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9月18日),上证指数几乎平开,随后震荡整理,并于上午10点26站上3899.96点,离3900点仅距0.04点。
之后波动下行。
尽管午盘前又回到了3895点附近,但下午沪指并没有继续走高,最后收跌1.15%至3831.66点。
上证指数9月18日走势图
从今年8月25日开始计算,到9月18日,上证指数在3900点附近维持了19个交易日的震荡行情。
如何理解近期市场
在关键点位的反复拉锯呢?
从今年4月初A股开启持续上涨态势以来,5月14日至6月24日的局面和当前相当,当时震荡阶段维持了29个交易日。
之后沪指迅速回到上涨节奏,并在8月22日时隔十年后,再次收站3800点(上一次沪指收站3800点是在2015年8月17日)。
上证指数2025年以来走势
从两个时间区间看,都是在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后,出现的横盘调整。
那么相比5月至6月的横盘,近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因素呢?
01
近期横盘的重要原因
8月以来,随着赚钱效应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市场进入一波快速上扬阶段,同时止盈的投资者也开始增加,市场上行斜率可能会阶段性放缓,或需要短期震荡休整回归“健康牛”本色。
其次,此前结构极致分化造成的局部过热可能需要降温,“多点开花”行情才有望更平稳、更持续。前期强势品种回调,消化前期市场过热情绪的同时,也是对前期结构极致分化的再平衡。
02
支撑行情的核心逻辑或仍在
总体来看,A股短期波动或更多在于节奏和结构。支撑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没有发生变化,波动或是为了更好的向上。
第一,生产、内需、外贸等运行平稳,经济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为A股中长期持续向好提供基本面支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均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第二,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
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持续改善,资本开支同比下滑,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上市公司长期内在价值增加,目前内在回报率较高,或仍有较大的价格上行空间。
第三,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随着股市回报率的提升,个人投资者入场意愿回暖,居民储蓄向权益资产倾斜的空间或仍然较大。
加上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加入流入,A股有望迎来多维度的增量资金。
第四,新产业趋势渗透率提升的趋势未改变,AI、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军贸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半导体自主可控、创新药、新消费等八大赛道渗透率提升仍在途中,产业趋势逻辑仍在。
第五,从估值与情绪指标看,Wind数据显示,9月18日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ERP)为5.7%,处于10年来历史中等水平,指数或仍有上行空间。
第六,美联储如期降息后,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和流动性宽松共振,有望助力A股中长期持续上涨趋势。
目前A股呈现短期震荡偏强的走势,美联储降息期间美元指数多走弱,或利于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流动性宽松。加上美联储降息周期外资可能加速流入A股,对A股或有积极影响。
第七,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围绕TikTok及中方有关关切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在地缘经贸关系缓和下,市场情绪可能有所回升。
总 结 一 下
一方面,在基本面平稳向好、中报业绩整体表现突出、风险偏好继续改善、流动性宽松等积极因素作用下,A股有望继续走强。
另一方面也要留意短期行情过热带来的回调和波动。
保持平常心,不盲目不盲从,理性投资或收益更大。
上周四(9月18日),上证指数几乎平开,随后震荡整理,并于上午10点26站上3899.96点,离3900点仅距0.04点。
之后波动下行。
尽管午盘前又回到了3895点附近,但下午沪指并没有继续走高,最后收跌1.15%至3831.66点。
上证指数9月18日走势图
从今年8月25日开始计算,到9月18日,上证指数在3900点附近维持了19个交易日的震荡行情。
如何理解近期市场
在关键点位的反复拉锯呢?
从今年4月初A股开启持续上涨态势以来,5月14日至6月24日的局面和当前相当,当时震荡阶段维持了29个交易日。
之后沪指迅速回到上涨节奏,并在8月22日时隔十年后,再次收站3800点(上一次沪指收站3800点是在2015年8月17日)。
上证指数2025年以来走势
从两个时间区间看,都是在一段时间的持续上涨后,出现的横盘调整。
那么相比5月至6月的横盘,近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因素呢?
01
近期横盘的重要原因
8月以来,随着赚钱效应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市场进入一波快速上扬阶段,同时止盈的投资者也开始增加,市场上行斜率可能会阶段性放缓,或需要短期震荡休整回归“健康牛”本色。
其次,此前结构极致分化造成的局部过热可能需要降温,“多点开花”行情才有望更平稳、更持续。前期强势品种回调,消化前期市场过热情绪的同时,也是对前期结构极致分化的再平衡。
02
支撑行情的核心逻辑或仍在
总体来看,A股短期波动或更多在于节奏和结构。支撑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没有发生变化,波动或是为了更好的向上。
第一,生产、内需、外贸等运行平稳,经济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为A股中长期持续向好提供基本面支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出口和进口均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第二,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
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持续改善,资本开支同比下滑,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上市公司长期内在价值增加,目前内在回报率较高,或仍有较大的价格上行空间。
第三,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随着股市回报率的提升,个人投资者入场意愿回暖,居民储蓄向权益资产倾斜的空间或仍然较大。
加上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加入流入,A股有望迎来多维度的增量资金。
第四,新产业趋势渗透率提升的趋势未改变,AI、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军贸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半导体自主可控、创新药、新消费等八大赛道渗透率提升仍在途中,产业趋势逻辑仍在。
第五,从估值与情绪指标看,Wind数据显示,9月18日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ERP)为5.7%,处于10年来历史中等水平,指数或仍有上行空间。
第六,美联储如期降息后,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和流动性宽松共振,有望助力A股中长期持续上涨趋势。
目前A股呈现短期震荡偏强的走势,美联储降息期间美元指数多走弱,或利于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流动性宽松。加上美联储降息周期外资可能加速流入A股,对A股或有积极影响。
第七,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围绕TikTok及中方有关关切进行了坦诚、深入交流,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在地缘经贸关系缓和下,市场情绪可能有所回升。
总 结 一 下
一方面,在基本面平稳向好、中报业绩整体表现突出、风险偏好继续改善、流动性宽松等积极因素作用下,A股有望继续走强。
另一方面也要留意短期行情过热带来的回调和波动。
保持平常心,不盲目不盲从,理性投资或收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