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股份: 2025 上半年营收 20.65 亿增 12.6%!

永兴股份

4周前

近日,广州环投永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兴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扣强主业核心任务,业务发展稳中有进,在内外协同、多维发力的驱动下,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目标达成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日,广州环投永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兴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上半年,公司紧扣强主业核心任务,业务发展稳中有进,在内外协同、多维发力的驱动下,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目标达成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65 亿元,同比增长 1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 9.32%。

image.png

(一)项目运营方面

据悉,永兴股份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垃圾焚烧和生物质处理。

垃圾焚烧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 16 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分别位于广州、雷州、邵东、忻州等地,设计处理能力合计 34,690 吨/日。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深耕多年,在项目运营管理、技术研发、焚烧设备制造和烟气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置、垃圾焚烧产能多元化利用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进厂总量 535.83 万吨,垃圾焚烧发电量25.76亿度,上网电量 22.05 亿度,各项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公司持续深入推进项目运营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数智化赋能,深度挖掘核心业务的经济运行效率,整体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生物质处理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 5 个生物质处理项目,分别位于广州、忻州等地,设计处理能力合计 2,890 吨/日。公司充分发挥在固废处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运营经验,通过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推动生物质处理业务与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生物质处理项目的垃圾进厂总量 31.80 万吨。通过持续优化调整生物质处理项目运行参数,结合日常精细化管理,生物质处理项目的提油率、产沼率等关键指标继续保持增长,资源化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二)业务拓展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积极拓展存量垃圾、工业固废、市政污泥等多源垃圾处理服务,加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协同处置力度,显著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其中累计掺烧存量垃圾超 80 万吨。

为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能源以及空间区位优势,公司积极推动通过热电联产方式,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经营效益。报告期内,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蒸汽合计 8.83 万吨,供热业务规模持续提升。移动储能供热项目在公司多个下属项目投入运营,同时推进供热管网向周边工业片区延伸覆盖,为供热业务的进阶跃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通过对外项目拓展、收并购等方式扩大业务区域布局,提升业务规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对洁晋公司的控股股权收购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洁晋公司于2025 年 5 月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同时,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产业园载体优势,不断加强绿色电能综合应用的政策和市场研判,主动适应市场形态新变化,积极把握各种新业态的市场机遇,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三)技术创新应用方面

在智慧电厂建设方面,公司不断深化智慧电厂场景应用,聚焦生产智能化研究,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垃圾吊自动化技术研发,垃圾吊自动化技术全自动投入率达90%,并申报多项相关发明专利。公司建立电厂 DCS 系统自动控制装置监管和效能分析模块,SIS系统实现自动控制装置投入状态和时长自动统计。生产管理各项数据的有效联通及自动统计分析,为公司下属项目全面迈入智慧电厂时代和推动生产全面自动化、数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运营优化方面,公司积极应对行业对超低排放的技术升级需要,报告期内与合作方共同投资设立德思杰公司,德思杰公司自主研发的 SNCR 液态高分子脱硝工艺,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对氮氧化物排放及氨逃逸的有效控制,为行业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报告期内公司联合广州大学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移动储能供热车正式投入运营,该设备采用高能量密度相变储热系统,单罐体可高效完成热能的存储与转移,放热量较市场同类型设备大幅提升,储热容量、运输热损率、能源利用率等指标均位于行业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授权 26 项,其中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23 项。

编辑:赵凡

近日,广州环投永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兴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扣强主业核心任务,业务发展稳中有进,在内外协同、多维发力的驱动下,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目标达成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日,广州环投永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兴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上半年,公司紧扣强主业核心任务,业务发展稳中有进,在内外协同、多维发力的驱动下,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全年目标达成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65 亿元,同比增长 12.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 9.32%。

image.png

(一)项目运营方面

据悉,永兴股份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垃圾焚烧和生物质处理。

垃圾焚烧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 16 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分别位于广州、雷州、邵东、忻州等地,设计处理能力合计 34,690 吨/日。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深耕多年,在项目运营管理、技术研发、焚烧设备制造和烟气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较强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置、垃圾焚烧产能多元化利用以及垃圾焚烧发电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进厂总量 535.83 万吨,垃圾焚烧发电量25.76亿度,上网电量 22.05 亿度,各项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公司持续深入推进项目运营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数智化赋能,深度挖掘核心业务的经济运行效率,整体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生物质处理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股 5 个生物质处理项目,分别位于广州、忻州等地,设计处理能力合计 2,890 吨/日。公司充分发挥在固废处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运营经验,通过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推动生物质处理业务与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生物质处理项目的垃圾进厂总量 31.80 万吨。通过持续优化调整生物质处理项目运行参数,结合日常精细化管理,生物质处理项目的提油率、产沼率等关键指标继续保持增长,资源化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二)业务拓展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积极拓展存量垃圾、工业固废、市政污泥等多源垃圾处理服务,加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协同处置力度,显著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其中累计掺烧存量垃圾超 80 万吨。

为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能源以及空间区位优势,公司积极推动通过热电联产方式,提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经营效益。报告期内,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蒸汽合计 8.83 万吨,供热业务规模持续提升。移动储能供热项目在公司多个下属项目投入运营,同时推进供热管网向周边工业片区延伸覆盖,为供热业务的进阶跃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通过对外项目拓展、收并购等方式扩大业务区域布局,提升业务规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对洁晋公司的控股股权收购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洁晋公司于2025 年 5 月起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同时,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产业园载体优势,不断加强绿色电能综合应用的政策和市场研判,主动适应市场形态新变化,积极把握各种新业态的市场机遇,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三)技术创新应用方面

在智慧电厂建设方面,公司不断深化智慧电厂场景应用,聚焦生产智能化研究,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垃圾吊自动化技术研发,垃圾吊自动化技术全自动投入率达90%,并申报多项相关发明专利。公司建立电厂 DCS 系统自动控制装置监管和效能分析模块,SIS系统实现自动控制装置投入状态和时长自动统计。生产管理各项数据的有效联通及自动统计分析,为公司下属项目全面迈入智慧电厂时代和推动生产全面自动化、数智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运营优化方面,公司积极应对行业对超低排放的技术升级需要,报告期内与合作方共同投资设立德思杰公司,德思杰公司自主研发的 SNCR 液态高分子脱硝工艺,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对氮氧化物排放及氨逃逸的有效控制,为行业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报告期内公司联合广州大学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移动储能供热车正式投入运营,该设备采用高能量密度相变储热系统,单罐体可高效完成热能的存储与转移,放热量较市场同类型设备大幅提升,储热容量、运输热损率、能源利用率等指标均位于行业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授权 26 项,其中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23 项。

编辑:赵凡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