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卒中患者血压难控制?这些要点要牢记

医学论坛网

4天前

许多老年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常常困惑于血压的不稳定,甚至在多次尝试后仍感到无从下手。...血压难控制对老年卒中患者有什么危害。...这可能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持续存在,影响康复效果。...长期的疾病管理和照顾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影响,也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经济状况带来挑战。

卒中(俗称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康复过程漫长且复杂,而血压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许多老年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常常困惑于血压的不稳定,甚至在多次尝试后仍感到无从下手。然而,科学的血压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再次卒中的风险,还能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骆翔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医学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协作组成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第4版八年制《神经病学》教材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为武汉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201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医院访学,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湖北省和武汉市重大专项2项。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老年卒中患者血压难控制的原因

年龄增长导致血管弹性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弹性下降。这种血管的生理性老化使得血管对血压的调节能力减弱,血压容易出现波动。研究表明,血管弹性下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相互影响

老年卒中患者往往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之间相互影响,增加了血压控制的难度。例如,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而高血压又可能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冠心病患者常需使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

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患者对降压药物的反应性降低,需要合适的剂量才能达到降压效果。

记忆力差,可能存在漏服、错服药物的情况

老年人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差,这使得他们在日常服药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服、错服药物的情况,这种现象在老年卒中患者中尤为常见。漏服、错服药物会直接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血压难控制对老年卒中患者有什么危害

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血压长期不稳定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控制血压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血压波动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而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影响身体机能的恢复

血压波动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这可能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持续存在,影响康复效果。稳定的血压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良好的生理基础。

降低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负担

血压难控制会使患者频繁就医,增加医疗费用。同时,患者的身体不适和功能障碍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照顾负担,降低生活质量。长期的疾病管理和照顾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影响,也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经济状况带来挑战。

老年卒中患者控制血压的关键要点

用药管理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降压药物,如使用长效降压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它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维持24小时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患者每天只需服用一次,方便记忆,从而更好地管理血压,降低再次卒中的风险。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擅自停药,否则可能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进而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家人可协助提醒:对于老年卒中患者而言,家属的支持和协助在用药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可以使用服药记录本详细记录服药时间和药物名称,便于核对;利用定时提醒工具,如手机闹钟或智能手表,设置固定的服药提醒;此外,使用药物分装盒提前分装好每日药物,并标注日期和时间,方便患者服用。通过这些措施,家属可以确保患者正确服药。此外,家属还可以帮助患者定期检查药物储备,避免因缺货导致漏服,减少患者的血压波动,促进康复。

生活调理

清淡饮食、营养均衡:为了有效控制血压,老年卒中患者应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首先,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避免高盐食品。其次,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补充钾、镁等营养成分。同时,选择全谷物食品,如燕麦和糙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健康脂肪来源,并避免高胆固醇食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瘦肉和豆类,满足身体需求。最后,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选择低糖或无糖替代品,以维持血糖和血压的稳定。

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愤怒,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情绪管理对于血压的稳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

适当进行温和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强体质。建议患者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的选择。

定期复查

及时与医生沟通血压情况: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将血压记录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可以根据血压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压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

调整治疗方案:在使用降压药物时,需要定时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

并发症管理

对于合并高血脂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综合管理多种慢性疾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总结:科学管理,让血压稳定不再是难题

老年卒中患者血压难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调理,可以有效改善,我们鼓励老年卒中患者及家属重视血压管理,牢记关键要点。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医疗监测,让血压保持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希望每一位老年卒中患者都能在康复之路上稳步前行,重获健康与幸福。

参考文献

[1]张霞, 张成蓉. 老年高血压诊治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2): 1691-1697.

[2]陈金梅,田发发,周维智,等.老年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11):579-583.

[3]罗凤云.老年卒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01):168-169.

作者:骆翔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许多老年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常常困惑于血压的不稳定,甚至在多次尝试后仍感到无从下手。...血压难控制对老年卒中患者有什么危害。...这可能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持续存在,影响康复效果。...长期的疾病管理和照顾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影响,也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经济状况带来挑战。

卒中(俗称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康复过程漫长且复杂,而血压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许多老年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常常困惑于血压的不稳定,甚至在多次尝试后仍感到无从下手。然而,科学的血压管理不仅能有效降低再次卒中的风险,还能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骆翔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医学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协作组成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卒中学会第二届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第4版八年制《神经病学》教材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为武汉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201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医院访学,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湖北省和武汉市重大专项2项。作为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老年卒中患者血压难控制的原因

年龄增长导致血管弹性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弹性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多,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弹性下降。这种血管的生理性老化使得血管对血压的调节能力减弱,血压容易出现波动。研究表明,血管弹性下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相互影响

老年卒中患者往往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之间相互影响,增加了血压控制的难度。例如,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病情;而高血压又可能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冠心病患者常需使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

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患者对降压药物的反应性降低,需要合适的剂量才能达到降压效果。

记忆力差,可能存在漏服、错服药物的情况

老年人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差,这使得他们在日常服药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服、错服药物的情况,这种现象在老年卒中患者中尤为常见。漏服、错服药物会直接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血压难控制对老年卒中患者有什么危害

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血压长期不稳定会加重血管损伤,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控制血压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血压波动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而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影响身体机能的恢复

血压波动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这可能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持续存在,影响康复效果。稳定的血压有助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良好的生理基础。

降低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负担

血压难控制会使患者频繁就医,增加医疗费用。同时,患者的身体不适和功能障碍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照顾负担,降低生活质量。长期的疾病管理和照顾不仅对患者自身造成影响,也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经济状况带来挑战。

老年卒中患者控制血压的关键要点

用药管理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降压药物,如使用长效降压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它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维持24小时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患者每天只需服用一次,方便记忆,从而更好地管理血压,降低再次卒中的风险。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擅自停药,否则可能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进而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家人可协助提醒:对于老年卒中患者而言,家属的支持和协助在用药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可以使用服药记录本详细记录服药时间和药物名称,便于核对;利用定时提醒工具,如手机闹钟或智能手表,设置固定的服药提醒;此外,使用药物分装盒提前分装好每日药物,并标注日期和时间,方便患者服用。通过这些措施,家属可以确保患者正确服药。此外,家属还可以帮助患者定期检查药物储备,避免因缺货导致漏服,减少患者的血压波动,促进康复。

生活调理

清淡饮食、营养均衡:为了有效控制血压,老年卒中患者应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首先,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避免高盐食品。其次,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补充钾、镁等营养成分。同时,选择全谷物食品,如燕麦和糙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选择橄榄油、鱼油等健康脂肪来源,并避免高胆固醇食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类、瘦肉和豆类,满足身体需求。最后,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选择低糖或无糖替代品,以维持血糖和血压的稳定。

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升高。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愤怒,可以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情绪管理对于血压的稳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

适当进行温和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强体质。建议患者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的选择。

定期复查

及时与医生沟通血压情况: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将血压记录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可以根据血压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压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

调整治疗方案:在使用降压药物时,需要定时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仔细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药物能有效降低血压。

并发症管理

对于合并高血脂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综合管理多种慢性疾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总结:科学管理,让血压稳定不再是难题

老年卒中患者血压难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调理,可以有效改善,我们鼓励老年卒中患者及家属重视血压管理,牢记关键要点。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医疗监测,让血压保持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希望每一位老年卒中患者都能在康复之路上稳步前行,重获健康与幸福。

参考文献

[1]张霞, 张成蓉. 老年高血压诊治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2): 1691-1697.

[2]陈金梅,田发发,周维智,等.老年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11):579-583.

[3]罗凤云.老年卒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01):168-169.

作者:骆翔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