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1日,由EVTank、海融网(hirohida.com)、电池网(itdcw.com)、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5年度电池新能源行业竞争力品牌榜单正式出炉。该竞争力榜单于ABEC 2014论坛上首次发布,现已连续发布12届。
“不惟一规模、不惟一产能、不惟一体制”是该榜单多年来坚持的重要评价原则。通过产能情况、产销数据、客户结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综合口碑、公司信用、产品品质、技术实力、经营机制、媒体披露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全面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结合专家评定等定性指标最终筛选出各细分领域产业链十强企业名单。
2025年度的榜单,研究工作组主要对2025年以来中国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及充电桩运营服务企业等八个细分领域,以及钠电池及固态电池两条新兴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与评定,目的主要是从多维度客观评价产业链企业的中长期核心竞争实力,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挖掘真正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为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链企业、学术机构等筛选合作对象提供参考。
2025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储能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1、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
企业简介:宁德时代(300750)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在国内宁德、青海、溧阳、宜宾等地设有十一大生产基地,同时在德国图林根、匈牙利德布勒森等地布局海外生产基地,截至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现有产能345GWh,在建产能235GWh。公司储能业务国内客户包括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华电等,国外客户包括NextEra、Synergy、Wärtsilä、Excelsior、JupiterPower、Flexgen、Quinbrook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58GWh。
上榜理由:宁德时代以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为基石,聚焦高价值的海外市场,持续巩固其全球储能龙头地位。产品方面,2025年,公司587Ah大容量电芯正式量产交付并发布全球首款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 Stack),不断提升产品核心性能指标,显著提升了公司在大型储能项目中的竞争力。海外业务方面,2025年宁德时代接连斩获海外储能大项目,前8个月累计签订海外储能订单已超过50GWh,在海外储能市场持续爆发的背景下,其储能业务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2
企业简介:亿纬锂能(300014)成立于2001年,2016年启动储能业务,并于2017年成立储能事业部。公司储能产品有大铁锂电池、方形铁锂电池、圆柱铁锂电池,从电芯、电池包、系统到BMS等全方面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信储能、数据中心备电、船舶动力等。目前公司拥有惠州、荆门和启东等生产基地,并在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建设海外基地,公司现有电池产能145GWh。公司客户包括中核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Powin、AESI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28.7GWh,同比增长37.2%。
上榜理由:产品方面,亿纬锂能拥有行业领先性的628Ah超大容量电芯Mr.Big和5MWh储能系统Mr.Giant,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成本控制方面树立了行业新标杆。全球化布局方面,亿纬锂能通过深入的全球化布局,成功抓住了全球储能市场爆发的机遇,赢得了广泛的客户认可和领先的市场地位。目前,马来西亚储能工厂顺利推进中,海外工厂投建带动公司出海提速,未来海外出货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不过,当前二梯队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公司市场份额的保卫战也面临较大压力。
3、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3
企业简介:比亚迪(002594)储能始于2008年,专注于储能系统及设备的技术研发应用,覆盖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应用领域。比亚迪已布局惠州、深圳、青海、西安、重庆和长沙等二十多个电池生产基地,公司目前电池有效产能508GWh,规划2026年达到600GWh。公司储能领域客户包括长江三峡集团、国家电投、野牛兄弟、伊藤忠商事、Statera Energ、SEC、Grenergy、Greenvolt Power、Grenergy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23GWh。
上榜理由:比亚迪储能业务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技术自研和创新能力、深厚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以及前瞻的全球化布局。比亚迪依托刀片电池技术延伸的储能产品线,已进入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其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一倍,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此外,比亚迪实现了从电芯、BMS、PCS到EMS的核心部件全栈自研自产,有效降低了成本。全球化布局方面,当前,比亚迪储能事业部已建立“大储海外中心”板块,聚焦国际市场的战略推进,全力发展海外储能事业,未来有望提升海外地区市场份额。
4、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4
企业简介:瑞浦兰钧(00666.HK)于2017年成立,2023年12月于港交所上市,是世界500强企业青山实业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首家企业,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提供解决方案。公司在上海、温州、嘉兴设有研发中心,在温州、嘉兴、柳州、佛山、重庆设有生产基地,在印度尼西亚布局的首个海外电池厂正在建设中。2025年,公司总产能预计可达90GWh。公司储能客户包括阳光储能、德业储能、上海派智能源、嘉善惠誉、高登赛能源、乐亿通、Vena Energy、JUNGWOO、Energy Vault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8.87GWh,同比增长约119.3%。
上榜理由:凭借“问顶”技术,瑞浦兰钧在储能细分赛道实现全球领跑,2025年上半年,公司户储电芯出货量登顶全球第一。基于技术及量产实力的双重支撑,瑞浦兰钧4月发布了问顶392Ah电芯,并实现了首发即落地,产能利用率超90%,先后与晶科储能、德业储能、平高集团等8家企业签订超20+GWh储能订单。随着2025年下半年产能释放、订单交付与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共振,瑞浦兰钧有望保持当前增长势头。
5、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5
企业简介:中创新航(03931.HK)成立于2015年,公司以动力电池入局,开启“动力+储能”双引擎战略,其产品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多个应用场景。公司已建立江苏、福建、四川、湖北、安徽、广东等多个产业基地,同时设立欧洲产业基地、泰国产业基地,现有有效产能约176GWh。公司储能客户包括“五大六小”等电力集团、中国能建、融和元储、平高、威睿、阳光电源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17GWh。
上榜理由:2025年,中创新航储能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上半年其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激增一倍以上。业务方面,凭借314Ah二代长循环储能电芯等产品,中创新航成功斩获拉美和南非最大电站项目并通过绑定阳光电源等龙头客户加速海外项目落地;此外,通过与国家电投、三峡新能源等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实现多个储能电站项目高效并网。产品方面,公司新一代“至久”588Ah、600Ah+储能大电芯将于今年量产,未来随着大容量电芯产能的释放,储能业务有望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6、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6
企业简介:国轩高科(002074)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合肥,公司储能产品包括储能电芯、标准化电池箱、电池簇、户用储能系统、模组等,满足集中式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和家用储能等各种场景应用需要。公司在南京、青岛、庐江、唐山、柳州等国内基地建有产能,并在德国、印度、越南等地布局海外基地,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有效产能132GWh左右。在客户方面,公司与华为、龙源电力、三峡集团、中电投、台达电子、融合元储、大和储能、苏美达、Edison、Phi4Tech、德国巴斯夫、美国PGT、英国PodPoint、Borrego等企业达成合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13GWh。
上榜理由:国轩高科的储能业务凭借其大容量及长寿命技术、全球化布局、持续优化的产能和供应链,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产品方面,国轩高科全新推出了“乾元智储”储能电池系统,是目前全球单舱容量最大的储能系统之一,通过技术升级显著增强了极端环境下的运行安全与可靠性能,截至上半年已获6GWh意向订单。全球化布局方面,国轩高科在德国、越南和泰国均布局了储能电池或系统基地,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储能业务增长稳健。
7、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7
企业简介:欣旺达(300207)成立于1997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成功发行GDR登陆瑞交所。公司构建了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业务、智能硬件、创新与生态五大业务。截至2025年上半年,欣旺达电池拥有有效产能100GWh以上,规划产能达到250GWh,目前已在国内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以及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泰国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阿联酋、沙特阿拉伯设立海外营销机构。公司储能领域主要客户包括中能建、许继电科、精控能源、深能智慧能源、阳光电源、Power-X、Gryphon Energy、T3 Technology等。在营收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269.85亿元,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8.91GWh,同比增长133.25%。
上榜理由:依托完善研发体系与高校科研合作,欣旺达创新能力突出,是3C消费类电池隐形冠军,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市场储能电芯储能系统出货量双前十,入选BloombergNEF全球一级储能厂商及储能系统可融资性企业榜单。在产品方面,2024年至2025年,公司陆续发布684Ah、588Ah储能电芯,2025年9月684Ah储能电芯正式启动量产。未来,公司将加快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争当新能源赛道“领跑者”,以创新技术助力全球能源革命。
8、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8
企业简介: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公司以储能电池与系统为核心业务,提供覆盖全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布局上已形成国内厦门、重庆、菏泽(在建)三大制造基地及深圳应用创新基地,有效电池产能约68GWh;同时,布局海外美国得州制造基地打造全球化研发生产制造体系。公司客户分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核心客户涵盖双一力(宁波)、阿特斯、智光储能、南方电网、大唐集团、华能集团、中车集团、三星物产、Jupiter Power、Elements Green、Solarpro等知名企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29.8GWh。
上榜理由:海辰储能深耕储能核心赛道,已构建起从材料体系、产品研发到系统集成整站服务的全球化全链条能力,核心竞争力突出。在技术前瞻性上,公司聚焦长时储能领域持续突破:在行业主流仍以280Ah电芯为主时,率先实现314Ah电芯的量产;2023年更进一步,首发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现迭代升级为∞Cell 1175Ah),并衍生出∞Cell 587Ah大容量电池,精准覆盖“多时长、多场景”的市场需求,技术领先性显著。海外市场拓展方面,2025年公司斩获多笔重磅订单,覆盖欧洲、澳洲、中东、巴基斯坦、韩国(10GWh)、英国等关键市场,全球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需注意的是,2025年公司IPO进程波折不断,宁德时代发起的专利诉讼或对其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其IPO推进仍存在不确定性。
9、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9
企业简介:楚能新能源专注于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用户提供一流的整体式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目前已自主创新研发60款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模组PACK产品。公司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已全部投产,形成超过110GWh产能,规划产能超350GWh。公司储能客户包含中能建、中核汇能、中国能建、中车株洲、融合元储、阿特斯、许继集团、Ever Energy、Bison Energy、Immersa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超20GWh。
上榜理由:2025年楚能新能源依旧以“黑马”之势冲刺储能赛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公司在国内外签约和中标订单量超过80GWh。产业链布局方面,为搭建更系统、更结构化的供应链,今年以来,公司先后与贝特瑞、新宙邦、杉杉股份、天赐材料、常州锂源、诺德股份、科达利等龙头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覆盖上游材料、结构件和系统集成等多个关键环节,为产能扩张提供保障,也为迎接未来市场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10、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0
企业简介:赣锋锂业(002460)成立于2000年,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在电池和储能业务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磷酸铁锂、半固态电芯、轻型动力电池、户外便携储能电源、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系统等。公司在重庆、东莞、新余、赣锋、苏州、襄阳、惠州和内蒙古等地布局电池基地,现有电池产能45GWh,规划总产能达144GWh,其储能客户包括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中石油、中国电建、华电、许继集团、中广核、易储能源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15.6GWh。
上榜理由:在储能业务,赣锋锂业已构建覆盖电池材料-电芯-电池箱(柜)-储能集装箱-储能电力解决方案的全链条产品布局,是行业内唯一开展原材料、电芯、储能系统自主建设运营、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公司,有效提升了竞争力。其次赣锋锂业以固态电池技术为核心,上半年完成了固态304Ah方形储能固态电池的开发,在安全性、低温性能、存储性能等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液态电池,储能314Ah去年已量产,392Ah以及587Ah电池亦计划于本年底上市,有望助力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
【编者按】10月11日,由EVTank、海融网(hirohida.com)、电池网(itdcw.com)、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5年度电池新能源行业竞争力品牌榜单正式出炉。该竞争力榜单于ABEC 2014论坛上首次发布,现已连续发布12届。
“不惟一规模、不惟一产能、不惟一体制”是该榜单多年来坚持的重要评价原则。通过产能情况、产销数据、客户结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综合口碑、公司信用、产品品质、技术实力、经营机制、媒体披露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全面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结合专家评定等定性指标最终筛选出各细分领域产业链十强企业名单。
2025年度的榜单,研究工作组主要对2025年以来中国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新能源乘用车及充电桩运营服务企业等八个细分领域,以及钠电池及固态电池两条新兴技术路线进行了研究与评定,目的主要是从多维度客观评价产业链企业的中长期核心竞争实力,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挖掘真正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为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产业链企业、学术机构等筛选合作对象提供参考。
2025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储能电池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
1、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
企业简介:宁德时代(300750)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在国内宁德、青海、溧阳、宜宾等地设有十一大生产基地,同时在德国图林根、匈牙利德布勒森等地布局海外生产基地,截至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现有产能345GWh,在建产能235GWh。公司储能业务国内客户包括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华电等,国外客户包括NextEra、Synergy、Wärtsilä、Excelsior、JupiterPower、Flexgen、Quinbrook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58GWh。
上榜理由:宁德时代以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为基石,聚焦高价值的海外市场,持续巩固其全球储能龙头地位。产品方面,2025年,公司587Ah大容量电芯正式量产交付并发布全球首款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TENER Stack),不断提升产品核心性能指标,显著提升了公司在大型储能项目中的竞争力。海外业务方面,2025年宁德时代接连斩获海外储能大项目,前8个月累计签订海外储能订单已超过50GWh,在海外储能市场持续爆发的背景下,其储能业务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2
企业简介:亿纬锂能(300014)成立于2001年,2016年启动储能业务,并于2017年成立储能事业部。公司储能产品有大铁锂电池、方形铁锂电池、圆柱铁锂电池,从电芯、电池包、系统到BMS等全方面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信储能、数据中心备电、船舶动力等。目前公司拥有惠州、荆门和启东等生产基地,并在匈牙利、马来西亚等建设海外基地,公司现有电池产能145GWh。公司客户包括中核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Powin、AESI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28.7GWh,同比增长37.2%。
上榜理由:产品方面,亿纬锂能拥有行业领先性的628Ah超大容量电芯Mr.Big和5MWh储能系统Mr.Giant,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成本控制方面树立了行业新标杆。全球化布局方面,亿纬锂能通过深入的全球化布局,成功抓住了全球储能市场爆发的机遇,赢得了广泛的客户认可和领先的市场地位。目前,马来西亚储能工厂顺利推进中,海外工厂投建带动公司出海提速,未来海外出货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不过,当前二梯队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公司市场份额的保卫战也面临较大压力。
3、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3
企业简介:比亚迪(002594)储能始于2008年,专注于储能系统及设备的技术研发应用,覆盖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应用领域。比亚迪已布局惠州、深圳、青海、西安、重庆和长沙等二十多个电池生产基地,公司目前电池有效产能508GWh,规划2026年达到600GWh。公司储能领域客户包括长江三峡集团、国家电投、野牛兄弟、伊藤忠商事、Statera Energ、SEC、Grenergy、Greenvolt Power、Grenergy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23GWh。
上榜理由:比亚迪储能业务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技术自研和创新能力、深厚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以及前瞻的全球化布局。比亚迪依托刀片电池技术延伸的储能产品线,已进入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其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过一倍,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此外,比亚迪实现了从电芯、BMS、PCS到EMS的核心部件全栈自研自产,有效降低了成本。全球化布局方面,当前,比亚迪储能事业部已建立“大储海外中心”板块,聚焦国际市场的战略推进,全力发展海外储能事业,未来有望提升海外地区市场份额。
4、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4
企业简介:瑞浦兰钧(00666.HK)于2017年成立,2023年12月于港交所上市,是世界500强企业青山实业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首家企业,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提供解决方案。公司在上海、温州、嘉兴设有研发中心,在温州、嘉兴、柳州、佛山、重庆设有生产基地,在印度尼西亚布局的首个海外电池厂正在建设中。2025年,公司总产能预计可达90GWh。公司储能客户包括阳光储能、德业储能、上海派智能源、嘉善惠誉、高登赛能源、乐亿通、Vena Energy、JUNGWOO、Energy Vault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8.87GWh,同比增长约119.3%。
上榜理由:凭借“问顶”技术,瑞浦兰钧在储能细分赛道实现全球领跑,2025年上半年,公司户储电芯出货量登顶全球第一。基于技术及量产实力的双重支撑,瑞浦兰钧4月发布了问顶392Ah电芯,并实现了首发即落地,产能利用率超90%,先后与晶科储能、德业储能、平高集团等8家企业签订超20+GWh储能订单。随着2025年下半年产能释放、订单交付与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共振,瑞浦兰钧有望保持当前增长势头。
5、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5
企业简介:中创新航(03931.HK)成立于2015年,公司以动力电池入局,开启“动力+储能”双引擎战略,其产品覆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多个应用场景。公司已建立江苏、福建、四川、湖北、安徽、广东等多个产业基地,同时设立欧洲产业基地、泰国产业基地,现有有效产能约176GWh。公司储能客户包括“五大六小”等电力集团、中国能建、融和元储、平高、威睿、阳光电源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17GWh。
上榜理由:2025年,中创新航储能业务延续高增长态势,上半年其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激增一倍以上。业务方面,凭借314Ah二代长循环储能电芯等产品,中创新航成功斩获拉美和南非最大电站项目并通过绑定阳光电源等龙头客户加速海外项目落地;此外,通过与国家电投、三峡新能源等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实现多个储能电站项目高效并网。产品方面,公司新一代“至久”588Ah、600Ah+储能大电芯将于今年量产,未来随着大容量电芯产能的释放,储能业务有望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6、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6
企业简介:国轩高科(002074)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合肥,公司储能产品包括储能电芯、标准化电池箱、电池簇、户用储能系统、模组等,满足集中式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和家用储能等各种场景应用需要。公司在南京、青岛、庐江、唐山、柳州等国内基地建有产能,并在德国、印度、越南等地布局海外基地,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有效产能132GWh左右。在客户方面,公司与华为、龙源电力、三峡集团、中电投、台达电子、融合元储、大和储能、苏美达、Edison、Phi4Tech、德国巴斯夫、美国PGT、英国PodPoint、Borrego等企业达成合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13GWh。
上榜理由:国轩高科的储能业务凭借其大容量及长寿命技术、全球化布局、持续优化的产能和供应链,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产品方面,国轩高科全新推出了“乾元智储”储能电池系统,是目前全球单舱容量最大的储能系统之一,通过技术升级显著增强了极端环境下的运行安全与可靠性能,截至上半年已获6GWh意向订单。全球化布局方面,国轩高科在德国、越南和泰国均布局了储能电池或系统基地,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储能业务增长稳健。
7、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7
企业简介:欣旺达(300207)成立于1997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成功发行GDR登陆瑞交所。公司构建了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业务、智能硬件、创新与生态五大业务。截至2025年上半年,欣旺达电池拥有有效产能100GWh以上,规划产能达到250GWh,目前已在国内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以及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泰国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阿联酋、沙特阿拉伯设立海外营销机构。公司储能领域主要客户包括中能建、许继电科、精控能源、深能智慧能源、阳光电源、Power-X、Gryphon Energy、T3 Technology等。在营收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269.85亿元,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8.91GWh,同比增长133.25%。
上榜理由:依托完善研发体系与高校科研合作,欣旺达创新能力突出,是3C消费类电池隐形冠军,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市场储能电芯储能系统出货量双前十,入选BloombergNEF全球一级储能厂商及储能系统可融资性企业榜单。在产品方面,2024年至2025年,公司陆续发布684Ah、588Ah储能电芯,2025年9月684Ah储能电芯正式启动量产。未来,公司将加快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争当新能源赛道“领跑者”,以创新技术助力全球能源革命。
8、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8
企业简介: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公司以储能电池与系统为核心业务,提供覆盖全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布局上已形成国内厦门、重庆、菏泽(在建)三大制造基地及深圳应用创新基地,有效电池产能约68GWh;同时,布局海外美国得州制造基地打造全球化研发生产制造体系。公司客户分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核心客户涵盖双一力(宁波)、阿特斯、智光储能、南方电网、大唐集团、华能集团、中车集团、三星物产、Jupiter Power、Elements Green、Solarpro等知名企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29.8GWh。
上榜理由:海辰储能深耕储能核心赛道,已构建起从材料体系、产品研发到系统集成整站服务的全球化全链条能力,核心竞争力突出。在技术前瞻性上,公司聚焦长时储能领域持续突破:在行业主流仍以280Ah电芯为主时,率先实现314Ah电芯的量产;2023年更进一步,首发全球首款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现迭代升级为∞Cell 1175Ah),并衍生出∞Cell 587Ah大容量电池,精准覆盖“多时长、多场景”的市场需求,技术领先性显著。海外市场拓展方面,2025年公司斩获多笔重磅订单,覆盖欧洲、澳洲、中东、巴基斯坦、韩国(10GWh)、英国等关键市场,全球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需注意的是,2025年公司IPO进程波折不断,宁德时代发起的专利诉讼或对其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其IPO推进仍存在不确定性。
9、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9
企业简介:楚能新能源专注于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用户提供一流的整体式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目前已自主创新研发60款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模组PACK产品。公司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已全部投产,形成超过110GWh产能,规划产能超350GWh。公司储能客户包含中能建、中核汇能、中国能建、中车株洲、融合元储、阿特斯、许继集团、Ever Energy、Bison Energy、Immersa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超20GWh。
上榜理由:2025年楚能新能源依旧以“黑马”之势冲刺储能赛道,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公司在国内外签约和中标订单量超过80GWh。产业链布局方面,为搭建更系统、更结构化的供应链,今年以来,公司先后与贝特瑞、新宙邦、杉杉股份、天赐材料、常州锂源、诺德股份、科达利等龙头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覆盖上游材料、结构件和系统集成等多个关键环节,为产能扩张提供保障,也为迎接未来市场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10、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0
企业简介:赣锋锂业(002460)成立于2000年,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在电池和储能业务主要从事研发生产磷酸铁锂、半固态电芯、轻型动力电池、户外便携储能电源、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系统等。公司在重庆、东莞、新余、赣锋、苏州、襄阳、惠州和内蒙古等地布局电池基地,现有电池产能45GWh,规划总产能达144GWh,其储能客户包括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中石油、中国电建、华电、许继集团、中广核、易储能源等。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约15.6GWh。
上榜理由:在储能业务,赣锋锂业已构建覆盖电池材料-电芯-电池箱(柜)-储能集装箱-储能电力解决方案的全链条产品布局,是行业内唯一开展原材料、电芯、储能系统自主建设运营、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公司,有效提升了竞争力。其次赣锋锂业以固态电池技术为核心,上半年完成了固态304Ah方形储能固态电池的开发,在安全性、低温性能、存储性能等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液态电池,储能314Ah去年已量产,392Ah以及587Ah电池亦计划于本年底上市,有望助力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