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开玩笑,如今我国正在面临“缺驴”危机。
驴的存栏量远低于市场需求,驴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因驴肉价格一再升高,部分诚实守信的店家甚至直接把店内商品变更为“马肉火烧”。
据了解,我国目前出现显著驴存栏缺口的问题,系多种原因导致,从短时间来看,并没有快速弥补缺口的办法。9月22日,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了我国缺驴一事:“目前我国牛马都不缺,就缺驴。”
历史上,我国并不缺驴。
数据显示,早在1990年,我国驴存栏量超1100万头,约占全球四分之一。但到2015年,驴存栏数量便减少到了不足400万头,到了2023年,全国驴存栏量就仅剩下约146万头,目前总存栏量仍在持续下降中。
在驴业分会协会相关负责人看来,总存栏量持续减少,是驴和其他畜类相比特有的现象。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替代了驴曾经的役用功能。
前述受访者介绍,从农业机械化开始普及,并且逐渐替代牲畜劳作的方式,我国农民饲养驴的积极性便开始降低。
相比起其他家禽家畜来说,养驴可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一件事。
首先,驴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至3年才能达到出栏标准,这个周期远远长过鸡鸭鹅甚至是猪和羊。其次,驴的繁殖周期也很长,一年通常只能产一胎,繁殖效率和其他家禽家畜相比,可以说是极低了。
最后,我国目前存在的家驴共有24个品种,可以简单用体型分为大、中、小三类,在此前的一段时期,农户的驴种普遍以中小体型的驴为主,体重200~300斤,这样的驴产生的效益就更低一些。
这三点就造成了农户养殖欲望较低。
不仅如此,养驴还受到了价格波动的影响,比如我国曾在2015年至2016年大量从国外进口驴皮,这让驴皮的价格从此前的80元一斤直接降至20元一斤,这样的大幅波动,也让饲养者对养驴这件事望而却步。
9月21日,甘肃省酒泉市某养驴户介绍,自己当地采用了一种“投驴落驹”的政策鼓励农户养驴,具体的操作办法就是,农户通过缴纳一部分押金从养殖企业领养幼驴,养殖一年后,按照约定的价格企业进行回收,这样的情况下,农户能在短周期内看到回报,才会提高积极性。
即便如此,在需求端,无论是驴皮还是驴肉的需求越来越高,仍然出现了供给和需求端的不对等。
在消费者还在为正宗驴肉火烧,到底是长的还是圆的,吵得不可开交之时,驴的数量正在锐减。
缺驴,短时间解决不了
从全球来看,驴存栏量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2015年,全世界驴存栏量4355.39万头,其中,83.88%的驴集中在亚非地区。由于中国的养驴量锐减,2008年以后,非洲超越亚洲成为最大养驴区域。
如今我国的驴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以驴肉为例,市面上我们见到的所有驴肉产品,也就只有20%至30%来自我国本国的驴。
此前有消息称,去年2月举办的非洲联盟峰会上,与会成员国批准了对驴皮贸易实施的15年禁令。
前述受访者表示,去年非盟的禁令,确实对我们进口驴皮等制品造成了影响,但同样也是国内驴业的一次机会。目前国内如内蒙古、辽宁、甘肃、新疆等地的驴业正在逐步完善与壮大。与此同时,中国畜牧业协会还在不断联合检疫检验协会和龙头企业,与中亚、南美等养驴大国探讨“海外牧场”的可行性。
在合理利用国外资源的同时,制定较高的进口标准,严格控制数量并提高质量。
即便如此,短期内想要快速改变驴产品短缺的情况仍然很难。
从目前来看,想要最终从根源上解决“缺驴”的问题,或许仅剩下从繁育技术上下手一个出路,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驴的繁殖效率,从而提高农户的饲养积极性,最终扩大养殖规模。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没开玩笑,如今我国正在面临“缺驴”危机。
驴的存栏量远低于市场需求,驴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因驴肉价格一再升高,部分诚实守信的店家甚至直接把店内商品变更为“马肉火烧”。
据了解,我国目前出现显著驴存栏缺口的问题,系多种原因导致,从短时间来看,并没有快速弥补缺口的办法。9月22日,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了我国缺驴一事:“目前我国牛马都不缺,就缺驴。”
历史上,我国并不缺驴。
数据显示,早在1990年,我国驴存栏量超1100万头,约占全球四分之一。但到2015年,驴存栏数量便减少到了不足400万头,到了2023年,全国驴存栏量就仅剩下约146万头,目前总存栏量仍在持续下降中。
在驴业分会协会相关负责人看来,总存栏量持续减少,是驴和其他畜类相比特有的现象。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替代了驴曾经的役用功能。
前述受访者介绍,从农业机械化开始普及,并且逐渐替代牲畜劳作的方式,我国农民饲养驴的积极性便开始降低。
相比起其他家禽家畜来说,养驴可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一件事。
首先,驴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至3年才能达到出栏标准,这个周期远远长过鸡鸭鹅甚至是猪和羊。其次,驴的繁殖周期也很长,一年通常只能产一胎,繁殖效率和其他家禽家畜相比,可以说是极低了。
最后,我国目前存在的家驴共有24个品种,可以简单用体型分为大、中、小三类,在此前的一段时期,农户的驴种普遍以中小体型的驴为主,体重200~300斤,这样的驴产生的效益就更低一些。
这三点就造成了农户养殖欲望较低。
不仅如此,养驴还受到了价格波动的影响,比如我国曾在2015年至2016年大量从国外进口驴皮,这让驴皮的价格从此前的80元一斤直接降至20元一斤,这样的大幅波动,也让饲养者对养驴这件事望而却步。
9月21日,甘肃省酒泉市某养驴户介绍,自己当地采用了一种“投驴落驹”的政策鼓励农户养驴,具体的操作办法就是,农户通过缴纳一部分押金从养殖企业领养幼驴,养殖一年后,按照约定的价格企业进行回收,这样的情况下,农户能在短周期内看到回报,才会提高积极性。
即便如此,在需求端,无论是驴皮还是驴肉的需求越来越高,仍然出现了供给和需求端的不对等。
在消费者还在为正宗驴肉火烧,到底是长的还是圆的,吵得不可开交之时,驴的数量正在锐减。
缺驴,短时间解决不了
从全球来看,驴存栏量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2015年,全世界驴存栏量4355.39万头,其中,83.88%的驴集中在亚非地区。由于中国的养驴量锐减,2008年以后,非洲超越亚洲成为最大养驴区域。
如今我国的驴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以驴肉为例,市面上我们见到的所有驴肉产品,也就只有20%至30%来自我国本国的驴。
此前有消息称,去年2月举办的非洲联盟峰会上,与会成员国批准了对驴皮贸易实施的15年禁令。
前述受访者表示,去年非盟的禁令,确实对我们进口驴皮等制品造成了影响,但同样也是国内驴业的一次机会。目前国内如内蒙古、辽宁、甘肃、新疆等地的驴业正在逐步完善与壮大。与此同时,中国畜牧业协会还在不断联合检疫检验协会和龙头企业,与中亚、南美等养驴大国探讨“海外牧场”的可行性。
在合理利用国外资源的同时,制定较高的进口标准,严格控制数量并提高质量。
即便如此,短期内想要快速改变驴产品短缺的情况仍然很难。
从目前来看,想要最终从根源上解决“缺驴”的问题,或许仅剩下从繁育技术上下手一个出路,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驴的繁殖效率,从而提高农户的饲养积极性,最终扩大养殖规模。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