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周三,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已经达到21%左右,远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0%左右,也高于纳斯达克指数的13%左右。
该指数的成分股均为在美国上市的、主要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普通股,旨在帮助全球投资者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独特机遇。
同样是在美国市场公开交易,中概股的表现总体上要好于美国股市的综合表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以美股中概股为代表的中国资产正在持续爆发。
很多读者可能会好奇背后的原因,从估值、走势波动等方面分析。但不管如何解释,最本质的地方,还是在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正发生的“叙事”。综合各机构的最新研判,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叙事”是支撑中国资产爆发的主要动因。
叙事一
国内经济展韧性
随着最近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中美贸易也有所回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下降9.9%,进口下降7.7%。但6月份进出口值从5月份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中国企业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快速进步,并正致力于巩固在全球各细分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今年1-5月,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这背后是研发投入和研发成果方面的持续性进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已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今年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
中国企业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迅猛发展,可以从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两个维度来看。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中心赛道,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10%左右。
今年7月7日高盛发表研报指出,智能体、多模态AI模型和模型部署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的三大核心增长引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3755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超3.5万家,我国人工智能企业超5100家,全球占比约15%,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覆盖基础底座、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此外,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271家,中国71家,全球占比约26%。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据中汽协,2025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超820万辆,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45%。这在世界主要汽车消费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建立了全世界最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整车技术创新链布局,到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等核心领域,构建起了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可控的供给体系。
从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前沿创新,到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的掌握,再到智能座舱、电池系统、车规级芯片、高阶辅助驾驶软件和大模型,以及智能自动化生产的超级工厂,中国车企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
反馈到结果上,就是中国汽车出海的不断加强。
据乘联会,今年1-7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417万辆,同比增长19.7%,出口额651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传统燃油车出口正在下降,今年1-7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出口量同比下降9%,而相对来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万,同比增长57%。新能源汽车的引领作用正在显现。
截至周三,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已经达到21%左右,远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0%左右,也高于纳斯达克指数的13%左右。
该指数的成分股均为在美国上市的、主要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普通股,旨在帮助全球投资者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独特机遇。
同样是在美国市场公开交易,中概股的表现总体上要好于美国股市的综合表现,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以美股中概股为代表的中国资产正在持续爆发。
很多读者可能会好奇背后的原因,从估值、走势波动等方面分析。但不管如何解释,最本质的地方,还是在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正发生的“叙事”。综合各机构的最新研判,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叙事”是支撑中国资产爆发的主要动因。
叙事一
国内经济展韧性
随着最近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中美贸易也有所回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下降9.9%,进口下降7.7%。但6月份进出口值从5月份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中国企业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快速进步,并正致力于巩固在全球各细分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今年1-5月,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这背后是研发投入和研发成果方面的持续性进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已接近2.7%,已经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今年1—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
中国企业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迅猛发展,可以从新能源汽车和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两个维度来看。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中心赛道,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10%左右。
今年7月7日高盛发表研报指出,智能体、多模态AI模型和模型部署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的三大核心增长引擎。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已发布的3755个大模型中数量位居首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超3.5万家,我国人工智能企业超5100家,全球占比约15%,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覆盖基础底座、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此外,全球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271家,中国71家,全球占比约26%。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据中汽协,2025年1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超820万辆,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45%。这在世界主要汽车消费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建立了全世界最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整车技术创新链布局,到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等核心领域,构建起了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可控的供给体系。
从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前沿创新,到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的掌握,再到智能座舱、电池系统、车规级芯片、高阶辅助驾驶软件和大模型,以及智能自动化生产的超级工厂,中国车企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
反馈到结果上,就是中国汽车出海的不断加强。
据乘联会,今年1-7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417万辆,同比增长19.7%,出口额651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传统燃油车出口正在下降,今年1-7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出口量同比下降9%,而相对来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万,同比增长57%。新能源汽车的引领作用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