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上市公司超2000次!银行理财加速布局权益市场

中国证券报

2天前

华宝证券分析师蔡梦苑表示,理财公司加大调研力度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是弥补权益投研短板,夯实选股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挖掘产融协同价值;三是顺应低利率与净值化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25家理财公司调研A股上市公司次数超2000次,科技、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重点关注方向。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机构调研上市公司次数较多。

频繁调研上市公司是理财资金加速流入权益市场的直观体现。同时,含权类理财产品不断增多。据中国理财网统计,目前全市场存续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共48只。

今年以来调研上市公司超2000次

今年以来,截至记者发稿,25家银行理财公司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2123次,覆盖1769只个股。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领域成为理财公司关注重点。

具体来看,共有7家理财公司调研次数超过100次。其中,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调研次数均突破200次;汇华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调研次数在100次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宁银理财调研次数超过300次。该机构关注度最高的三只个股分别是中集车辆、瑞迈特和新天绿能。

宁银理财不仅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当下财务健康情况,如净利润变化、毛利率情况、库存水平、产能利用率,更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与战略布局,譬如行业竞争态势、业务布局变化以及长期战略与能力建设等。

从板块分布看,深证主板和科创板是理财公司调研重点。被调研个股属于深证主板、科创板的分别有494只、459只,合计占比超过53%。

华宝证券分析师蔡梦苑表示,理财公司加大调研力度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是弥补权益投研短板,夯实选股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挖掘产融协同价值;三是顺应低利率与净值化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优质固收资产稀缺的背景下,权益资产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来源。

含权理财供给增加

一边密集调研挖掘优质标的,一边加速发行含权理财产品。今年以来,混合类、“固收+”等含权理财发行量显著提升。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表示,今年8月以来,混合类、“固收+”等含权理财发行量显著提升,预计随着理财规模扩大,理财配置权益规模(包括直接配置和通过基金配置)将有稳步抬升,保守测算2025下半年以及2026年全年合计有超千亿元理财资金增配权益资产。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共存续48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机构涵盖中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华夏理财等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旗下理财公司,也包括宁银理财、杭银理财等城商行理财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参与权益市场的方式更加多元,路径更加清晰。无论是布局指数化投资,参与A股网下打新,还是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港股IPO,理财公司的身影都愈发活跃。

以中邮理财为例,今年9月末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中邮理财作为基石投资者获配2000万美元份额,成为理财资金参与港股IPO的典型案例。

华宝证券分析师蔡梦苑表示,理财公司加大调研力度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是弥补权益投研短板,夯实选股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挖掘产融协同价值;三是顺应低利率与净值化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25家理财公司调研A股上市公司次数超2000次,科技、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重点关注方向。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机构调研上市公司次数较多。

频繁调研上市公司是理财资金加速流入权益市场的直观体现。同时,含权类理财产品不断增多。据中国理财网统计,目前全市场存续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共48只。

今年以来调研上市公司超2000次

今年以来,截至记者发稿,25家银行理财公司累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2123次,覆盖1769只个股。从行业分布来看,科技、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领域成为理财公司关注重点。

具体来看,共有7家理财公司调研次数超过100次。其中,宁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调研次数均突破200次;汇华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调研次数在100次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宁银理财调研次数超过300次。该机构关注度最高的三只个股分别是中集车辆、瑞迈特和新天绿能。

宁银理财不仅密切关注上市公司当下财务健康情况,如净利润变化、毛利率情况、库存水平、产能利用率,更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与战略布局,譬如行业竞争态势、业务布局变化以及长期战略与能力建设等。

从板块分布看,深证主板和科创板是理财公司调研重点。被调研个股属于深证主板、科创板的分别有494只、459只,合计占比超过53%。

华宝证券分析师蔡梦苑表示,理财公司加大调研力度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是弥补权益投研短板,夯实选股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挖掘产融协同价值;三是顺应低利率与净值化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优质固收资产稀缺的背景下,权益资产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来源。

含权理财供给增加

一边密集调研挖掘优质标的,一边加速发行含权理财产品。今年以来,混合类、“固收+”等含权理财发行量显著提升。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表示,今年8月以来,混合类、“固收+”等含权理财发行量显著提升,预计随着理财规模扩大,理财配置权益规模(包括直接配置和通过基金配置)将有稳步抬升,保守测算2025下半年以及2026年全年合计有超千亿元理财资金增配权益资产。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共存续48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机构涵盖中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华夏理财等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旗下理财公司,也包括宁银理财、杭银理财等城商行理财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参与权益市场的方式更加多元,路径更加清晰。无论是布局指数化投资,参与A股网下打新,还是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港股IPO,理财公司的身影都愈发活跃。

以中邮理财为例,今年9月末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中邮理财作为基石投资者获配2000万美元份额,成为理财资金参与港股IPO的典型案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