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技术:全资子公司与五家客户签订12.78亿元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

中国证券报

6小时前

2024年,光启技术全年实现超材料批产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78%;同期研制收入达2.82亿元,同比增长911.24%,验证了公司“高研发投入为批产奠定基础,批产反哺研发”的战略逻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齐金钊)光启技术日前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近期累计与五家客户签订了合计12.78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相关产品将于2026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交付。本次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预计对公司今年及2026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光启技术介绍,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与攻关,公司成功实现了超材料技术“从0到1”的突破,并实现了产业化扩展,成为超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2024年,光启技术全年实现超材料批产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78%;同期研制收入达2.82亿元,同比增长911.24%,验证了公司“高研发投入为批产奠定基础,批产反哺研发”的战略逻辑。

据悉,为应对市场需求,光启技术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了扩产计划,在广东顺德基地二期顺利实现投产的同时,在湖南株洲市、天津津南区以及四川乐山市新布局了三大生产基地,全方位提升产能与交付能力。

光启技术介绍,随着新基地建设的落地和产能爬坡的推进,公司广东顺德基地二期的产能已经在今年5月中旬转化为业绩。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存货(不含原材料)账面余额增加约0.76亿元,存货结转成本约4.23亿元,生产量达到4.99亿元,生产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1.5倍,扩产效益初步显现。公司株洲基地一期预计10月中下旬将实现大规模投产,天津基地正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于今年11月下旬正式投产。随着上述三大基地陆续进入投产和量产阶段,光启技术的整体产能将实现质的飞跃,有效缓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订单交付压力。

光启技术表示,在巩固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新兴赛道,探索超材料技术在这些前沿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将超材料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公司有望不断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为长远发展培育新动能。

2024年,光启技术全年实现超材料批产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78%;同期研制收入达2.82亿元,同比增长911.24%,验证了公司“高研发投入为批产奠定基础,批产反哺研发”的战略逻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齐金钊)光启技术日前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近期累计与五家客户签订了合计12.78亿元的超材料产品批产合同,相关产品将于2026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交付。本次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预计对公司今年及2026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光启技术介绍,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与攻关,公司成功实现了超材料技术“从0到1”的突破,并实现了产业化扩展,成为超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2024年,光启技术全年实现超材料批产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78%;同期研制收入达2.82亿元,同比增长911.24%,验证了公司“高研发投入为批产奠定基础,批产反哺研发”的战略逻辑。

据悉,为应对市场需求,光启技术于2024年下半年启动了扩产计划,在广东顺德基地二期顺利实现投产的同时,在湖南株洲市、天津津南区以及四川乐山市新布局了三大生产基地,全方位提升产能与交付能力。

光启技术介绍,随着新基地建设的落地和产能爬坡的推进,公司广东顺德基地二期的产能已经在今年5月中旬转化为业绩。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存货(不含原材料)账面余额增加约0.76亿元,存货结转成本约4.23亿元,生产量达到4.99亿元,生产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1.5倍,扩产效益初步显现。公司株洲基地一期预计10月中下旬将实现大规模投产,天津基地正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于今年11月下旬正式投产。随着上述三大基地陆续进入投产和量产阶段,光启技术的整体产能将实现质的飞跃,有效缓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订单交付压力。

光启技术表示,在巩固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新兴赛道,探索超材料技术在这些前沿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将超材料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公司有望不断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为长远发展培育新动能。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