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显示:我国氢能产业迈入中等发展水平

中国化工报

2周前

中化新网讯在近日举行的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上,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2021—2024年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指数由63.19攀升至73.68。

中化新网讯 在近日举行的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上,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2021—2024年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指数由63.19攀升至73.68。按照相关划分标准,我国氢能产业整体已经从较低发展水平逐步迈入中等发展水平。

当前,如何精准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加速补链强链,已成为氢能行业发展的关键命题,构建一套贴合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实际、科学系统的评估体系迫在眉睫。中国氢能联盟依托系统全面的行业数据基础,创新研发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指数模型,对2021年以来全国及各地区氢能产业发展水平开展量化评估,动态跟踪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新特征、新趋势与新需求,全景呈现氢能产业演进脉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估工具。

据了解,《指数》的构建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原则,紧密结合氢能产业综合评价需求,围绕产业发展基础、创新驱动能力、应用推广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要素支撑保障5大核心维度搭建评价框架,筛选形成兼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具体来看,每个维度下设3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2~3个二级指标,形成多层次、立体化评价体系,系统反映氢能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潜力。

根据相关数据评估,我国氢能产业正由“试点示范”阶段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且各维度呈现均衡互促发展态势。分区域看,华北、西北地区以高于全国综合得分共同引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其他地区则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差异化、多元化发展路径。今年以来,随着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与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夯实,我国氢能产业各维度指数有望保持增长动能。

“我们将结合产业发展新形势与需求,在完善数据管理体系、优化指标评价体系、对标全球发展动态和建立细分领域指数等方面夯实工作基础,增强产业发展指数的指导价值,为中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天才说。

中化新网讯在近日举行的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上,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2021—2024年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指数由63.19攀升至73.68。

中化新网讯 在近日举行的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上,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指数设计及评估》(以下简称《指数》)显示,2021—2024年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指数由63.19攀升至73.68。按照相关划分标准,我国氢能产业整体已经从较低发展水平逐步迈入中等发展水平。

当前,如何精准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加速补链强链,已成为氢能行业发展的关键命题,构建一套贴合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实际、科学系统的评估体系迫在眉睫。中国氢能联盟依托系统全面的行业数据基础,创新研发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指数模型,对2021年以来全国及各地区氢能产业发展水平开展量化评估,动态跟踪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新特征、新趋势与新需求,全景呈现氢能产业演进脉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量化评估工具。

据了解,《指数》的构建遵循数据可获得性原则,紧密结合氢能产业综合评价需求,围绕产业发展基础、创新驱动能力、应用推广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要素支撑保障5大核心维度搭建评价框架,筛选形成兼具代表性与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具体来看,每个维度下设3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2~3个二级指标,形成多层次、立体化评价体系,系统反映氢能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潜力。

根据相关数据评估,我国氢能产业正由“试点示范”阶段迈向“规模化发展”阶段,且各维度呈现均衡互促发展态势。分区域看,华北、西北地区以高于全国综合得分共同引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其他地区则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差异化、多元化发展路径。今年以来,随着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与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夯实,我国氢能产业各维度指数有望保持增长动能。

“我们将结合产业发展新形势与需求,在完善数据管理体系、优化指标评价体系、对标全球发展动态和建立细分领域指数等方面夯实工作基础,增强产业发展指数的指导价值,为中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中国氢能联盟副秘书长、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天才说。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