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反洗钱国际协作与人才培养——2025金融安全治理研讨会(香港)成功举办

财经头条

16小时前

Snipaste_2025-10-02_15-30-22.jpg

香港,2025年9月27日——由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反洗钱协会(IALA)、陆家嘴金融安全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5金融安全治理研讨会(香港)”今日在香港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金融安全治理:反洗钱国际协作·人才培养与香港实践”为主题,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联办)、香港警务处、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与政、产、学、研各方共同探讨全球金融安全治理的新路径,为国家金融安全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务实动能。

高规格阵容齐聚,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引领议题设计

本次高端闭门研讨覆盖“监管—执法—机构—学术—金融科技”全链条。作为议题设计的核心牵头方,国际反洗钱协会(IALA)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由中国专家主导的独立非营利组织,定位专业、权威且可信。IALA以“以规则促协作、以技术提效能、以人才筑防线”为宗旨,坚持“三匹配”原则:一是与中国国情及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二是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与司法实践相匹配,三是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国际核心标准相匹配。协会与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致力于推动“中国反洗钱实践国际化、国际规则本土化”。会议同时汇聚中国平安集团、中银香港、渣打银行(中国)、交银国际、工银国际等机构高管及合规负责人,以及多所高校与智库专家,共同形成“监管引领、机构实践、学术支撑”的协同格局。

三项核心成果落地,香港锚定全球金融安全治理枢纽

  1. 《反洗钱香港宣言》签署: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国际反洗钱协会、陆家嘴金融安全研究院、中国平安集团、金仕达科技等多家机构参与了联合宣言的签署,明确香港“区域研究枢纽、实务融合平台、人才培养高地、国际协作桥梁”四大定位,推动链上溯源、跨境情报共享等香港实践纳入区域规则建议。

  2. IALA全球反洗钱培训中心(香港)揭牌:由中联办代表与IALA执行会长、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陆家嘴金融安全研究院常务理事长共同揭牌。中心依托“四校联盟”,编写融合中国实践与国际标准的教材,建立分级人才认证体系,计划每年培养100名国际反洗钱人才(含5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员),推广反洗钱规则的同时,也从源头防范数据渗透与人才操控风险。

  3. “特聘专家”颁证:面向监管政策、学术研究、技术应用、案件侦办四大方向遴选资深学者与实务专家,完善“政策-学术—实务”衔接的人才梯队,为行业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专题讨论直击痛点,专家献策破解实务难题

研讨会以“专题讨论+互动问答”直面痛点,围绕“金融创新、反洗钱合规与国际协作”与“技术赋能与专业人才培养”两项议题凝练务实路径。与会专家指出,全球约30%的跨境洗钱案件涉及加密货币,非托管钱包与跨链桥显著增加了追踪难度,亟需确立区域统一的虚拟资产监管底座;香港凭借《稳定币条例》形成“分级牌照+动态储备金监测”的全流程监管,可在FATF框架下向东南亚复制推广。情报协作方面,亚太地区跨境洗钱情报平均传递需7天,而资金往往24小时内完成流转;“沪港协作会议”已将响应压缩至2小时,建议今后在更多区域和领域建立“快速通道”,并将律师、会计师等“看门人”行业纳入反洗钱合规体系,填补监管空白。技术侧,AI与图计算、序列异常检测等多模融合可将可疑交易识别效率提升约3倍,基于LightGBM算法的风险评估模型可将客户洗钱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区块链“链上存证”支持跨境交易轨迹可追溯,部分机构已将取证周期缩短约40%。为平衡创新与安全,建议采用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目前沪港试点零安全事故。人才侧,倡议构建“理论课程+模拟法庭+案例实训”的三维体系,以香港警务处真实案例为蓝本训练链上溯源与情报分析能力,并由IALA培训中心将此类实战模块纳入核心课程,形成标准统一、评估一致、岗位导向的培养闭环。

双向赋能国家与香港,书写金融安全治理新答卷

会议成果对国家与香港特区具有双重战略价值:一方面,通过“四校联盟+IALA全球培训中心”构建反洗钱人才安全防线,推动以基于风险、科技赋能的中国方案沿“一带一路”向东南亚、南亚、欧亚延伸,提升我国在重点领域的规则建议权与技术话语权;另一方面,香港凭借虚拟资产监管与跨境情报协作的实践优势,进一步巩固“金融安全治理枢纽”功能,提升新型涉虚拟资产犯罪的研判与追赃效率(香港平均侦办周期47天,显著低于亚太73天),并以高水平人才与制度供给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落户,契合巩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施政目标。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严立新表示:“本次活动是对全球金融安全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香港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凝聚各方共识、落地务实成果,香港正从‘国际金融中心’向‘全球金融安全治理引领者’加速迈进,为国家金融安全与全球金融稳定持续注入‘香港动能’。”



Snipaste_2025-10-02_15-30-22.jpg

香港,2025年9月27日——由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反洗钱协会(IALA)、陆家嘴金融安全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5金融安全治理研讨会(香港)”今日在香港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金融安全治理:反洗钱国际协作·人才培养与香港实践”为主题,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联办)、香港警务处、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等相关负责人出席,与政、产、学、研各方共同探讨全球金融安全治理的新路径,为国家金融安全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务实动能。

高规格阵容齐聚,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引领议题设计

本次高端闭门研讨覆盖“监管—执法—机构—学术—金融科技”全链条。作为议题设计的核心牵头方,国际反洗钱协会(IALA)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成立,由中国专家主导的独立非营利组织,定位专业、权威且可信。IALA以“以规则促协作、以技术提效能、以人才筑防线”为宗旨,坚持“三匹配”原则:一是与中国国情及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二是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与司法实践相匹配,三是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国际核心标准相匹配。协会与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致力于推动“中国反洗钱实践国际化、国际规则本土化”。会议同时汇聚中国平安集团、中银香港、渣打银行(中国)、交银国际、工银国际等机构高管及合规负责人,以及多所高校与智库专家,共同形成“监管引领、机构实践、学术支撑”的协同格局。

三项核心成果落地,香港锚定全球金融安全治理枢纽

  1. 《反洗钱香港宣言》签署: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国际反洗钱协会、陆家嘴金融安全研究院、中国平安集团、金仕达科技等多家机构参与了联合宣言的签署,明确香港“区域研究枢纽、实务融合平台、人才培养高地、国际协作桥梁”四大定位,推动链上溯源、跨境情报共享等香港实践纳入区域规则建议。

  2. IALA全球反洗钱培训中心(香港)揭牌:由中联办代表与IALA执行会长、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陆家嘴金融安全研究院常务理事长共同揭牌。中心依托“四校联盟”,编写融合中国实践与国际标准的教材,建立分级人才认证体系,计划每年培养100名国际反洗钱人才(含5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员),推广反洗钱规则的同时,也从源头防范数据渗透与人才操控风险。

  3. “特聘专家”颁证:面向监管政策、学术研究、技术应用、案件侦办四大方向遴选资深学者与实务专家,完善“政策-学术—实务”衔接的人才梯队,为行业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专题讨论直击痛点,专家献策破解实务难题

研讨会以“专题讨论+互动问答”直面痛点,围绕“金融创新、反洗钱合规与国际协作”与“技术赋能与专业人才培养”两项议题凝练务实路径。与会专家指出,全球约30%的跨境洗钱案件涉及加密货币,非托管钱包与跨链桥显著增加了追踪难度,亟需确立区域统一的虚拟资产监管底座;香港凭借《稳定币条例》形成“分级牌照+动态储备金监测”的全流程监管,可在FATF框架下向东南亚复制推广。情报协作方面,亚太地区跨境洗钱情报平均传递需7天,而资金往往24小时内完成流转;“沪港协作会议”已将响应压缩至2小时,建议今后在更多区域和领域建立“快速通道”,并将律师、会计师等“看门人”行业纳入反洗钱合规体系,填补监管空白。技术侧,AI与图计算、序列异常检测等多模融合可将可疑交易识别效率提升约3倍,基于LightGBM算法的风险评估模型可将客户洗钱风险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区块链“链上存证”支持跨境交易轨迹可追溯,部分机构已将取证周期缩短约40%。为平衡创新与安全,建议采用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目前沪港试点零安全事故。人才侧,倡议构建“理论课程+模拟法庭+案例实训”的三维体系,以香港警务处真实案例为蓝本训练链上溯源与情报分析能力,并由IALA培训中心将此类实战模块纳入核心课程,形成标准统一、评估一致、岗位导向的培养闭环。

双向赋能国家与香港,书写金融安全治理新答卷

会议成果对国家与香港特区具有双重战略价值:一方面,通过“四校联盟+IALA全球培训中心”构建反洗钱人才安全防线,推动以基于风险、科技赋能的中国方案沿“一带一路”向东南亚、南亚、欧亚延伸,提升我国在重点领域的规则建议权与技术话语权;另一方面,香港凭借虚拟资产监管与跨境情报协作的实践优势,进一步巩固“金融安全治理枢纽”功能,提升新型涉虚拟资产犯罪的研判与追赃效率(香港平均侦办周期47天,显著低于亚太73天),并以高水平人才与制度供给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落户,契合巩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施政目标。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反洗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严立新表示:“本次活动是对全球金融安全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香港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凝聚各方共识、落地务实成果,香港正从‘国际金融中心’向‘全球金融安全治理引领者’加速迈进,为国家金融安全与全球金融稳定持续注入‘香港动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