高效的芯片。而苹果将智能眼镜与其生态系统的整合能力,将超过竞争对手的能力。

最大的悬念是,苹果能否最终掌握AI驱动的功能。考虑到如此重要的挑战,它别无选择,必须迎难而上。

有一天,苹果可能会决定还是推出Vision Air,但现在,苹果聚焦智能眼镜的决策无疑是理智的选择。Meta不仅仅通过成功的智能眼镜展示了方向,也没有在以低于Vision Pro价格的混合现实头戴设备上获得太多成功。


据《彭博社》马克·古尔曼报道,消息人士透露,苹果未来版本的智能眼镜可能在与Mac配对时,运行完整版本的visionOS操作系统,而当与iPhone配对时,则切换到更加轻便、适合移动设备使用的界面。

苹果的智能眼镜将与Meta的Ray-Ban Display进行竞争,后者现在已推出配备带显示镜片的眼镜(在美国起售价为799美元)。然而,古尔曼此前曾表示,苹果第一代智能眼镜将不会配备显示功能。

苹果第一代智能眼镜将包括用于音乐播放的扬声器、用于拍照和录像的摄像头、语音控制功能,可能还会有健康功能。

他还表示,苹果可能会在2026年发布第一代智能眼镜,并计划在2027年正式推出。

以下是彭博社报道原文: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newsletters/2025-10-12/inside-apple-s-glasses-pivot-when-apple-is-launching-m5-macbook-pro-ipad-pro

苹果从“Vision Air”头戴设备到智能眼镜的转变

苹果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拥有成千上万的工程师、无与伦比的制造能力和数额庞大的现金储备,但即便是苹果也不能同时做到一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苹果公司决定缩减原计划推出更轻便、更便宜的Vision头戴设备,而将重心转向智能眼镜的原因——这一举措令一些观察人士感到困惑。苹果这样一家拥有庞大资源的公司,为什么会在同时开发混合现实头戴设备和下一代智能眼镜时遇到困难,尤其是在像Meta这样的竞争对手已经成功推出类似产品的情况下?

答案在于苹果的基因。尽管它财力雄厚,但苹果在投资方面一直秉持着严谨的态度,挑剔且节俭:它不会在那些没有潜力成为主流的产品上投入大量资金。

转向智能眼镜表明,苹果不再将Vision Pro的做法视为可行的主流平台,至少在近期内并不如此。苹果并不追逐小众市场,它最大的成功——如iPhone、iPad、Apple Watch、Mac和AirPods都是在数千万或数亿台销量的基础上实现的。

苹果最顶级的产品,如Mac Pro或Pro Display XDR,主要服务于小众但忠诚的专业观众。尽管Vision Pro有可能最终也加入这一行列,但它至今并未能建立起广泛的用户基础。

经过十年的开发和数十亿美元的投入,Vision Pro依然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但有限的设备。除了它高昂的价格、笨重的重量以及贫乏的应用生态外,Vision Pro的封闭设计也限制了它的吸引力。大多数人无法在日常使用中长时间佩戴,或在各种环境中使用它。最理想的情况是,相对较小的群体如游戏玩家、旅行者和视频编辑人员可能会对这种设备感兴趣。

然而,智能眼镜是另一个故事。在我测试了Meta新款Ray-Ban Display后,我深刻意识到这种形态有多具吸引力。能够查看消息、接听电话、拍照或录像,并且不需要动手操作,这种体验自然、便捷,远比佩戴一款笨重的头戴设备要容易得多。

当然,Meta当前的眼镜仍然像是一个原型产品,但它们展现了巨大的潜力。经过进一步完善,智能眼镜可能有一天会像Apple Watch一样成功,甚至可能会发展成未来的iPhone替代品。而这是Vision Pro永远无法实现的。

因此,苹果暂停开发更轻便、价格更低的Vision Pro版本(可能会被命名为“Vision Air”),转而将工程师的精力集中在智能眼镜上,显然是明智之举。这一转变既符合苹果的优势,也契合了行业向始终在线、AI驱动设备的转型趋势。

苹果越快将智能眼镜推向市场,就越能与Meta展开竞争。Meta已经从聚焦头戴设备转向了智能眼镜。

这并不意味着Vision Pro已经彻底终结。苹果正在对这款头戴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更快的芯片,并且未来可能会在3000美元以上的价位推出全面重设计的版本。最终,Vision Pro可能会成为“Vision”系列可穿戴设备的高端产品。没有显示的智能眼镜将处于低端,配备显示镜片的版本位居中端,而真正的增强现实眼镜和高端头戴设备将处于高端。

这种多层次的产品策略正好符合苹果的优势。苹果擅长在找到市场需求后扩展产品线——看看iPhone、iPad、Apple Watch和AirPods数量的不断增加。但苹果仍然需要一款主流产品来支撑整个产品线。Vision Pro并非这一产品,而Vision Air也不太可能成为。

苹果的竞争对手们也在朝着类似的方向发展。尽管三星电子计划本月推出一款高端的混合现实头戴设备,直接与Vision Pro竞争,但它也在与谷歌及其他公司合作,开发智能眼镜——包括有显示和没有显示的版本。三星并不指望其混合现实头戴设备会成为热销产品。

在我首次报道苹果正在转向放弃Vision Air的计划后,一些读者认为两者产品可以共存,并认为苹果放弃其中一款产品对另一款的开发并不合理。但这两类产品背后的技术正是由同一团队同时开发的。如果苹果同时追求这两类产品,将更难集中精力进行开发。

智能眼镜可能也会运行Vision Pro的操作系统visionOS,这样苹果在这款操作系统上的工作就不会白费。据悉,未来的设备可能在与Mac配对时运行完整版本的操作系统,而在与iPhone配对时,则切换到更轻量、适合移动的界面。

苹果还有几个优势,可能让它的智能眼镜成为一款真正的爆款产品。公司已经证明了它能够设计出吸引人的可穿戴设备,擅长打造高效的芯片。而苹果将智能眼镜与其生态系统的整合能力,将超过竞争对手的能力。

最大的悬念是,苹果能否最终掌握AI驱动的功能。考虑到如此重要的挑战,它别无选择,必须迎难而上。

有一天,苹果可能会决定还是推出Vision Air,但现在,苹果聚焦智能眼镜的决策无疑是理智的选择。Meta不仅仅通过成功的智能眼镜展示了方向,也没有在以低于Vision Pro价格的混合现实头戴设备上获得太多成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