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A股阶段高点之后,目前已经震荡10个交易日。显然,牛市进入了首次的震荡整理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大家可能都有一个疑问,就是尽管市场并没有迎来完全的风格切换,但近期市场最强的光模块的回落到低位的部分消费、固态电池以及此前调整的人形机器人等板块的表现看,市场也在进行着部分的高低切。那在这种情况下,是继续坚守此前的强势主线,还是跟随市场短期的风格切换,进行适当的调仓换股呢?
1、回顾2005年以来的六轮牛市,领涨行业呈现两类典型特征:
一是“强者恒强”,如2008-2009年“四万亿”政策驱动的有色金属、2016-2018年消费升级下的食品饮料、2019-2021年“双碳”政策推动的新能源,这类行业均具备明确产业趋势与持续政策支持;
二是“高低切换”,多发生在前期领涨板块估值情绪过热或受外部冲击时,如2005-2007 年牛市中期非银金融与地产调整、2014-2015年中期TMT板块调整,不过后期主线往往仍会走强。
据华金证券研究,“强者恒强”由产业趋势向上、政策积极且估值情绪不高驱动,“高低切换”则源于前期板块情绪过热、政策或外部事件冲击。
2、当前市场处于宏观经济弱复苏与流动性宽松的双重支撑。
2025年二季度A股非金融企业ROE连续两个季度改善,“反内卷”政策优化企业盈利预期,后续需求端政策储备进一步强化复苏信心;
流动性层面内外共振,7月居民存款减少 1.11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 万亿元,储蓄搬家规模已超2015 年同期,叠加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95% 的全球宽松预期,为市场提供充足资金动能;
同时,估值分化与资金轮动特征显著:通信、电子板块估值历史分位数分别达 74.9%、80.4%,成交额占比接近历史极值,交易结构拥挤。而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估值分位数仅约12%,阳光电源等企业储能业务同比增长127.78%,资金呈现高低切换迹象,但科技产业趋势未逆转,华为昇腾生态拿下50亿元AI 推理设备集采70% 份额,核心赛道长期逻辑坚实,仅需短期业绩验证夯实基础。
3、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可分阶段来看:
短期,高切次高概率更高,而非简单切向低位。核心原因在于前期领涨板块交易结构拥挤、情绪过热且处于业绩真空期,资金将从估值极高的算力芯片向估值合理且景气度提升的领域扩散,具体包括科技内部的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AI应用,储能、机器人、创新药等景气改善板块,以及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提振方向;
中期,强者恒强仍是主旋律。科技成长主线未变,因AI+国产替代的科技产业趋势未结束、政策持续支持且业绩将逐步验证,经过调整消化估值后,光模块、服务器等算力硬件及半导体板块仍有望创新高。
4、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面对当前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能盲目追求市场的高低切换,也不能固守主线。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短期紧跟市场的切换,中期继续坚守强势主线,进行动态仓位的控制。
对于短线交易型选手,可以适当关注资金短期流向,在科技内部向估值相对合理的子领域(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或景气改善明显的板块(储能、机器人、创新药)寻求机会,但需注意操作节奏,避免追高;
对于中长线配置型选手,市场的调整反而是检视和优化持仓的机会。不必因为短期波动而轻易放弃核心科技仓位。若持有的是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产业趋势支撑的优质公司,回调至合理估值时分批加仓或许是更佳策略。同时,可以将视野放宽至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渗透率处于低位但未来空间巨大的新产业赛道;
对于所有投资者,均衡配置始终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法宝。在保留科技成长核心仓位的同时,适当配置一些估值低位、有景气改善预期或高股息属性的资产,有助于平滑组合波动,让你拿得更稳。
总而言之,当前牛市中的震荡整理,更像是一次“洗盘”和“加油”,而非行情的终点。短期来看,由于交易拥挤和业绩真空期,市场出现高低切换或高切次高的轮动是大概率事件,储能、机器人、创新药等板块值得关注。但中长期看,AI引领的科技成长主线并未改变,算力、半导体等核心环节在估值消化后仍有望引领市场。同时,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新产业趋势正在崛起,值得长期跟踪布局。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
8月26日A股阶段高点之后,目前已经震荡10个交易日。显然,牛市进入了首次的震荡整理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大家可能都有一个疑问,就是尽管市场并没有迎来完全的风格切换,但近期市场最强的光模块的回落到低位的部分消费、固态电池以及此前调整的人形机器人等板块的表现看,市场也在进行着部分的高低切。那在这种情况下,是继续坚守此前的强势主线,还是跟随市场短期的风格切换,进行适当的调仓换股呢?
1、回顾2005年以来的六轮牛市,领涨行业呈现两类典型特征:
一是“强者恒强”,如2008-2009年“四万亿”政策驱动的有色金属、2016-2018年消费升级下的食品饮料、2019-2021年“双碳”政策推动的新能源,这类行业均具备明确产业趋势与持续政策支持;
二是“高低切换”,多发生在前期领涨板块估值情绪过热或受外部冲击时,如2005-2007 年牛市中期非银金融与地产调整、2014-2015年中期TMT板块调整,不过后期主线往往仍会走强。
据华金证券研究,“强者恒强”由产业趋势向上、政策积极且估值情绪不高驱动,“高低切换”则源于前期板块情绪过热、政策或外部事件冲击。
2、当前市场处于宏观经济弱复苏与流动性宽松的双重支撑。
2025年二季度A股非金融企业ROE连续两个季度改善,“反内卷”政策优化企业盈利预期,后续需求端政策储备进一步强化复苏信心;
流动性层面内外共振,7月居民存款减少 1.11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 万亿元,储蓄搬家规模已超2015 年同期,叠加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95% 的全球宽松预期,为市场提供充足资金动能;
同时,估值分化与资金轮动特征显著:通信、电子板块估值历史分位数分别达 74.9%、80.4%,成交额占比接近历史极值,交易结构拥挤。而食品饮料、农林牧渔估值分位数仅约12%,阳光电源等企业储能业务同比增长127.78%,资金呈现高低切换迹象,但科技产业趋势未逆转,华为昇腾生态拿下50亿元AI 推理设备集采70% 份额,核心赛道长期逻辑坚实,仅需短期业绩验证夯实基础。
3、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可分阶段来看:
短期,高切次高概率更高,而非简单切向低位。核心原因在于前期领涨板块交易结构拥挤、情绪过热且处于业绩真空期,资金将从估值极高的算力芯片向估值合理且景气度提升的领域扩散,具体包括科技内部的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AI应用,储能、机器人、创新药等景气改善板块,以及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提振方向;
中期,强者恒强仍是主旋律。科技成长主线未变,因AI+国产替代的科技产业趋势未结束、政策持续支持且业绩将逐步验证,经过调整消化估值后,光模块、服务器等算力硬件及半导体板块仍有望创新高。
4、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面对当前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能盲目追求市场的高低切换,也不能固守主线。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短期紧跟市场的切换,中期继续坚守强势主线,进行动态仓位的控制。
对于短线交易型选手,可以适当关注资金短期流向,在科技内部向估值相对合理的子领域(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或景气改善明显的板块(储能、机器人、创新药)寻求机会,但需注意操作节奏,避免追高;
对于中长线配置型选手,市场的调整反而是检视和优化持仓的机会。不必因为短期波动而轻易放弃核心科技仓位。若持有的是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产业趋势支撑的优质公司,回调至合理估值时分批加仓或许是更佳策略。同时,可以将视野放宽至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渗透率处于低位但未来空间巨大的新产业赛道;
对于所有投资者,均衡配置始终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法宝。在保留科技成长核心仓位的同时,适当配置一些估值低位、有景气改善预期或高股息属性的资产,有助于平滑组合波动,让你拿得更稳。
总而言之,当前牛市中的震荡整理,更像是一次“洗盘”和“加油”,而非行情的终点。短期来看,由于交易拥挤和业绩真空期,市场出现高低切换或高切次高的轮动是大概率事件,储能、机器人、创新药等板块值得关注。但中长期看,AI引领的科技成长主线并未改变,算力、半导体等核心环节在估值消化后仍有望引领市场。同时,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新产业趋势正在崛起,值得长期跟踪布局。
作者:郭一鸣 执业证书:A06806121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