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显示,通过公开招募,本次重整确定欧昊集团作为产业投资人参与金刚光伏的重整。产业投资人及其推荐的产业合作伙伴、指定的17家财务投资人等全部重整投资人,有条件受让重整后金刚光伏总股本约48.33%的转增股票,直接支付的重整投资款约18.04亿元。
其中,产业投资人出资2.68亿元,受让5400万股转增股票;产业合作伙伴出资1.05亿元,受让1,620万股转增股票;财务投资人出资14.31亿元,受让1.908亿股转增股票。结合原有股票,产业投资人与其一致行动人重整后持股比例约为20%。
草案还显示,截至基准日,金刚光伏经审计的资产总额约14.16亿元、负债总额约21.64亿元,经评估资产市场价值约14.68亿元,清算价值约3.20亿元。
本次重整投资款,将帮助金刚光伏赢得喘息之机,甚至成为行业领先的光伏企业。
由此,也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中利集团能顺利完成重整,是因为旗下腾晖光伏实力出众,同时在线缆领域也有先发优势和数量优势。那么,金刚光伏又是凭什么赢得投资人的青睐?
光伏新星连续3年亏损
金刚光伏在草案中表示,公司2010年7月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金刚玻璃”。2021年被欧昊集团收购并转型进军光伏产业,创立“GOLDEN SOLAR”产品品牌,选择行业领先的异质结电池(HJT)技术路线,并引进业内首条GW级异质结电池产线设备,率先完成了大尺寸HJT电池片的量产及出货;2022年10月10日,股票简称变更为“金刚光伏”。
然而,受到异质结电池降本不及预期及产业链价格下滑的影响。2022年至2024年,金刚光伏分别实现营收5.22亿元、5.80亿元、1.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69亿元、3.62亿元、7.95亿元。3年累计亏损超过14亿元。
2025年上半年,金刚光伏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169.0%;归母净利润亏损2.82亿元,同比扩大26.41%。
重整危机下实现突破
面对如此糟糕的业绩,债权人“坐不住了”。
2024年6月28日,债权人以金刚光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酒泉中院申请对金刚光伏进行重整,同时申请在重整申请审查期间启动预重整。法院于2024年7月8日决定对金刚光伏启动预重整,并于同日指定临时管理人。
2025年9月19日,法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金刚光伏重整申请,并于同日指定管理人。同日,根据管理人、债务人的申请,法院许可金刚光伏继续营业,并准许金刚光伏重整期间在管理人的监督下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
不过,在重整危机下,金刚光伏在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上并没有放松。
在2025年半年报中,金刚光伏提到,公司主要产品为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采用N型技术路线,公司规模化量产的N型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可达到26%,组件功率最高可达735W+。公司生产的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已实现了市场化销售并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2025年6月9日,金刚光伏与南亚客户签订了194MW的HJT电池片销售合同,预计合同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50%以上,即超过0.62亿元。
同时,金刚光伏还于2025年6月出资设立金刚数智,并于同月与江苏***大数据有限公司签订了《智算中心多元算力服务项目之服务协议》,金刚数智对其提供高性能算力服务,合同总额约3.99亿元,合同期限5年,按月度支付算力服务费用。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经完成该服务合同对应的算力设备采购并交付到客户指定现场。
“能源+算力”的综合商业模式
在本次重整草案的总体战略规划中,金刚光伏更是明确,未来欧昊集团将继续支持金刚光伏专注于HJT技术路线,巩固先发优势,以领先的规模化能力使金刚光伏具备优先获得市场、获得客户的竞争优势;同时欧昊集团将携手产业合作伙伴为金刚光伏导入算力业务,致力于成为一家具有绿色能源优势的算力基础设施运营商。
未来,金刚光伏仍将深耕酒泉,充分发挥酒泉绿色能源政策优势,在已有绿色光伏业务基础上,发展算力AI大数据服务。通过能源及算力的结合,打造光伏制造、光伏发电、算力服务、绿电直连的算电一体化商业模式。
整体来看,金刚光伏所处的异质结光伏电池赛道竞争相对较小,且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同时培育了算力第二增长曲线,发展趋势较好,让其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当然,后续能否顺利扭亏为盈,还需要经历时间和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