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新特能源(01799.HK)发布公告称,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新疆新能源与公司控股股东特变电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特变电工同意将盱眙高传100%股权转让给新疆新能源,交易代价为人民币1.37亿元。
据了解,盱眙高传及其运营的盱眙项目原本就属于新特能源体系,2023年因项目存在用地瑕疵,为顺利推进A股发行上市,公司将其暂时剥离至特变电工。如今随着用地瑕疵整改完毕,这家风力发电企业重归新特能源。
收购完成后,盱眙高传的财务业绩将在集团的财务报表内综合入账,有助进一步扩大集团新能源电站运营业务规模,提升整体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硅基新能源龙头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重要参与者,自2008年创立以来投身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研制,于2015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1799.HK)。
公司已成功构建了硅基新材料、新能源核心装备研制和风、光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硅基新能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新特能源的业务版图中,多晶硅业务始终是其传统核心。截至2025年,公司高纯多晶硅年产能已达30万吨,每年贡献清洁电力超400亿度。
新特能源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巨大,依托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公司开发新产品、新工艺项目80余项,主导、参与制定标准130余项。
截至2025年6月,新特能源累计拥有国内授权专利899件、国际专利2件,成为国内硅基新材料行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最多的企业之一。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强化技术创新,获得授权专利40件。
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新特能源的业务范围已远超多晶硅制造,形成了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
根据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其业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非多晶硅业务收入占比由上年同期的49.98%大幅跃升至86.35%,风能、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及电气设备制造等板块已成为公司业务的核心支柱。
电站业务领域,截至2025年6月底,新特能源并网运营电站项目规模已超4GW,上半年上网电量实现约17%的同比增长。当前,公司正全力推进准东3GW新能源项目建设,致力于构建“绿色能源驱动绿色产品”的循环经济体系。
电气设备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达14.64亿元,同比增幅达36.98%。
另据标普全球2025年3月报告,新特能源下属企业逆变器全球排名已跃居第五,预计2025年其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将续创历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大幅减亏6.31亿元
2025年上半年,新特能源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成绩单。
报告期内,该公司营收达73.11亿元,虽仍处亏损,但归母净利润亏损额2.5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8.87亿元的亏损大幅缩减6.31亿元。
多晶硅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面临严峻行业环境。受行业供需失衡影响,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为3.36万吨,同比下降约77%;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行,导致该板块收入同比减少83.32%。
面对行业困境,自2024年下半年起,新特能源主动实施“控产减亏”策略,借助参数精细管理、工艺持续优化等手段,使在产产能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8%,为行业回暖后的产能释放筑牢根基。
随着多晶硅价格在2025年6-8月触底反弹,从6月末3.44万元/吨升至8月27日4.79万元/吨,市场复苏的曙光已然显现。
新特能源凭借其在电站运营与电气设备领域的多元布局,正在为行业复苏周期的盈利反弹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