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老登”,不行了?

财经早餐

隔壁老邢

10小时前

从去年“924”行情开始,股市已经今非昔比。

但纵观这大约一年以来的行情走势,市场的焦点变化得异常明显。

去年这个时候最夯的赛道是白马股、蓝筹股,白酒、券商、银行、电信企业的股票被推到“镁光灯”前。

而到了现在,市场每天最热的话题都是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算力、芯片、创新药等科技感十足的概念或者股票。

这种差异性也让一个以往完全没有什么关系的热搜符号,被贴上了股市的标签:它就是老登

定义“老登”股

所谓“老登”,原本大致上可以被理解成对“思考方式老派”中老年男性(或有类似思维方式的其他人群)的一种较戏谑的称呼。

最典型的例子是某个以塑造“英武神勇”银幕形象著称的男演员,喜欢以一种老派自信的男性视角和叙事风格,说一些带有说教或者有点吹嘘意味的话。最近就在网上被很多年轻网友称作“老登”。

总之在当前的网络语境中,这个词绝不算什么褒义词,也谈不上很恶意。

那么这个词又如何与股市产生关联了呢?

原来当前市场上有人将那些价值属性浓郁,且主要集中在传统消费、金融、能源和工业领域的蓝筹股、白马股贴上了“老登”股的标签。对应地将那些成长属性浓郁,且主要集中在最前沿科技赛道上的新兴企业称为“小登”股。

进而由于对“老登”股和“小登”股的分歧和不同看法,那些坚定看好“老登”股的人士——如是年纪稍长的男性则更有概率——会被人称为股市中的“老登”。

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长期看好上海建工的“建工爷叔”,在很多人看来,他坚守的上海建工就是典型的“老登”股,行业高度成熟、企业在行业中实力出众,业绩求稳、资产大、分红较好。而他就可能被人看做是“老登”了。与之对立看好“小登”股的人群,则也就是“小登”,这群人的年纪一般都更小一些。

另一件比较有影响力的事是在不久之前,有券商分析师预测一家“小登”股票公司几年后的利润超过250亿,引发了另一个买方大咖的质疑,随后有初生牛犊不怕怼的年轻分析师在朋友圈怒斥这位大咖“买你的白酒去,老登”,传播开来后,造成了“老登”们和“小登”们围绕股票预期的对立情绪升级。

以白酒、家电、煤炭、电力、银行、券商等板块为主的“老登”股也被很多“小登”股拥趸认为是在“溃败”中,因为当前来看这些股票的股价走势可能大多都不如像“纪联海”“易中天”这样的“小登”股。

然而,“老登”股真的就不行了吗?

回到基本面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上述这些“老登”股往往和蓝筹股、价值股挂钩,特点是行业高度成熟,企业底子厚,盈利能力稳健,持续性分红能力较强,但业务的高科技属性可能不足,所在的行业并不是当前科技发展最前沿的领域。

比如,贵州茅台就是一只典型的“老登”股,近期不断有新闻将“寒武纪股价超茅台”“宁德时代市值超茅台”作为“老登”股“不行了”的某种叙事。

然而从投资学学术视角来看,“老登”股对应的正是价值股,而“小登”股对应的则是成长股,围绕侧重这两种不同类型股票的投资被称为风格投资策略。数十年来的实证研究表明,价值股和成长股投资策略各有优势,在不同周期中的表现会有所差异,但都是当代风格投资资产管理者和基金经理普遍采用的策略。

成长型投资者青睐那些预期增长速度(无论是营收、现金流还是利润)均超越同行的企业。由于增长是首要目标,这类公司会将盈利重新投入自身发展,通过新增员工、购置设备及并购等方式实现扩张。

这类企业较少分红,全力冲刺业绩,可能蕴含更高上涨潜力,但风险也更显著。企业对增长的投资未必能转化为利润。成长股股价波动幅度更大,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且持有周期长的投资者。

价值投资如同在石海中寻找钻石——发掘股价未能充分反映内在价值的企业。价值投资者追寻被低估的股票,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终将正确评估企业价值,股价随之攀升。

此外,价值股企业不以增长为唯一追求,即使股价未上涨,投资者通常仍能通过股息收益获利。价值股上行空间相对有限,因此相较成长股更具安全性。

本没有孰优孰劣一说。

看好贵州茅台的价值投资者会从企业盈利能力的护城河、分红、行业地位、品牌价值等等方面分析,预测未来的净利润,折算成内在价值。贵州茅台可能是中国白酒行业中最知名的品牌,平均单价最贵的品牌,被很多人认定品质最好的白酒品牌。在行业内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没有什么“同一层次上”的对手。更别说贵州茅台对贵州省的重大意义,在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社会责任贡献难以计量。这就是典型的价值股。

而偏好寒武纪、上纬新材这样成长股标签浓郁股票的人,则特别关注颠覆性科技所产生的变革意义,很多时候不再乎计算企业未来到底能够获得多少盈利,因为可能算也算不出。这方面,微软、谷歌、英伟达、特斯拉等等都是最好的例子,在这些股票爆发式上涨的初期(甚至很久之后),很多人可能还看不透软件服务业、互联网、电动车以及人工智能算力的未来发展,但这些行业当前确实都发展成了“参天大树”,时刻影响着你我的生活。

有两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1)我们为何要对立地看待价值股(“老登”股)和成长股(“小登”股)?而不尝试从两者都获得利润呢?

上文提及去年“924”行情最开始时候,正是蓝筹股、白马股涨势较好的时候,如果能够顺利接住这波红利,再在去年底或者今年初布局上纬新材或者寒武纪,那岂不是“人生赢家”,两头通吃了?

如果不想调仓这么快,我们将资金分别以一定比例长期分配到两者之中,是不是也能有抵消波动、稳定收益的功能呢?

比如,有些“混合风格基金”就会同时投资成长股与价值股。这类基金的经理人常采用“合理价格下的成长”策略,既关注成长型企业,又严格遵循传统价值指标。

(2)不管是“老登”股还是“小登”股,能稳定盈利带来现金流的企业才是长期持有的好标的。投资者为何要去刻意追求什么行业或者什么赛道,抑或是价值股还是成长股呢?

举个例子,海尔智家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2%、15.6%至约1565亿元以及120亿元。在强化采购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全球供应链协同的作用下,半年报中的毛利率同比上升了0.1个百分点,而且内销和外销营收同步增长,占比均衡。有部分媒体文章将海尔智家归类到“老登”股中,但不管如何,全球的用户认可其家电产品,企业基本面向好,能赚到钱,有什么好说的呢?

再比如,医药健康行业的白云山拥有以王老吉” “白云山”为首的强大品牌号召力和多家中华老字号认证成员企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也算是一家“老登”了吧?但人家也在做科技创新,也在搞研发。

据今年中报披露,白云山正瞄准中药新药机遇,积极布局医疗机构制剂新药转化,推进广州市医疗机构制剂中心项目建设,并完成设立广州采制药业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旗下中一药业全面启动国家工信部“中药绿色智能制造技术项目”,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尾声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回归巴菲特的“基本面分析”法来得实际一些。当然,如果是比较激进的朋友,承受能力也更足,那么紧跟最近的科技股风潮也不是不行。

给股票贴上什么“老登”的标签,可能不是明智的策略,也不太会影响到投资收益。成为闲谈中的一些玩笑成分,倒也无伤大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从去年“924”行情开始,股市已经今非昔比。

但纵观这大约一年以来的行情走势,市场的焦点变化得异常明显。

去年这个时候最夯的赛道是白马股、蓝筹股,白酒、券商、银行、电信企业的股票被推到“镁光灯”前。

而到了现在,市场每天最热的话题都是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算力、芯片、创新药等科技感十足的概念或者股票。

这种差异性也让一个以往完全没有什么关系的热搜符号,被贴上了股市的标签:它就是老登

定义“老登”股

所谓“老登”,原本大致上可以被理解成对“思考方式老派”中老年男性(或有类似思维方式的其他人群)的一种较戏谑的称呼。

最典型的例子是某个以塑造“英武神勇”银幕形象著称的男演员,喜欢以一种老派自信的男性视角和叙事风格,说一些带有说教或者有点吹嘘意味的话。最近就在网上被很多年轻网友称作“老登”。

总之在当前的网络语境中,这个词绝不算什么褒义词,也谈不上很恶意。

那么这个词又如何与股市产生关联了呢?

原来当前市场上有人将那些价值属性浓郁,且主要集中在传统消费、金融、能源和工业领域的蓝筹股、白马股贴上了“老登”股的标签。对应地将那些成长属性浓郁,且主要集中在最前沿科技赛道上的新兴企业称为“小登”股。

进而由于对“老登”股和“小登”股的分歧和不同看法,那些坚定看好“老登”股的人士——如是年纪稍长的男性则更有概率——会被人称为股市中的“老登”。

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长期看好上海建工的“建工爷叔”,在很多人看来,他坚守的上海建工就是典型的“老登”股,行业高度成熟、企业在行业中实力出众,业绩求稳、资产大、分红较好。而他就可能被人看做是“老登”了。与之对立看好“小登”股的人群,则也就是“小登”,这群人的年纪一般都更小一些。

另一件比较有影响力的事是在不久之前,有券商分析师预测一家“小登”股票公司几年后的利润超过250亿,引发了另一个买方大咖的质疑,随后有初生牛犊不怕怼的年轻分析师在朋友圈怒斥这位大咖“买你的白酒去,老登”,传播开来后,造成了“老登”们和“小登”们围绕股票预期的对立情绪升级。

以白酒、家电、煤炭、电力、银行、券商等板块为主的“老登”股也被很多“小登”股拥趸认为是在“溃败”中,因为当前来看这些股票的股价走势可能大多都不如像“纪联海”“易中天”这样的“小登”股。

然而,“老登”股真的就不行了吗?

回到基本面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上述这些“老登”股往往和蓝筹股、价值股挂钩,特点是行业高度成熟,企业底子厚,盈利能力稳健,持续性分红能力较强,但业务的高科技属性可能不足,所在的行业并不是当前科技发展最前沿的领域。

比如,贵州茅台就是一只典型的“老登”股,近期不断有新闻将“寒武纪股价超茅台”“宁德时代市值超茅台”作为“老登”股“不行了”的某种叙事。

然而从投资学学术视角来看,“老登”股对应的正是价值股,而“小登”股对应的则是成长股,围绕侧重这两种不同类型股票的投资被称为风格投资策略。数十年来的实证研究表明,价值股和成长股投资策略各有优势,在不同周期中的表现会有所差异,但都是当代风格投资资产管理者和基金经理普遍采用的策略。

成长型投资者青睐那些预期增长速度(无论是营收、现金流还是利润)均超越同行的企业。由于增长是首要目标,这类公司会将盈利重新投入自身发展,通过新增员工、购置设备及并购等方式实现扩张。

这类企业较少分红,全力冲刺业绩,可能蕴含更高上涨潜力,但风险也更显著。企业对增长的投资未必能转化为利润。成长股股价波动幅度更大,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且持有周期长的投资者。

价值投资如同在石海中寻找钻石——发掘股价未能充分反映内在价值的企业。价值投资者追寻被低估的股票,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终将正确评估企业价值,股价随之攀升。

此外,价值股企业不以增长为唯一追求,即使股价未上涨,投资者通常仍能通过股息收益获利。价值股上行空间相对有限,因此相较成长股更具安全性。

本没有孰优孰劣一说。

看好贵州茅台的价值投资者会从企业盈利能力的护城河、分红、行业地位、品牌价值等等方面分析,预测未来的净利润,折算成内在价值。贵州茅台可能是中国白酒行业中最知名的品牌,平均单价最贵的品牌,被很多人认定品质最好的白酒品牌。在行业内的销售额和盈利能力没有什么“同一层次上”的对手。更别说贵州茅台对贵州省的重大意义,在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社会责任贡献难以计量。这就是典型的价值股。

而偏好寒武纪、上纬新材这样成长股标签浓郁股票的人,则特别关注颠覆性科技所产生的变革意义,很多时候不再乎计算企业未来到底能够获得多少盈利,因为可能算也算不出。这方面,微软、谷歌、英伟达、特斯拉等等都是最好的例子,在这些股票爆发式上涨的初期(甚至很久之后),很多人可能还看不透软件服务业、互联网、电动车以及人工智能算力的未来发展,但这些行业当前确实都发展成了“参天大树”,时刻影响着你我的生活。

有两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1)我们为何要对立地看待价值股(“老登”股)和成长股(“小登”股)?而不尝试从两者都获得利润呢?

上文提及去年“924”行情最开始时候,正是蓝筹股、白马股涨势较好的时候,如果能够顺利接住这波红利,再在去年底或者今年初布局上纬新材或者寒武纪,那岂不是“人生赢家”,两头通吃了?

如果不想调仓这么快,我们将资金分别以一定比例长期分配到两者之中,是不是也能有抵消波动、稳定收益的功能呢?

比如,有些“混合风格基金”就会同时投资成长股与价值股。这类基金的经理人常采用“合理价格下的成长”策略,既关注成长型企业,又严格遵循传统价值指标。

(2)不管是“老登”股还是“小登”股,能稳定盈利带来现金流的企业才是长期持有的好标的。投资者为何要去刻意追求什么行业或者什么赛道,抑或是价值股还是成长股呢?

举个例子,海尔智家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2%、15.6%至约1565亿元以及120亿元。在强化采购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全球供应链协同的作用下,半年报中的毛利率同比上升了0.1个百分点,而且内销和外销营收同步增长,占比均衡。有部分媒体文章将海尔智家归类到“老登”股中,但不管如何,全球的用户认可其家电产品,企业基本面向好,能赚到钱,有什么好说的呢?

再比如,医药健康行业的白云山拥有以王老吉” “白云山”为首的强大品牌号召力和多家中华老字号认证成员企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也算是一家“老登”了吧?但人家也在做科技创新,也在搞研发。

据今年中报披露,白云山正瞄准中药新药机遇,积极布局医疗机构制剂新药转化,推进广州市医疗机构制剂中心项目建设,并完成设立广州采制药业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旗下中一药业全面启动国家工信部“中药绿色智能制造技术项目”,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尾声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回归巴菲特的“基本面分析”法来得实际一些。当然,如果是比较激进的朋友,承受能力也更足,那么紧跟最近的科技股风潮也不是不行。

给股票贴上什么“老登”的标签,可能不是明智的策略,也不太会影响到投资收益。成为闲谈中的一些玩笑成分,倒也无伤大雅。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