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布局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

《债券》杂志

3小时前

发展多层次REITs市场需要加强生态协同,打通前端REITs产品的退出渠道,实现前端REITs向公募REITs的平稳过渡。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多层次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近年来,我国REITs市场蓬勃发展, REITs产品不断创新,良好的市场生态正在逐步建立。未来,需加快布局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各类REITs产品优势,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确各类REITs产品定位。当前,我国多层次REITs市场已初步成形,主要涵盖Pre-REITs、私募REITs(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证券)及公募REITs三大类别,基本实现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覆盖。其中,Pre-REITs作为底层资产的前端价值孵化器,专注于早期资产孵化合规;私募REITs是连接Pre-REITs和公募REITs的桥梁,聚焦成长期资产培育增长;公募REITs是资本循环的终点,旨在实现成熟资产价值兑现。发展多层次REITs市场首先需明确各类REITs产品的角色定位,并根据底层资产特性实行差异化管理,满足发行主体和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更好发挥REITs市场在创新不动产融资机制、提高资本市场服务质效等方面的作用。

加强前端REITs产品管理。Pre-REITs和私募REITs作为创新产品,应充分借鉴公募REITs的发展经验,逐步完善制度框架,形成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一是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在注册发行阶段,应严格Pre-REITs和私募REITs底层资产准入标准,辅以恰当的资产合规检查,保证底层资产质量。在存续阶段,应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制定完善估值指引以明确定价标准,提升底层资产估值透明度。二是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应加强投资者队伍建设,推动保险、银行理财、证券、基金等不同类型投资者更广泛地参与Pre-REITs和私募REITs市场,持续优化投资者结构。应建立健全做市商制度,通过连续做市报价与交易促进价格发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

建立健全退出衔接机制。发展多层次REITs市场需要加强生态协同,打通前端REITs产品的退出渠道,实现前端REITs向公募REITs的平稳过渡。一是建立标准化、高效率的扩募机制,提升Pre-REITs和私募REITs扩募便利性,进一步盘活发行人存量优质资产,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为推动其转向公募REITs夯实基础。二是健全退出支持机制,设立开放退出机制、回购触发机制、流动性支持机制等多种风险缓释措施,积极引入股权转受让基金等专业承接方,加强Pre-REITs和私募REITs投资者退出保障。三是建立灵活的转板制度,明确在资产审查及定价估值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打通私募REITs向公募REITs转板的退出路径,形成“私募培育、公募退出”的协同生态。

(作者:钟言,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8月刊)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发展多层次REITs市场需要加强生态协同,打通前端REITs产品的退出渠道,实现前端REITs向公募REITs的平稳过渡。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多层次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近年来,我国REITs市场蓬勃发展, REITs产品不断创新,良好的市场生态正在逐步建立。未来,需加快布局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各类REITs产品优势,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确各类REITs产品定位。当前,我国多层次REITs市场已初步成形,主要涵盖Pre-REITs、私募REITs(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证券)及公募REITs三大类别,基本实现对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覆盖。其中,Pre-REITs作为底层资产的前端价值孵化器,专注于早期资产孵化合规;私募REITs是连接Pre-REITs和公募REITs的桥梁,聚焦成长期资产培育增长;公募REITs是资本循环的终点,旨在实现成熟资产价值兑现。发展多层次REITs市场首先需明确各类REITs产品的角色定位,并根据底层资产特性实行差异化管理,满足发行主体和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更好发挥REITs市场在创新不动产融资机制、提高资本市场服务质效等方面的作用。

加强前端REITs产品管理。Pre-REITs和私募REITs作为创新产品,应充分借鉴公募REITs的发展经验,逐步完善制度框架,形成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一是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在注册发行阶段,应严格Pre-REITs和私募REITs底层资产准入标准,辅以恰当的资产合规检查,保证底层资产质量。在存续阶段,应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制定完善估值指引以明确定价标准,提升底层资产估值透明度。二是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应加强投资者队伍建设,推动保险、银行理财、证券、基金等不同类型投资者更广泛地参与Pre-REITs和私募REITs市场,持续优化投资者结构。应建立健全做市商制度,通过连续做市报价与交易促进价格发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

建立健全退出衔接机制。发展多层次REITs市场需要加强生态协同,打通前端REITs产品的退出渠道,实现前端REITs向公募REITs的平稳过渡。一是建立标准化、高效率的扩募机制,提升Pre-REITs和私募REITs扩募便利性,进一步盘活发行人存量优质资产,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为推动其转向公募REITs夯实基础。二是健全退出支持机制,设立开放退出机制、回购触发机制、流动性支持机制等多种风险缓释措施,积极引入股权转受让基金等专业承接方,加强Pre-REITs和私募REITs投资者退出保障。三是建立灵活的转板制度,明确在资产审查及定价估值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打通私募REITs向公募REITs转板的退出路径,形成“私募培育、公募退出”的协同生态。

(作者:钟言,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8月刊)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