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年丝绸文化焕新生!六合丝绸园的“活态”密码

工人日报

1天前

修缮后的六合院博物馆、制丝设备展览馆,搭配剑杆织绸车间、蒸汽观光小火车等生产场景,构建起“从茧到丝”全流程工业观光线;大型杂技剧《东方丝源》、丝绸扎染非遗体验、汉服展演等30余场年均活动,让游客沉浸式触摸丝绸文化。

“‘川丝’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我们想以六合为代表重新振兴四川丝绸产业,同时想把中国的丝绸终端消费品拔到一个高度。”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森向记者介绍六合丝绸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

作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工业遗产,六合丝博园深耕遗产活化,将老旧厂房变身“活态博物馆”。修缮后的六合院博物馆、制丝设备展览馆,搭配剑杆织绸车间、蒸汽观光小火车等生产场景,构建起“从茧到丝”全流程工业观光线;大型杂技剧《东方丝源》、丝绸扎染非遗体验、汉服展演等30余场年均活动,让游客沉浸式触摸丝绸文化。2024年,园区接待游客12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6亿元,其中六合集团旅游收入0.7亿元,更带动5万余人次研学实践。

未来,六合集团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等要素继续填充文旅业态。以六合丝博园为核心引擎,构建“一核三区三联动”的“133”全域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世界丝绸文化名城。

从曾经亚洲最大缫丝厂,到如今的“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六合丝绸博览园以“工业为核、文化为魂、旅游为翼”,走出一条“工文商旅研”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既让百年丝绸文化焕发新生,更成为带动就业、助力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

修缮后的六合院博物馆、制丝设备展览馆,搭配剑杆织绸车间、蒸汽观光小火车等生产场景,构建起“从茧到丝”全流程工业观光线;大型杂技剧《东方丝源》、丝绸扎染非遗体验、汉服展演等30余场年均活动,让游客沉浸式触摸丝绸文化。

“‘川丝’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我们想以六合为代表重新振兴四川丝绸产业,同时想把中国的丝绸终端消费品拔到一个高度。”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林森向记者介绍六合丝绸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

作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工业遗产,六合丝博园深耕遗产活化,将老旧厂房变身“活态博物馆”。修缮后的六合院博物馆、制丝设备展览馆,搭配剑杆织绸车间、蒸汽观光小火车等生产场景,构建起“从茧到丝”全流程工业观光线;大型杂技剧《东方丝源》、丝绸扎染非遗体验、汉服展演等30余场年均活动,让游客沉浸式触摸丝绸文化。2024年,园区接待游客12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3.6亿元,其中六合集团旅游收入0.7亿元,更带动5万余人次研学实践。

未来,六合集团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等要素继续填充文旅业态。以六合丝博园为核心引擎,构建“一核三区三联动”的“133”全域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世界丝绸文化名城。

从曾经亚洲最大缫丝厂,到如今的“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六合丝绸博览园以“工业为核、文化为魂、旅游为翼”,走出一条“工文商旅研”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既让百年丝绸文化焕发新生,更成为带动就业、助力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