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银行创新推动二连浩特市首笔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成功落地

企业观察网

4天前

内蒙古银行二连浩特分行基于这一工具的价值,主动对接保险机构,创新推出“风险保障+融资支持”一体化方案:将企业海外应收账款转化为银行认可的优质资产,配套“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专属产品,企业凭保单最高可获得应收账款80%的融资支持,实现从订单承接、风险兜底到资金周转的“一条龙”服务。

9月1日,在二连浩特市正北门贸易有限公司的仓库内,机器轰鸣声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一捆捆无缝钢管、热镀锌方管等钢材正加急打包,即将通过陆运发往蒙古国。

“过去面对海外订单,常常担心因买家破产、拒收货物、汇兑限制等因素让订单变成‘烫手山芋’。现在,凭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兜底和贷款支持,我们接单更有底气,布局国际市场也更有信心!”二连浩特市正北门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这颗“定心丸”,是二连浩特市政府和内蒙古银行共同推动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二连浩特市成功落地的首笔业务。该业务不仅为边境贸易注入了“金融+保险”的双重动能,更为外贸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稳接海外订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创新范本。

破解融资“两难”外贸企业贷款难  银行放贷有顾虑

作为我国对蒙古国的最大陆路口岸和中欧班列“中通道”关键节点,二连浩特市外贸主体持续扩容,但中小微外贸企业普遍面临“抵押物不足、风险难控”等融资痛点。“我们接的都是蒙古国长期合作的订单,货值从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但生产备货都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而回款周期很慢。银行担心境外买家信用风险,往往要求有抵押或担保,可我们是轻资产运营,很难满足传统贷款条件。”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说。

对银行而言,外贸企业融资的核心难点在于“风险不可控”。出口业务涉及跨国交易,买方可能因市场变化、经营不善等因素拒付货款,一旦企业无法回款,银行贷款就会形成不良。如何平衡支持外贸发展与规避信贷风险?内蒙古银行二连浩特分行将目光投向了政策性金融工具——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鼓励企业扩大出口推出的政策性保险产品,由国家政策性保险机构或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其核心功能是:企业在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后,将保险权益转让给银行;银行依据保单为企业核定融资额度,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若最终买方违约,无法支付货款,银行可直接向保险机构申请赔付,无需再向企业追偿。

内蒙古银行二连浩特分行基于这一工具的价值,主动对接保险机构,创新推出“风险保障+融资支持”一体化方案:将企业海外应收账款转化为银行认可的优质资产,配套“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专属产品,企业凭保单最高可获得应收账款80%的融资支持,实现从订单承接、风险兜底到资金周转的“一条龙”服务。

“保险+银行”联动为企业增信  为银行兜底

今年,在了解到二连浩特市正北门贸易有限公司的融资需求后,二连浩特分行第一时间向其推荐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启动三级联动机制,联合保险机构核实买方信用资质,确认保单覆盖范围;同步根据企业近几年出口数据、订单真实性及回款周期,核定50万元融资额度。从企业提交申请到贷款到账,仅用了2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了融资周期,降低了融资成本。

“这一模式相当于给银行贷款上了‘双保险’,也有效破解了外贸企业‘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融资瓶颈。”二连浩特分行客户经理说,“一方面,企业凭借保单提升了信用资质,无需额外抵押即可获得融资;另一方面,银行的信贷资金有了保险公司兜底,风险大幅降低,放贷意愿明显增强。”

政银保企协同助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连浩特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既是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工具,也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关键抓手。该模式的落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敢接单、能接单’的金融支撑,更通过降低贸易风险、提升资金效率,进一步擦亮了口岸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推动首笔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成功落地,是内蒙古银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近年来,该行聚焦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持续加大对涉外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行国际业务结算量同比增长超140%,服务客户覆盖羊绒、农产品、钢材制造等多个优势产业。

下一步,内蒙古银行将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范围,重点支持中小外贸企业需求,并在二连浩特分行筹建“外贸金融服务中心”,集成汇兑结算、贸易融资、汇率避险等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政策引导、金融创新与风险共担,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为推动自治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金融力量。

(编辑:王星)

内蒙古银行二连浩特分行基于这一工具的价值,主动对接保险机构,创新推出“风险保障+融资支持”一体化方案:将企业海外应收账款转化为银行认可的优质资产,配套“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专属产品,企业凭保单最高可获得应收账款80%的融资支持,实现从订单承接、风险兜底到资金周转的“一条龙”服务。

9月1日,在二连浩特市正北门贸易有限公司的仓库内,机器轰鸣声与工人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一捆捆无缝钢管、热镀锌方管等钢材正加急打包,即将通过陆运发往蒙古国。

“过去面对海外订单,常常担心因买家破产、拒收货物、汇兑限制等因素让订单变成‘烫手山芋’。现在,凭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兜底和贷款支持,我们接单更有底气,布局国际市场也更有信心!”二连浩特市正北门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这颗“定心丸”,是二连浩特市政府和内蒙古银行共同推动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二连浩特市成功落地的首笔业务。该业务不仅为边境贸易注入了“金融+保险”的双重动能,更为外贸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稳接海外订单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创新范本。

破解融资“两难”外贸企业贷款难  银行放贷有顾虑

作为我国对蒙古国的最大陆路口岸和中欧班列“中通道”关键节点,二连浩特市外贸主体持续扩容,但中小微外贸企业普遍面临“抵押物不足、风险难控”等融资痛点。“我们接的都是蒙古国长期合作的订单,货值从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但生产备货都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而回款周期很慢。银行担心境外买家信用风险,往往要求有抵押或担保,可我们是轻资产运营,很难满足传统贷款条件。”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说。

对银行而言,外贸企业融资的核心难点在于“风险不可控”。出口业务涉及跨国交易,买方可能因市场变化、经营不善等因素拒付货款,一旦企业无法回款,银行贷款就会形成不良。如何平衡支持外贸发展与规避信贷风险?内蒙古银行二连浩特分行将目光投向了政策性金融工具——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鼓励企业扩大出口推出的政策性保险产品,由国家政策性保险机构或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其核心功能是:企业在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后,将保险权益转让给银行;银行依据保单为企业核定融资额度,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若最终买方违约,无法支付货款,银行可直接向保险机构申请赔付,无需再向企业追偿。

内蒙古银行二连浩特分行基于这一工具的价值,主动对接保险机构,创新推出“风险保障+融资支持”一体化方案:将企业海外应收账款转化为银行认可的优质资产,配套“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专属产品,企业凭保单最高可获得应收账款80%的融资支持,实现从订单承接、风险兜底到资金周转的“一条龙”服务。

“保险+银行”联动为企业增信  为银行兜底

今年,在了解到二连浩特市正北门贸易有限公司的融资需求后,二连浩特分行第一时间向其推荐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启动三级联动机制,联合保险机构核实买方信用资质,确认保单覆盖范围;同步根据企业近几年出口数据、订单真实性及回款周期,核定50万元融资额度。从企业提交申请到贷款到账,仅用了2个工作日,大幅缩短了融资周期,降低了融资成本。

“这一模式相当于给银行贷款上了‘双保险’,也有效破解了外贸企业‘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融资瓶颈。”二连浩特分行客户经理说,“一方面,企业凭借保单提升了信用资质,无需额外抵押即可获得融资;另一方面,银行的信贷资金有了保险公司兜底,风险大幅降低,放贷意愿明显增强。”

政银保企协同助力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连浩特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既是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工具,也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关键抓手。该模式的落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敢接单、能接单’的金融支撑,更通过降低贸易风险、提升资金效率,进一步擦亮了口岸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推动首笔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成功落地,是内蒙古银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近年来,该行聚焦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持续加大对涉外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全行国际业务结算量同比增长超140%,服务客户覆盖羊绒、农产品、钢材制造等多个优势产业。

下一步,内蒙古银行将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范围,重点支持中小外贸企业需求,并在二连浩特分行筹建“外贸金融服务中心”,集成汇兑结算、贸易融资、汇率避险等一站式综合服务,通过政策引导、金融创新与风险共担,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为推动自治区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金融力量。

(编辑:王星)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