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汽车的发明地 - 欧洲在过去的电气化进程中算是落后了半截。就拿今年上半年全球数据来看,全球市场正在快速电气化,特别是东南亚,南美等地。
首先中国作为汽车电气化发源地2025年上半年纯电汽车同比增长44%,整个纯电的渗透率达到30%。
东南亚的印尼纯电市场正在快速兴起,2025年上半年纯电汽车同比增长更达到了惊人的158%,整个纯电的渗透率达到13%;越南纯电汽车的增长速度也超过100%,越南的 BEV 份额达到 42%;泰国的纯电汽车销量增长25%,整个纯电的渗透率达到34%。
南美的墨西哥,阿根廷2025年上半年纯电汽车同比增长都将近100%。
相比之下,欧盟 27 国的纯电销量增长为 22%,BEV 销售份才不到 16%。
所以,轰轰烈烈的汽车电气化,欧洲是不跟了么?
本文将根据TE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的相关数据,分欧洲的电气化政策,欧洲电动汽车供应链情况,欧洲主要汽车主机厂的产品布局,介绍欧洲电气化的进程。
欧洲的电气化政策
欧盟 (EU) 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 2025 年前将新乘用车和Van厢式货车的二氧化碳 (CO 2 ) 排放量减少 15%,在 2030 年前减少 55%(厢式货车减少 50%),在 2035 年前减少 100%。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欧盟到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规定。
根据测算,欧洲主机厂要达到这个法规要求,他们的电动汽车销量应该占他们新车总销量的至少 20%,否则主机厂将面临巨额的罚金。
但,在今年5月欧盟最终批准推迟了欧盟 2025 年二氧化碳 (CO 2 )排放目标,给汽车制造商“放松了油门”。
根据修正案引入的碳排放平均规定,合规性不再基于主机厂 2025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表现来确定,而是基于 2025 年至 2027 年 3 年期间的平均排放水平,也就是放宽了时间要求。
总体来讲,欧盟对于碳排放的法规总体目标并没有变,只是延缓了,因为从2025年各个主机厂的数据来看,基本上没有几家满足。
电池以及充电的设施
电动汽车对于用户最大痛点是里程焦虑,里程焦虑的两大解决因子,一个是续航他是由电池决定的,一个是充电他是由充电设施决定的。解决这个用户问题, 就能带来纯电汽车的繁荣。
根据TE的预测,到 2027 年,EV 电池价格的降幅将超过过去三年。预计欧洲电池价格在 2025 年至 2027 年间将下降 28%,有望超过过去三年的降幅,从而进一步实现 BEV 降价。
预计 2025 年至 2030 年间,电池的价格将下降 46%。主要原因是欧洲 LFP 电池份额的增加(预计到 2030 年达到 50%)支持了价格下跌。可以参考,中国在 2025 年已达到 67% 的 LFP 份额。
所以,欧盟的纯电汽车动力电池,价格正在快速下降。
为了确保欧洲的新能源发展,欧盟订立了AFIR(Alternative Fuels I0nfrastructure Repealing)法规。
对于轻型道路车辆(轿车和厢式货车)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要求,该法规规定了强制性的国家充电桩目标:每辆纯电动的公共充电站功率最少为1.3kw,每辆插混车辆必须提供至少0.8千瓦的总输出功率。
此外,法规还规定了轻型和重型道路车辆在TEN-T核心网络和综合网络上的行驶距离目标。法规还要求欧盟成员国确保在城市枢纽和安全可靠的停车场为重型车辆设置一定数量的充电站。
目前,所有欧盟国家都已超过了其 2025 年充电桩总数的既定目标。欧盟整体上,AFIR 目标被超额完成 174%。
TE预计欧盟公共充电桩数量在 2025 年将达到 110 万个,是 2020 年的五倍。核心高速公路网络(TEN-T)的 77% 已覆盖超快充电,满足了 2025 年网络覆盖 AFIR 目标
充电网络发展:充电覆盖率正随着 BEV 普及率同步激增。
电池的价格下降,电动汽车的价格也将下降(具体可以看我们之前文章《一图看懂燃油车,纯电,增程式汽车成本》分享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让更多的人购买的起。充电设施的普及,让人们摆脱续航里程焦虑。
所以,欧洲电车普及也没有了电池和充电方面的短板。
欧洲各国主机厂的动态
根据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的数据,欧洲的主流主机厂们的1到7月的纯电汽车销量增长达到38%,其中主流市场的大众、雷诺增长分别为90%和60%。其中中国品牌主机厂虽然面对加征的关税但销量增长也将近20%。
受益于欧洲电池的下降,欧洲主机厂们从2024年开始,推出起始价低于 €25,000 的新型经济型车型。2025 年,经济型车型的销量预计将比 2024 年翻一番。
预计到 2025 年底将有 9 款经济型车型上市,到 2027 年底预计至少有 19 款。其中,越来越多的经济型车型将在欧洲制造,之前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国生产例如东风纳米、零跑T03、达契亚Spring、创维Q和韩国生产的Instar。接下来,大众和雷诺将会推出七八款欧洲生产的经济型小车,比亚迪的海豚也会在今年在欧洲本土生产。
这些车型都极大的推动欧洲的电气化进程。
根据TE的数据推断,2025年会是欧洲主机厂电动化的关键之年,从2025年开始欧洲主机厂的电气化加速。
2025年欧洲主机厂的纯电汽车销量占比应该在18%左右;在2025年至2027年,纯电销量应该在25%左右,最终在2030年会在55%左右。
总结
欧洲的汽车电气化,正在跨越早期普及的形态,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推出经济型,购买的起电动汽车车型。
2025年也算成为欧洲电动汽车普及的元年,经济型车型即将快速上量,当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电动汽车,会拉动欧洲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章以及图片
欧洲电动汽车EV进程报告 - TE
*未经准许严禁转载和摘录
原文标题 : 欧洲汽车的电气化怎样了?
众所周知,作为汽车的发明地 - 欧洲在过去的电气化进程中算是落后了半截。就拿今年上半年全球数据来看,全球市场正在快速电气化,特别是东南亚,南美等地。
首先中国作为汽车电气化发源地2025年上半年纯电汽车同比增长44%,整个纯电的渗透率达到30%。
东南亚的印尼纯电市场正在快速兴起,2025年上半年纯电汽车同比增长更达到了惊人的158%,整个纯电的渗透率达到13%;越南纯电汽车的增长速度也超过100%,越南的 BEV 份额达到 42%;泰国的纯电汽车销量增长25%,整个纯电的渗透率达到34%。
南美的墨西哥,阿根廷2025年上半年纯电汽车同比增长都将近100%。
相比之下,欧盟 27 国的纯电销量增长为 22%,BEV 销售份才不到 16%。
所以,轰轰烈烈的汽车电气化,欧洲是不跟了么?
本文将根据TE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的相关数据,分欧洲的电气化政策,欧洲电动汽车供应链情况,欧洲主要汽车主机厂的产品布局,介绍欧洲电气化的进程。
欧洲的电气化政策
欧盟 (EU) 法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 2025 年前将新乘用车和Van厢式货车的二氧化碳 (CO 2 ) 排放量减少 15%,在 2030 年前减少 55%(厢式货车减少 50%),在 2035 年前减少 100%。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欧盟到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规定。
根据测算,欧洲主机厂要达到这个法规要求,他们的电动汽车销量应该占他们新车总销量的至少 20%,否则主机厂将面临巨额的罚金。
但,在今年5月欧盟最终批准推迟了欧盟 2025 年二氧化碳 (CO 2 )排放目标,给汽车制造商“放松了油门”。
根据修正案引入的碳排放平均规定,合规性不再基于主机厂 2025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表现来确定,而是基于 2025 年至 2027 年 3 年期间的平均排放水平,也就是放宽了时间要求。
总体来讲,欧盟对于碳排放的法规总体目标并没有变,只是延缓了,因为从2025年各个主机厂的数据来看,基本上没有几家满足。
电池以及充电的设施
电动汽车对于用户最大痛点是里程焦虑,里程焦虑的两大解决因子,一个是续航他是由电池决定的,一个是充电他是由充电设施决定的。解决这个用户问题, 就能带来纯电汽车的繁荣。
根据TE的预测,到 2027 年,EV 电池价格的降幅将超过过去三年。预计欧洲电池价格在 2025 年至 2027 年间将下降 28%,有望超过过去三年的降幅,从而进一步实现 BEV 降价。
预计 2025 年至 2030 年间,电池的价格将下降 46%。主要原因是欧洲 LFP 电池份额的增加(预计到 2030 年达到 50%)支持了价格下跌。可以参考,中国在 2025 年已达到 67% 的 LFP 份额。
所以,欧盟的纯电汽车动力电池,价格正在快速下降。
为了确保欧洲的新能源发展,欧盟订立了AFIR(Alternative Fuels I0nfrastructure Repealing)法规。
对于轻型道路车辆(轿车和厢式货车)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要求,该法规规定了强制性的国家充电桩目标:每辆纯电动的公共充电站功率最少为1.3kw,每辆插混车辆必须提供至少0.8千瓦的总输出功率。
此外,法规还规定了轻型和重型道路车辆在TEN-T核心网络和综合网络上的行驶距离目标。法规还要求欧盟成员国确保在城市枢纽和安全可靠的停车场为重型车辆设置一定数量的充电站。
目前,所有欧盟国家都已超过了其 2025 年充电桩总数的既定目标。欧盟整体上,AFIR 目标被超额完成 174%。
TE预计欧盟公共充电桩数量在 2025 年将达到 110 万个,是 2020 年的五倍。核心高速公路网络(TEN-T)的 77% 已覆盖超快充电,满足了 2025 年网络覆盖 AFIR 目标
充电网络发展:充电覆盖率正随着 BEV 普及率同步激增。
电池的价格下降,电动汽车的价格也将下降(具体可以看我们之前文章《一图看懂燃油车,纯电,增程式汽车成本》分享新能源汽车成本结构),让更多的人购买的起。充电设施的普及,让人们摆脱续航里程焦虑。
所以,欧洲电车普及也没有了电池和充电方面的短板。
欧洲各国主机厂的动态
根据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的数据,欧洲的主流主机厂们的1到7月的纯电汽车销量增长达到38%,其中主流市场的大众、雷诺增长分别为90%和60%。其中中国品牌主机厂虽然面对加征的关税但销量增长也将近20%。
受益于欧洲电池的下降,欧洲主机厂们从2024年开始,推出起始价低于 €25,000 的新型经济型车型。2025 年,经济型车型的销量预计将比 2024 年翻一番。
预计到 2025 年底将有 9 款经济型车型上市,到 2027 年底预计至少有 19 款。其中,越来越多的经济型车型将在欧洲制造,之前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国生产例如东风纳米、零跑T03、达契亚Spring、创维Q和韩国生产的Instar。接下来,大众和雷诺将会推出七八款欧洲生产的经济型小车,比亚迪的海豚也会在今年在欧洲本土生产。
这些车型都极大的推动欧洲的电气化进程。
根据TE的数据推断,2025年会是欧洲主机厂电动化的关键之年,从2025年开始欧洲主机厂的电气化加速。
2025年欧洲主机厂的纯电汽车销量占比应该在18%左右;在2025年至2027年,纯电销量应该在25%左右,最终在2030年会在55%左右。
总结
欧洲的汽车电气化,正在跨越早期普及的形态,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推出经济型,购买的起电动汽车车型。
2025年也算成为欧洲电动汽车普及的元年,经济型车型即将快速上量,当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电动汽车,会拉动欧洲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章以及图片
欧洲电动汽车EV进程报告 - TE
*未经准许严禁转载和摘录
原文标题 : 欧洲汽车的电气化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